<p class="ql-block"> 从泰佛殿出来,我们出发去逛潮州最著名的景点:“广济桥”,没想到到了那里不得了,人山人海的排队人群吓到了我们,导游帮我们去打听,回来说,排队需要一个小时,乖乖隆地咚,到这里游玩的时间只有两个半小时,这排队就去掉一半了,我们纷纷打了退堂鼓,只能遗憾的在岸边远观广济桥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又叫潮州湘子桥,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广济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交通要津,是潮州八景之一,是潮州文化的历史地标。</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于光宗开禧二年(1206年)形成了梁桥与浮桥并存的基础结构,于明正德八年(1513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广济桥为浮梁结合结构,由东西二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合而成,梁桥由桥墩、石梁和桥亭三部分组成。广济桥全长518米,东边梁桥长283.35米,有桥墩12个和桥台一座,桥孔12个;西边梁桥长137.3米,有桥墩8个,桥孔7个,石梁宽5米。中间浮桥长97.3米,由十八只木船连接。</p> <p class="ql-block"> 这是后来我登上潮州古城楼,在城楼上远拍的广济桥桥头,只见桥头两边排队的人流一眼望不到尾,看来我们取消这个景点虽然有些遗憾,但是有这个排队的时间,我可以在潮州古城多看看逛逛。</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潮州古城,古城以其独特的潮汕文化、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精美的古建筑群而著称,面积约3平方千米,格局完整,有着720多条走向讲究、纵横有序的街巷和大批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潮州古城至今有2000多年历史,是历代州府之治所,是全球“潮文化”的发祥地,素有“岭海名邦”“海滨邹鲁”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潮州古城采用“外曲内方,四横三纵”的历史空间格局建造。因为是在春节长假里,所以古城里面也是人山人海,我们被人流裹挟着进了城,只见城里街巷狭窄,两边店铺林立,街上人群摩肩接踵。古城最主要的建筑就是牌坊,都是明清时期建立的牌坊,二十二座为历代进士设立的牌坊,连接着五十一条骑楼街,透出满满的历史沧桑感。</p> <p class="ql-block"> 潮州城历史上是粤东的政治中心,州、路、府治所在,达官明吏多集于此。宋朝以后,人材辈出,人文荟萃,因此明清二代,在潮州城建立了众多的牌坊。古城内太平路与东门街是潮州古牌坊最为集中的路段,牌坊多为横跨路面的二柱一门,规模较大,鳞次栉比,风格独特,气势非凡,所以被誉为“牌坊街”。</p> <p class="ql-block"> 这些牌坊共同见证了潮州的繁华与变迁,每一座牌坊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这里的每一座牌坊,有的是为了纪念忠臣孝子,有的是为了表彰贞烈女子,还有为了表彰功勋、科第、德政而设立的,走在牌坊街,仿佛能够看到当年的繁华景象。</p> <p class="ql-block"> 潮州古城内的一座座富有历史气息的牌坊非常壮观,包括假地象、豪门宅邸、官祠、马托车、百鸟朝阳、四点金等古代建筑风格,充分展现了岭南民间艺人的独具匠心和高超的技艺。</p> <p class="ql-block"> 穿过牌坊街,我们来到一家大型茶馆,品茶歇脚。在这里,观摩一场岭南沏茶表演。茶馆里的摆设充满岭南风格,茶桌上除了茶具还有各式各样的小零食,这些零食就是喝茶必备的。</p> <p class="ql-block"> 茶客分别落座以后,沏茶师开始表演红茶沏茶手法,她的一举一动非常专业,让我们在品茶的间隙欣赏了茶艺。</p> <p class="ql-block"> 从茶馆出来我去逛了开元寺,潮州开元寺,前身为“荔峰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区甘露坊,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诏令全国挑选十大州郡各建大寺,以“开元”名之,潮州开元寺便是其中之一,与泉州、太原、福州开元寺并称为四大开元寺。</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内建筑有四进,分别为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中轴为照壁、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玉佛楼;东侧为客堂、地藏阁、斋堂、僧舍、不俗精舍、祖堂;西侧为方丈室、观音阁、慧业堂、僧舍、诸天阁,形成庞大的四合院式建筑群,总占地面积11031平方米。该寺是“粤东第一古刹”和岭东佛学院所在地,也是中国现存四大开元古寺之一,有“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内嵌瓷艺术是潮汕地区独特的一种建筑工艺,以各种颜色的瓷片裁剪和镶嵌成各种图案,如龙、凤、鱼、狮等,栩栩如生,令人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内文物丰富,有唐代石经幢、宋代阿育王石塔、宋代大铜钟、元代石雕大香炉、明代木雕千佛塔、清代乾隆皇帝御赐的雍正版《大藏经》等。遗憾的是,那天是龙年初四,来开元寺烧香拜佛的人不得了,所以,只能眼观欣赏了。</p> <p class="ql-block"> 从开元寺出来,时间尚早,我缓步穿梭在古城中,只见古城墙墙面斑驳,追寻它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唐代。</p> <p class="ql-block"> 古城初建之时,是夯土城墙,宋代开始以陶砖易土,至南宋,终于形成长约5.3千米的城,仅城门就有11个之多。明代以石筑城,清代又加以修筑。直至民国初期,因拆城墙修建马路及其他市政设施,只保留下滨江一面长2100余米的城墙以作防洪之用,从上游汹涌而来的洪潮扑向古城时,防兵之城成了挡水之堤。</p> <p class="ql-block"> 因为古城街面上人潮汹涌,所以我走上了古城楼,站在城楼上,俯视古城街区,只见街道狭窄而曲折,两旁的建筑都是古色古香的木质结构,屋脊上的石雕,木雕精彩纷呈,彰显着岭南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岭南文化的历史氛围和底蕴。</p> <p class="ql-block"> 夕阳渐渐西下,古城映照在夕阳的霞光里,变得更加雄伟壮观,让我领略了岭南古人的智慧和汗水,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潮州古城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古城墙下,维持治安的交警,在龙年也是竭尽全力维护着游人的安全,难得的休息时间,也只能疲惫的坐着,享受这难得的片刻安宁。</p> <p class="ql-block"> 夜晚的潮州古城,只听见爆竹声声,人们都在准备迎接龙年的财神,希望龙年能够带给人们喜悦、健康、快乐、财运连连的好年景。</p> <p class="ql-block"> 龙年初五,我们乘坐下午的飞机准备回沪,上午还有半天时间不容错过,于是我们出发到汕头海滨路走走逛逛。</p> <p class="ql-block"> 海滨路是汕头市区一条东西走向的道路,道路南侧是汕头内海湾,其中的海滨长廊更是汕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此时此刻,因为是在节日里,所以江边游人稀少,正是观赏韩江两岸美景的好时机,我沿着海滨缓步而行,欣赏着沿途的各种美景,海风轻拂,享受着一段悠闲、舒适的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 韩江是广东省内仅次于珠江的第二大水系,韩江古称员水、鳄溪或恶溪,后因纪念韩愈而改名。韩江流经闽粤赣,流域面积广东占六成,所以,韩江也是潮汕的母亲河。</p> <p class="ql-block"> 远处的南澳大桥清晰可见,她壮丽秀美的身姿掩映在韩江上,我岂能放过如此美景,站在汕头观海长廊,与远处的南澳大桥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汕头的美食有口皆碑,但是,最得我心意还是汕头肠粉,因为我们到达汕头的第一天,导游给我们点了肠粉外卖,我品尝之后给我留下了机美的好印象,所以,在汕头的最后一天,我们去了汕头龙海南路美食街,寻找美味的特色肠粉。</p> <p class="ql-block"> 沿途所见,多家肠粉店门口都是排着长长的队伍,我们按照导游的指点,找到了这家肠粉店,耐下心来排队等候。</p> <p class="ql-block"> 我一边排队一边观看师傅制作肠粉,只见他手法娴熟,食铲在他的手上如行云流水,一刮一铲之间,牛肉、鸡蛋、生菜和豆芽都被他卷进这张薄薄的面皮里,晶莹剔透的肠粉看着诱人,闻着清香,我真的佩服汕头人,居然能够发明这么漂亮好吃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 排队一个小时,终于美食到手。因为店铺狭小,我们就打车回酒店品尝。回到酒店,我们就着茶水,吃着美味的肠粉,感觉这就是人生最大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 五天四晚的潮汕之旅结束了,回程坐在飞机上,回想着这几天的行程,除了节日里人从众之外,各处景点都<span style="font-size:18px;">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以后有机会得躲开节日,再好好的逛逛潮汕,吃吃美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