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文明脉络的绚丽长卷~中国印刷博物馆

从容(拒陌聊)

<p class="ql-block">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当造纸术被发明,印刷术则开启了文明传播之旅。乙巳蛇年的春节期间,踏进了小众冷清的中国印刷博物馆,探寻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来自东方文明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坐落于北京大兴,总建筑面积为7871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印刷专业博物馆,它全面展示了各国印刷术的起源、发明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先后被确立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3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带着好奇的探究心,我们去体会中国印刷历史与文化,去寻找文明的源头</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分为四个展厅,即:中国古代印刷展厅、近现代印刷展厅、综合展厅和印刷机械展厅。另还有“纸币证券印刷”、“邮票印刷”、“绿色印刷”、“馆史展”和“中华出版文明精品展”等几个专题展室,系统展示我国印刷技术的发展历史。</p> 中国古代印刷展厅 <p class="ql-block">从古代源头馆开始,不仅可以通过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石刻文字等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而且可以看到最早的书籍形式和最早的书籍装帧形式,以及笔墨和纸的发明、发展。</p> <p class="ql-block">商代的甲骨文龟版,上面即刻有汉字,了不起!</p> <p class="ql-block">竹木简牍,在造纸术发明之前是文字载体,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使用2500年左右,相应的书籍也称之竹木简牍。</p> <p class="ql-block">造纸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也是印刷术的先决条件。早在西汉时期,先民就制造了植物纤维纸,这是最初的制纸方式。</p> <p class="ql-block">蔡伦在公元105年,发明了真正价廉物美、方便使用的造纸术。</p> <p class="ql-block">文房四宝应运而生。</p> <p class="ql-block">印章和柘印,是印刷术发明的技术先导。</p> <p class="ql-block">印刷术发明之前,纸张被大量用于抄写。</p> <p class="ql-block">唐代,藏经纸所写的经书。</p> <p class="ql-block">印刷术的发明,也是古代源头馆最吸引人之处。这里对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介绍,是以历史朝代为线索和脉络,详细记录了这两大印刷术发明和发展的始末,很清晰,涨知识。</p> <p class="ql-block">雕版印刷起源于隨代唐之际。</p> <p class="ql-block">五代十国时期,有了很大发展。</p> <p class="ql-block">西汉会要</p> <p class="ql-block">宋代的抄写文集</p> <p class="ql-block">宋代,雕印盛况。</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南宋孤本《春秋经传》。</p> <p class="ql-block">元代,雕印盛况显现,对于欧州印刷术的发明有很大影响。</p> <p class="ql-block">明代,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展顶峰。</p> <p class="ql-block">清代,传统印刷业继续发展。</p> <p class="ql-block">光绪年间的官契</p> <p class="ql-block">契尾</p> <p class="ql-block">活字印刷术,中国古代印刷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p> <p class="ql-block">泥活字</p> <p class="ql-block">木活字</p> <p class="ql-block">金属活字</p> <p class="ql-block">活字转轮排字盘</p> <p class="ql-block">彩色印刷术,印刷术的绚丽多彩,是伴随着单色印刷术诞生的。最早的彩色印刷技术是在一版上刷不同颜色一次印出彩色印品,之后发展为每色分别刻版,再逐色套印。</p> <p class="ql-block">彩色印刷技术,不仅应用在书籍出版领域,也用于印刷版画,日用装饰品等。</p> <p class="ql-block">最突出的是年画的印刷发行。</p> <p class="ql-block">能印出渐变层次的彩色印刷技术,约始于明代后期,原理是根据原稿中的色彩不同深浅,分别刻成印版,最后完成近似于原作的彩色印刷品。</p> <p class="ql-block">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印刷术的传承传扬</p><p class="ql-block">江苏南京金陵刻经处、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和四川德格印经院,是国内目前雕版技艺保存最好的三处,三地的印刷技艺捆绑为“中国雕版印刷技艺”。2009年“中国雕版印刷技艺”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p> <p class="ql-block">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活字印刷技艺</p> <p class="ql-block">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中国篆刻技艺</p> <p class="ql-block">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宣纸制作技艺</p> <p class="ql-block">丝路印迹,印刷术的传播与贡献。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两千多年来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也沿着丝绸之路传到了西方。近年来,在丝绸之路沿线,出土了大量珍贵的印刷文化遗产,如:古代纸张、活字、雕版、印花布、印刷书籍等等。</p> <p class="ql-block">看到中国古代印刷术和造纸术外传图时,不禁为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所震撼和折服,也为之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p> <p class="ql-block">最喜欢这个古代展厅,从汉字起源的甲骨文出现开始,魏晋南北朝的拓印,到蔡伦发明了蔡侯纸,汉灵帝命人雕刻的熹平石经,雕版印刷的盛行,再到毕昇的胶泥活字印刷术,王祯的活字转轮排字盘,一睹镇馆之宝《春秋经传》。人类文明的生生不息、和而不同,也是中华文明波澜壮阔绵延不绝的文明图谱。</p> 近现代印刷展厅 <p class="ql-block">近现代馆,既全面介绍了19世纪中叶凸版印刷、平版印刷、凹版印刷和孔版印刷等近现代印刷术传入与发展,也详细讲述了我国民族印刷业和相关工业的兴起,同时还展出了新中国50多年来印刷及相关工业现代化的历程。</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展厅还特别开辟了三个专题展区,即纸币印刷展区、邮票印刷展区和港澳台印刷展区。</p> 印刷机械展厅 <p class="ql-block">印刷设备馆,位于博物馆地下一层,展出了自1865年以来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多种型号的印前、印刷和印后加工设备,目前已十分稀少。</p> <p class="ql-block">中外印刷器材,印刷工艺的宝笈魔盒</p> <p class="ql-block">其中包括早期的手扳式铁制印刷机、铅字铸排机、手动照排机,以及世界仅存的一台由美国米力公司于1926年制造的重达45吨的双全张双色胶印机,1892年奥地利生产的石版印刷机等。</p> <p class="ql-block">137台老式印刷机械设备,仿佛在诉说着印刷术的发展史。虽然讲解牌略显简洁,但这些设备见证了印刷技术的巨大变革。</p> <p class="ql-block">中国印刷博物馆是一个充满无数印刷故事的地方,不仅能了解印刷术,更是一个感受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地方。在这里,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经历了印刷术的发展历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