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里的年味

Tiger Grace(拒私聊)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大年初五,天气格外晴朗。我们决定去胡同体会一下北京的年味。在平安里南路口下车,信步踏春。没想到有意外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  首先看到平安里有一个关帝庙,是西城区文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紧接着被成文厚文具店吸引,里面的文创产品,非常有年味。</p> <p class="ql-block">各式发财包包</p> <p class="ql-block">招财猫</p> <p class="ql-block">招财龙和招财虎</p> <p class="ql-block">招财兔</p> <p class="ql-block">柿柿如意靠枕,真喜庆!</p> <p class="ql-block">胡同里的大户人家</p> <p class="ql-block">家家户户挂国旗👍</p> <p class="ql-block">  进入苏萝卜胡同,已经能看到远处的白塔。整条苏萝卜胡同,最靓最有文化的是11号这一家:苏萝卜胡同11号。男主的父亲曾在影视文化系统工作,烙下很深的文化印记。</p> <p class="ql-block">院门口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  走进院子深处,整洁美观有序!👍</p> <p class="ql-block">  邻里街坊大妈说:苏萝卜胡同11号这一家,隔三岔五就被小红书点赞👍。</p> <p class="ql-block">  走出苏萝卜胡同,离白塔寺不到50米,就是安平巷社区服务站。</p> <p class="ql-block">  白塔近在咫尺</p> <p class="ql-block">  胡同非常有味道</p> <p class="ql-block">  来这里参观体验的外地人,真不少。看来他们对胡同文化也感兴趣。我来北京快40年了,第一次来这里,内心无比渴望。</p> <p class="ql-block">  白塔书院,给我印象深刻,可以约好友来这里喝咖啡。</p> <p class="ql-block">  白塔书院的小院</p> <p class="ql-block">  不远处就是风铃茶室</p> <p class="ql-block">  邂逅来这里拍照打卡的人</p> <p class="ql-block">  另外一家咖啡店,小院进去有希腊圆形剧场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一会儿就遇到两位来这里买咖啡的外卖小哥,可见其受欢迎。</p> <p class="ql-block">  白塔寺的大名叫妙应寺白塔,是第一批国保,是现存年代最早体量最大的藏式佛塔。始建于1127年,忽必烈敕令尼泊尔人阿尼哥主持修建,并迎释迦佛舍利藏于塔中。塔高约51米,因塔身皆白,俗称白塔。当年这座白塔曾是元大都最高的建筑,有“金城玉塔”之美誉。</p><p class="ql-block"> 忽必烈是大圣寿万安寺的建立者,他不仅亲自勘察选址,而且还命人向四周各射一箭,以界定寺址,甚至过问寺院殿堂布置。将白塔建成『非巨丽无以显尊严,非雄壮无以威天下』之势,真正的目的还是『冀神龙之扶护,资社稷之久长』。所以,白塔是元朝政治的产物,是汉、蒙、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有力见证。</p> <p class="ql-block">白塔寺山门</p> <p class="ql-block">  白塔寺的第二进院子是大觉宝殿。殿前东西各有一只半卧姿的塌腰石狮,雌雄转首对望,威武又不失顽皮,毛发散披,体形为写实风格。</p> <p class="ql-block">  石狮下面的汉白玉底座,雕刻十分精美</p> <p class="ql-block">  大觉宝殿刚刚修缮一新。</p> <p class="ql-block">  白塔寺历年修缮一览表</p> <p class="ql-block">  大觉宝殿后面是七佛殿,两侧是明代的十八诸天铜像,工艺还是很讲究的。七佛殿天花板非常漂亮,顶上三个藻井极其精美,浮雕蟠龙翔凤。</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七佛殿过去的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  祈福</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藻井</p> <p class="ql-block">  七佛殿后面是三世佛殿,殿内中央供奉三世佛,殿内悬挂乾隆御笔“具六神通”匾额。三尊木刻三世佛背板是一尊十一首藏传千手千眼铜观音。</p> <p class="ql-block">观音手拿各种法器</p> <p class="ql-block">  阿尼哥,是尼泊尔著名工艺家,1260年来到中国。他入仕元朝40余年,致力于中尼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他将尼泊尔艺术介绍到中国,开创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西天梵相”艺术流派。他一生完成了3座大塔、9座寺院,铸造、绘塑作品不计其数,其艺术成就成为中尼两国交往史上最精彩的篇章。白塔是阿尼哥艺术创作中最优秀的作品,也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中尼友谊的象征。700年来,阿尼哥与白塔一起,作为元大都的记忆流传至今。为纪念这位中尼文化使者,2001年,尼泊尔阿尼哥协会向北京白塔寺管理处捐赠了阿尼哥铜像,续写着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  据说民国期间,喇嘛们迫于生计,出租了大量庙产,白搭寺由此形成了十分繁华的庙会场所。每月的初五初六两天,老北京市民便聚集在此,人烟鼎沸,叫卖不断,展现出京城百姓生机勃勃的民俗画卷。可以脑补一下明国时期白塔寺里的庙会场面。</p> <p class="ql-block">  白塔寺外面的灯笼🏮都是莲花形的。</p> <p class="ql-block">为了360度参拜白塔,我们又走了另外一条胡同—宫门口西岔。</p> <p class="ql-block">  周围两条胡同的美食店更多,店面也更大。</p> <p class="ql-block">  九城居是王希富先生继富华斋饽饽铺之后又一次倾心打造的一家传承饮食文化的餐厅,把建筑与美食完美融合。王老先生是古建专家,北京房地产职工大学校长,设计了九城居的装修改造、室内陈设,恢复出清末民初的老店铺形象,处处弥漫着传统文化气息。</p><p class="ql-block"> 王老先生出身于勤行世家。其外祖父任清宫御厨,父亲则为民国致美楼名厨,几个哥哥皆是当时的名厨。自幼耳濡目染深得家族真传,精通烹饪,对中国传统美食有溢于言表的“行家记忆”与味觉相吻合的综合处理能力。九城居的每道菜品都是在王老先生的倾力指导下反复实践才恢复了久违味道。以经典传承历史,以美味致敬顾客。</p><p class="ql-block"> 九城居门口外悬挂了很多传统幌子,学名“招幌”。悬挂在店铺门口用以招揽顾客的形象标志,是我国商业体系发展与变迁的重要产物,过去不识字人较多看不懂字号,不知道店家经营什么,就看招幌的图形了解店铺经营内容。九城居致力恢复传统商业店铺形象,再现历史文化风貌,其北侧幌子以琴、棋、书、画为主题纹饰,中间刻有炸酱面,烤鸭,黄鱼,炸鹿尾儿等。</p> <p class="ql-block">  店铺门口,直接写着巨款的祈愿。</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正月初五,迎五财神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  送财童子</p> <p class="ql-block">  非常有年味的小广场。北京就是这样,不经意间散步,就会遇到有文化的胡同和人家,邂逅第一批国保单位-妙应白塔寺,幸福感满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