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乡愁】父亲的舌尖美味

玉儿

<p class="ql-block">昵 称: 玉 儿</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47234635</p> <p class="ql-block">  都说好(hào)吃、爱吃的人会弄吃的,厨艺不会差。此话一点都不假,我父亲就是一个好吃、爱吃了一辈子的人,就算年近90连一颗牙都没有的人,硬是用他的牙床(已被他磨成了牙齿)啃玉米、排骨,吃大闸蟹,其好吃程度不亚于年轻人。</p> <p class="ql-block">  70年代初,母亲带着我们姐弟三人从江苏启东老家来到了重庆父亲所在的三线军工厂。三个吃长饭的孩子,母亲又刚开始参加工作,那个年代大家的日子都不富裕,而我家就更显清贫。</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一分钱两斤的瓢儿白因为便宜,上顿、下顿顿顿吃瓢儿白的生活成为我们的日常。为了满足我们姐弟长身体的需要,父亲礼拜天就带着弟弟们去野外钓鱼、到河沟和稻田里摸蚌壳、捡田螺,母亲则带着我去乡间田野挖野菜。因为这些都是当地人那时候不吃的东西,正好用来改善我们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父亲常常用他那灵巧的双手和充满创意的头脑,变换着花样将普通的食材做成美味佳肴给我们带来惊喜,尤其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更要露两手,深受家人的喜爱。</p> 父亲的肉包子 <p class="ql-block">  父亲的肉包子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肉包子,它是那种用白菜叶子包的包子。那个年代,吃肉凭肉票,一个月一个人只有半斤的定量,我家五个人两斤半的肉放在现在,差不多一天就干完了,可那时候得吃一个月,也就是说一周最多只能吃半斤左右的肉。</p> <p class="ql-block">  为了满足家人对肉的口欲,父亲买来脚板苕(山药的一种),将其削皮剁碎,与加了调料的肉馅搅拌均匀。然后将去杆的白菜叶子洗净焯水,让它变得软绵。再将搅拌好的脚板苕肉馅放在叶子上,把它们一个个包裹好,可清蒸、可红烧。这道菜与平日里所吃的那些萝卜青菜相比,那可真是美味佳肴了,关键是定额有限的肉让家人们过足了嘴瘾。脚板苕的营养和肉的美味融合在一起,软糯鲜香,丰富了舌尖的味蕾,在那个清贫的日子里不失为一种智慧的烹饪。</p> 油豆腐 <p class="ql-block">  油豆腐也是一种美味佳肴,但在那个清贫的年代里,很多人是不知道有这种吃法的。可我的父亲年轻时在大上海当了十年潇洒快乐的单身汉,又是一个爱吃贪玩的月光族。他不愧是见多识广,好吃、爱吃的他把这道油豆腐的菜带到了我家的餐桌上。</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不像现在,有现成的食材采买。为了做出油豆腐,父亲买来老豆腐,根据其形状,将其用刀切成二、三公分的正方形。然后放在热油锅里小火慢炸,形成鼓包的豆腐泡。待所有的豆腐泡完成后,将加了调料的肉馅嵌入油豆腐中,最后将它们红烧成菜,又是一道美味佳肴。</p> 鸡蛋饺 <p class="ql-block">  鸡蛋饺是江苏老家的一道传统菜,叫“蛋饺子”。那时候虽然清贫,肉定量,但鸡蛋是很便宜的,山里农民拿来的鸡蛋,几分钱一个,但就算这样也不能敞开吃,那时候工资低啊,分分钱也是很值钱的呢。</p> <p class="ql-block">  鸡蛋饺好看又好吃,但做起来比较费事。先要用筷子将打在碗里的鸡蛋使劲儿搅,直到筷子挑不出粘丝为止。做的时候先将锅底烧热,放一点油,倒入一调羹蛋液,那热油瞬间将蛋液变成起泡的圆形蛋皮,立马放入肉馅,再用锅铲将还未干的蛋皮像包饺子似的合拢,压一压翻面,待成金黄色铲出后再做下一个。</p> <p class="ql-block">  看起来简单,做起来相当难。放油的量、火候的大小、动作的娴熟与否,直接决定了蛋饺是否成功。否则要么就是蛋饺糊了,要么就是形状很难看。况且那时候山沟里烧的是煤,火候很不好掌控,一般人真做不出来。</p> <p class="ql-block">  每次做蛋饺的时候都是看见父亲和母亲两个人配合着做,一个倒油另一个放蛋液,再一个放肉馅另一个立马把蛋皮压成蛋饺,非常默契。成人后的我自立门户后,为了做这道菜也是经历了多次的失败后才获得成功。现在我家逢年过节的饭桌上,鸡蛋饺总是一道令人喜爱的美味佳肴,深得家人朋友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虽然清贫,但父亲的巧手总能将我们贫乏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让我们感受到父母的爱和用心。肉包子、油豆腐、鸡蛋饺只是父亲舌尖美味的代表作,他的拿手菜多得数不过来。为了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在年三十的前几天就看见他一个人在厨房里忙忙碌碌。难怪好朋友春节来我家拜年或串门,看到这么多好吃的东西,都羡慕不已,感叹着他们家春节的饭菜和平常差不多,最多就是加了两个菜而已。殊不知就因为我们有一个好吃、爱吃、会弄吃的父亲,他用爱心给与了我们清贫生活中的有滋有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O二五年二月三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