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子女

谢文亮

<p class="ql-block">父母与子女是不可分割的亲情纽带,这纽带中蕴含着无尽的爱与付出。子女是父母爱情结晶,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父母生子养子,把子女从产房抱回,那是一种新生命的诞生,是希望的开始。他们精心呵护着子女成长,从幼儿园开始,父母总是早早地守在门口,从小学、中学、高中,等待着孩子放学,那目光中满是慈爱与期待。父母给儿子花的真钱,那是他们对子女成长的无私投入,无论是为孩子买学习用品,还是给孩子报兴趣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省吃俭用,都倾注着他们一生的心血。子女孝顺父母,赡养父母也是道理轮回天经地义的中华传统美德。</p> <p class="ql-block">父母的家永远是子女的家。当子女满心惆怅,就能想到一个家,那里有父母温暖的怀抱,以及可口的饭菜才是永远停留的港湾。既便使父母经济匮乏,粗茶淡饭,也要想法设法借贷给子女买个房子、车子,那是他们对子女未来美好期待的想望,希望子女有个温暖稳定的家。</p><p class="ql-block">无论子女身在何处,不论父母贫穷富贵,家大家小,这个家随时随地向子女敞开。</p><p class="ql-block">然而,等到子女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有个“小家”,不一定所有的父母都能长住。随着岁月的流逝,父母渐渐老去,有的父母独住;有的父母任子女轮流居住;有的父母成了子女皮球你推他踢,没有固定住所;有的子女把父母送进敬老院等等。</p><p class="ql-block">无论何种类型:人老了就向儿时的孩子,日思夜盼等待子女。独住的、轮流、还是敬老院里的父母,他们都朝思暮想等待着子女的到来,他们渴望子女的陪伴,就像曾经子女在校门等待父母一样。</p> <p class="ql-block">昔日父母把子女送进幼儿园,那小小的身影在父母的注视下走进校园,开启新的旅程。如今,父母独住、轮住或子女把父母送进敬老院,父母的身影也渐渐变得渺小,那是黄昏的太阳。曾经父母的爱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子女的心田。如今父母等待子女的回报如枯苗望雨,总是那么的奢望。父母的付出是无私的,他们为子女遮风挡雨,为子女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可是,当父母老了,朝思暮想的奢望等待子女的探望陪伴微不足道。</p> <p class="ql-block">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本应是相互陪伴、相互扶持。父母用一生的时间陪伴子女成长,子女也应在父母老去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然而,现实生活中,却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遗憾。父母的家永远敞开着,那是子女永远的港湾,无论子女走得多远,都能回到那个充满爱的家。而子女的家,却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让父母长住。这不仅是居住空间的问题,更是亲情的疏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不应被时间和空间所阻隔,而应永远流淌在彼此的心间。盼着子女的到来,他们渴望子女的陪伴,就像曾经子女等待他们一样。父母一生想法设法给子女买个大房子,花的真币。而子女给父母整个小盒子,那是火葬后装着骨灰的盒子,这个小盒子是父母最后的归宿,子女给父母花的假币。</p> <p class="ql-block">人的一生,思前想后,看得见前,而摸不捉后,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子女的怀抱,我看见那些无助的父母,心里憔悴不安,余心不忍。希望子女多理解父母,多包容,多体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