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福建观土楼之3/6,D4,12日,龙岩永定、漳州南靖土楼

烟雨江南

<p class="ql-block">日期:2024年12月9日~17日</p><p class="ql-block">福建~潮汕行程:</p><p class="ql-block">‍D1,9日,出发,入住格林东方大酒店(中山路步行街店)×3天,下午鼓浪屿</p><p class="ql-block">‍D2,10日,上午大嶝岛,下午南普陀、厦大</p><p class="ql-block">‍D3,11日,泉州开元寺,西街,洛阳桥,洛迦寺</p><p class="ql-block">‍D4,12日,上午永定土楼,下午南靖螺丝坑,去云水谣,入住云水谣•蝶墅民宿</p><p class="ql-block">‍D5,13日,上午云水谣,下午途径集美乘火车去汕头,入住桔莱尔酒店(汕头高铁站店)×4天</p><p class="ql-block">‍D6,14日,南澳岛</p><p class="ql-block">‍D7,15日,潮州上午龙湖,下午韩文公寺,广济桥,牌坊街,夜间灯光秀</p><p class="ql-block">D8,16日,畸碌炮台,汕头老街小公园</p><p class="ql-block">‍D9,17日,揭阳双峰寺,揭阳城隍庙,雷神庙,孔子学宫,揭阳楼,下午回程。</p> <p class="ql-block">D4,12日,今天要离开厦门去看心心念念盼望已久的福建土楼,‌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福建和广东两省,尤其是福建的永定、南靖、华安等地。土楼以石为基,以生土为主要原料,分层交错夯筑,配上竹木作墙骨牵拉,丁字交叉处则用木定型锚固。土楼或方或圆,以圆为主,散布在闽西南的绿水青山间‌。</p><p class="ql-block">上午看圆型的侨福楼、承启楼和方形的世泽楼,下午看漳州南靖田螺坑的“四菜一汤”土楼群。</p><p class="ql-block">赴下一个目的地——云水谣</p> 途径海沧大桥 <p class="ql-block">海沧大桥西起厦门市海沧区嵩屿街道石塘立交,东至厦门市湖里区湖里街道仙岳路;线路全长6.319千米,主桥全长1.108千米,主跨长648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80千米/小时;项目总投资28.7亿元人民币。</p><p class="ql-block">海沧大桥于1996年12月18日动工建设,于1999年12月30日建成通车。</p><p class="ql-block"><br></p> 上午龙岩永定土楼 <p class="ql-block">福建龙岩永定高头乡的高北土楼群是“福建土楼”的世界文化遗产景点之一,为国家AAAA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永定土楼,即永定客家土楼,位于福建省西南部的龙岩市永定区,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永定土楼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p> 乔福楼 <p class="ql-block">侨福楼坐落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高头乡高北村西北部,位于大名鼎鼎的承启楼西侧,始建于1962年。圆形土楼,坐北朝南。是楼主在海外的兄弟筹资兴建。</p> <p class="ql-block">楼匾镌刻着“侨福楼”三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侨福楼里面是空心的,中间面积很大。旅游的开发使这里布满了摊位,摆满了各种旅游商品</p> <p class="ql-block">抬头看着圆弧形屋顶,天空被圈成了一个圆,独特的视觉更显天空的明净柔和色调,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感受传统的客家文化和古朴气息的视觉冲击,仿佛听到历史的呼吸和岁月的流转,想象空间便又有了与宇宙交辉的惊艳。</p> <p class="ql-block">土楼正中底面图案也是有含义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土楼的楼主江真麟。</p><p class="ql-block">‍侨福楼建于1962年、耗资9万元,是私人住宅。当年,家里的老大老四兄弟在美国,老二在缅甸,老三在国内,由三个华侨兄弟出资,每人3万块钱,共计9万人民币,由留在家中的老商建造。为了感谢他们,老商将这栋楼命名为侨福楼。</p><p class="ql-block">老大有10个小孩,“九龙一凤”,9儿子1女儿。5个儿子和1个女儿是博士,5个博士儿子娶了5个博士媳妇,女儿还是位医学博士。所以侨福楼也是名副其实的博士楼。</p> <p class="ql-block">直径45米,高3层,内通廊式。全楼有30间(厅),设1个大门,一个院子。</p> <p class="ql-block">侨福楼的结构是单圈圆楼,高三层,中为天井,底楼正对着大门中间有一个厅堂。楼外有一圈围墙包围着,围墙上设有外大门,形成一个院落。</p> <p class="ql-block">一楼厨房兼客厅,二楼粮仓和储藏室,三四楼卧室</p> <p class="ql-block">这座楼因出了11个博士而闻名于世,又被称为博士楼。</p> <p class="ql-block">土楼一楼为厨房,二楼为粮仓,三楼以上为卧室。</p> <p class="ql-block">土楼为什么很坚固?一是土墙体夯筑得较厚;二是所有土楼一二层不开窗,因为二层是粮仓,为了防潮不开窗。一楼在战乱时期也不开窗,以防外敌入侵。</p> 承启楼,世遗 <p class="ql-block">承启楼,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高头镇高北村,占地面积5376.17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有“圆楼之王”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有四圈,五层。</p><p class="ql-block">‍一圈厨房,二圈客厅,三圈女子学堂,四圈观音厅</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承启楼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承启楼规模巨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p> <p class="ql-block">1986年,中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中国民居”邮票,其中面值1元的福建民居就是一座环环相连的土楼,这座土楼就是承启楼,承启楼是一座城堡—— 一座家族之城。邮票是“国家的名片”,影响力深远。2</p> <p class="ql-block">1981年被收入中国名胜辞典,号称“土楼王”;2008年7月,包含承启楼在内的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承启楼,是高头江姓第十五世祖江集成(1635年-1719年)所建,明崇祯元年(1628年)破土动工。花了81年时间,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建成。</p> <p class="ql-block">承启楼直径73米,走廊周长229.34米。楼梯4部,400个房间。</p> <p class="ql-block">整座楼三环主楼层层叠套,中心位置耸立着一座祖堂。</p> <p class="ql-block">外环楼高四层,每层用抬梁式木构架镶嵌泥砖分隔成72开间;第一、二层外墙不开窗,只在内墙开一小窗,从天井采光;一层是灶房,二层是禾仓;三、四层是卧室;各层都有一条内向挑出的环形通道,并有四道楼梯,对称分布于楼内四个方向。</p><p class="ql-block">第二环楼两层,每层40个房间。</p><p class="ql-block">第三环楼为单层,有32个房间。</p><p class="ql-block">中心是祖堂。</p><p class="ql-block">三环楼就像三员大将紧紧守护着祖堂。这就是土楼大王的威仪,庄重而又壮观。</p> <p class="ql-block">该楼为环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客家圆形土楼,鼎盛时期居住800余人,现仍居住300余人。</p> <p class="ql-block">承启楼按《易经》八卦进行布局</p> <p class="ql-block">隔火墙</p> <p class="ql-block">承启楼外环楼最能体现环形土楼的建筑结构特点,结合了当地的地理条件,建造者创造性的使用中国建筑传统木构技术,并形成土楼这种特色的建筑形式。</p> <p class="ql-block">鸡鸭笼</p> <p class="ql-block">有阴井和阳井,这是阴井,阳井在室外</p> <p class="ql-block">承启楼外环楼的主体墙身采用的是取自于当地地表下方深层次的泥土作为建筑材料,采用版筑墙工艺,垒造出坚实宽厚的墙体,</p> <p class="ql-block">姑嫂夸楼</p><p class="ql-block">关于承启楼,还有一个“姑嫂夸楼”的故事,话说在一个婚宴上,两年轻女子同一桌,都在夸耀自己家住的土楼有多大。一个说:”高四层,圆四圈,上上下下400间,你说我的楼大不大?“另一个说:”我住的楼像一座城,里面住有七八百人,我嫁这里三年了还认不了全楼的人,你说到底你的楼大还是我的楼大?“当她们清楚各自的楼名后,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原来俩人都住在承启楼,论辈份还是姑嫂呢!只因一个住楼东,一个住楼西,到今还互不相识罢了。</p> 不愧为“土楼之王” <p class="ql-block">承启楼门口闲聊的村民</p> 方楼世泽楼 <p class="ql-block">世泽楼坐落在西北部,承启楼东侧,为长方形土楼,建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坐北朝南,占地约5100平方米。高4层。宽40.8米,11开间;长41.2米,12开间。每层38开间。主墙厚1.6米,一、二层不开窗。一、四层为内通廊式,二、三层四面各有两间伸至回廊外边,不能相通。二层以上不设厅堂。楼内侧每隔一间以生土墙承重,每两间之间以土坯砖相隔。中厅已废,两侧为石木或土木结构单层厢房。后厅为祖堂,上方悬挂匾额“邦家之光”。全楼设4道楼梯、1座大门,内院两边各有1口水井。大门口地面有鹅卵石铺成的古代钱币模型,它象征着招财进宝之意。楼内一门、二井、三堂、四梯,设计合理,完全符合家族群居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楼内一门、二井、三堂、四梯,设计合理,完全符合家族群居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大门口地面有鹅卵石铺成的古代钱币模型,它象征着招财进宝之意。</p> <p class="ql-block">底面铺设为方和圆的结合</p> <p class="ql-block">土楼建在半山腰上</p> <p class="ql-block">从光滑的石阶可以看出土楼的历史久远</p> <p class="ql-block">方圆一线天</p><p class="ql-block">符合中国的天圆地方学说!</p> <p class="ql-block">下午漳州田螺坑</p><p class="ql-block">田螺坑土楼群,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上阪村田螺坑自然村,距县城60千米,座落在海拔787.8米的湖岽山半坡上,是黄姓客家人的小聚落。</p> <p class="ql-block">田螺坑土楼群(和昌楼)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清康熙元年(1662年),1966年最后一个土楼(文昌楼)建成,整个群体的形成历时304年。</p> <p class="ql-block">田螺坑土楼群主要由一座方楼、三座圆楼、一座椭圆楼组成,分别是步云楼、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文昌楼,方楼步云楼居中其余4座环绕周围。</p><p class="ql-block">田螺坑土楼群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次序建造</p> <p class="ql-block">俯瞰经典的四菜一汤</p><p class="ql-block">田螺坑土楼群由方形的步云楼和圆形的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椭圆形的文昌楼组成。方楼步云楼居中其余4座环绕周围,依山势错落布局,被人们戏称为“四菜一汤”。</p> <p class="ql-block">田螺坑土楼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居高俯瞰,像一朵盛开的梅花点缀大地。位于“梅花”花心位置的方形楼是步云楼,步云楼右上方的一座圆楼为和昌楼,左上方是振昌楼,右下方为瑞云楼,左下方为文昌楼。</p> <p class="ql-block">一方四圆的田螺坑土楼群在建造时参照《考工记图》中的“明堂五室”进行规划布局,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次序进行建造,是独具特色的建筑形体组合。</p> <p class="ql-block">东歪西斜裕昌楼</p><p class="ql-block">裕昌楼,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下版村寮村上节社,建于元末明初(约1368年),是已知最古老又最大的圆楼。高5层18.2米,每层54间,共有房270间,占地2289平方米,建筑面积6358.2平方米,土木结构,通廊式圆楼;第一层墙厚1.8米,往上逐层减缩10厘米。楼内墙体均以杉木筑建。坐西朝东,为观音坐莲穴位。</p> <p class="ql-block">裕昌楼是早期股份制的产物。由刘、罗、张、唐、范五姓族人共同出资建造,后来罗、张、唐、范四姓搬走,故如今裕昌楼中居民都是刘姓族人。</p> <p class="ql-block">共有五层18.2米,房室269间。全楼有五部楼梯,分为五大卦。底层厨房内设有水井,共22口,是福建土楼中水井最多的土楼。</p> <p class="ql-block">楼内天井中心建有单层的圆形祖堂,堂前用鹅卵石铺成的一个阴阳八卦,分五格,代表“金、木、水、火、土”。</p> <p class="ql-block">裕昌楼最大的特点是柱子东倒西歪,所有主梁都朝着不同方向有分寸而又恰到好处的倾斜,最大的倾斜度为15°,历经数百年风雨而不倒塌的奇妙倾斜,和无数次地震的考验,依然如故,有惊无险,成为古民居建筑的活标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楼为5层结构,每层有54间大小相同的斧状房间,底层为厨房,家家厨房有一口深1米、宽0.5米的水井,井水清净甘甜,拿起瓢子伸手即可打水。</p> <p class="ql-block">家家户户有井,在每家的厨房内,而且是山泉水</p> <p class="ql-block">见识了葛根</p> <p class="ql-block">葛根</p> <p class="ql-block">700年裕昌楼看点:</p><p class="ql-block">看点一:</p><p class="ql-block">裕昌楼的第一个看点,在部分支柱左倾右斜。经过风霜雨雪,造成三楼四楼回廊支柱朝一个方向(顺时针)倾斜,五楼回廊支柱又朝另一个方向(逆时针)倾斜,最大的倾角达到15度,似乎只要一阵风吹过来,它们就会轰隆一声倒下。但是裕昌楼建成600多年来,经历多次地震,经历无数风雨,有惊无险,安如泰山。因此,被称作“东歪西斜楼”,裕昌楼有东歪西斜700年之说。</p><p class="ql-block">第二个看点,在五行道造型。裕昌楼初为刘、罗、张、唐、范五姓族人共同居住,五姓人家,五层结构,五个单元、五行排列,体现祈望五谷丰登、五福临门的美好愿望</p><p class="ql-block">看点三,裕昌楼的第三个看点,在楼中厝。在大天井中心建了一座单层祖堂。</p><p class="ql-block">第四个看点,在水井。裕昌楼除了大天井有水井之外,后半楼的每家每户的一楼灶间,都有一口水井,深约1.5米,直径约0.6米,井水清洌,水源充盈,拿起水勺伸手即可打水。</p><p class="ql-block">看点五,裕昌楼的第五个看点,在楼层设计。裕昌楼有五层,一层为灶间(厨房),二层为粮仓,三层老人居住,四层年轻人居住,五层存放棺材。</p> <p class="ql-block">今夜入住云水歌谣•碟墅,只要180元/间/夜,吃早饭再➕10元/间,人均95元/天,在500~1000+的地方,这个绝对是良心价了</p> <p class="ql-block">今天住这里</p> <p class="ql-block">云水谣,原名长教村,是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境内的村落,因电影《云水谣》的主要拍摄地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今天住这里</p> 晚饭前粗略一游 <p class="ql-block">百年老街</p> 600多年的榕树 夫妻树 <p class="ql-block">今晚就在云水谣吃晚饭,价格还是比较有信价比的</p> <p class="ql-block">观音菜</p> <p class="ql-block">土鸡炖虎尾轮</p> 航拍下的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