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采撷(三)

滕 健

<p class="ql-block">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山西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地域特色,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工匠艺人等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作品,共同铸就了山西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23日至28日我随摄影团在山西多处古迹拍摄了一批令我难以忘怀影像,其中的古建、泥塑、壁画动人心魄,使人陶醉。下面我分若干组“美篇”与大家分享。第三组:陈区开化寺、崔府君庙、北吉祥寺。</p> <p class="ql-block">  陈区开化寺创建于北齐武平二年(571年)。金皇统元年(1141年),建观音阁,历经元明清各代,屡有修葺。</p><p class="ql-block"> 开化寺坐北朝南,两进院落,由大悲阁(即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演法堂、延宾舍、维摩净室、观音阁、东西配殿及两庑等组成。大悲阁为明代建筑,大雄宝殿为宋代建筑,东隅观音阁为金代遗构,后院东配殿及东西角楼为元代建筑,其余皆为明、清建筑。</p><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梁架上仍保留宋代彩绘,殿内四壁保留着绘成于北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的壁画,主题内容是佛传故事。画面建筑瑰丽,人物形象逼真,服饰色彩鲜艳,衣褶线条流畅,颇富美感质感。堪称壁画佳作。</p><p class="ql-block"> 2001年6月25日,开化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崔府君庙始建于唐代,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重修,洪武二年(1369年)及清末均有修葺。该庙是为祀奉长子、滏阳县令崔珏而修建,别名显应王庙。该庙中轴线上有山门、舞楼、献亭、正殿,两侧有厢房、廊房、耳殿、垛殿。该庙是中国现存仅有的汉唐高台式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价、科学和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 2001年6月25日,崔府君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北吉祥寺创建于唐大历五年(770),北宋太平兴国、元代至元及明、清各代均屡有修建。寺院布局严谨,规模较大,主要建筑有前殿、中殿、后殿、东西配殿及左右廊庑等。前殿、中殿均为宋代遗构,尤其是中殿,单檐悬山顶,梁架简洁、建筑手法古朴,保留了更多的北宋风格。后殿为明代建筑。寺内还存有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至明、清时期碑刻多块。</p><p class="ql-block"> 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摄影指导:左卿侯,</p><p class="ql-block"> 处境模特:瑶瑶,</p><p class="ql-block"> 摄影后期:滕健。</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2日制作完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