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西安索菲特传奇酒店,国内唯一的索菲特传奇酒店,坐落在始建于1953年的人民大厦内,这座俄式建筑曾是西北最大的外事接待宾馆,用于接待援建我国的苏联专家,历史底蕴深厚。酒店本身被列为4A景区,完美诠释了“好的酒店即是旅行目的地”的概念。</p><p class="ql-block">西安之行,就在这家酒店住了三晚。</p> <p class="ql-block">大厦两旁各有一排蜡梅,凌霜傲雪,顶着严寒开放。金黄似蜡的花瓣,小巧玲珑的蓓蕾,有暗香袭人。</p> <p class="ql-block">酒店内有一间小型博物馆,展示了这座酒店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郭沫若题词</p> <p class="ql-block">大堂休息区里有一面照片墙,展示了酒店相当于西安市的“国宾馆”,接待过很多位国内外政要、著名人物。</p> <p class="ql-block">除夕当天景点参观完打车回到西安市区已是下午三点半钟了,我们还没有吃午餐(幸好得知行程安排紧凑,在酒店早餐叮嘱孙们多吃点)。儿子请司机载我们去当地人爱吃的餐馆,一家六口爱好不同,儿媳妇在车上看到一家肉夹馍店,她先只身下车进店,司机推荐老兰家,说菜品小吃比较丰富,到达后看到挂牌:除夕休业一天。然后儿子在手机上搜寻,找到附近开业的一家老米家。</p><p class="ql-block">点了两碗牛肉泡馍,一碗酸汤水饺,还有凉菜杂拼。儿子和俩娃吃了一份泡馍,几只水饺,就到马路对面的烧烤店去吃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老俩口吃过中晚餐后就去附近的大兴善寺参观。司机说当地人除夕晚上有进寺庙敲钟上香的习俗。果真寺庙前的街上沿途都是临时开设的香火摊。</p> <p class="ql-block">寺里僧人唱经后鱼贯而出</p> <p class="ql-block">寺里的白鸽时而聚集,时而飞起,我抓拍到好几张。</p> <p class="ql-block">这些是百年蜡梅。</p><p class="ql-block">“没有一番寒刺骨,哪有腊梅扑鼻香”。一位当地的摄影师架着三脚架在专拍腊梅,身旁有不少人围观,他称已来此拍摄一个月了。</p> <p class="ql-block">经过这道小门时,我提醒看手机的老伴我要借他当模特一用 然后解释说重点是拍他脚下的小砖斜坡路面。</p> <p class="ql-block">回酒店途中经过永定门广场</p> <p class="ql-block">商城张灯结彩,红彤彤的好喜庆</p> <p class="ql-block">途经省文保——西安人民剧院</p> <p class="ql-block">沿途看到有几辆警车🚓</p><p class="ql-block">武警守护,安心过年。</p> <p class="ql-block">老伴走不动,就先骑了一辆共享单车回酒店了。待我回到人民大厦院内时已是华灯初上。</p> <p class="ql-block">进入酒店大堂。两小时后我们吃完年夜饭又经过大堂,我提议全家六口在此合影,平时儿子比较烦我拍照,这次他竟然同意了。我们还没有开口提出请求,就有一位酒店工作的帅帅的年轻人走过来,主动询问我们是否需要合影,有个姑娘还拿来一个硕大的金元宝让我孙子抱着合影。</p> <p class="ql-block">进入房间稍事休息,我就问到哪儿吃年夜饭,他们都说一点不饿,我们老俩口坚持:春节阖家团圆的年夜饭一定要吃,哪怕少点几个菜也要有这个仪式。我打电话给附近的西安饭庄,告知号已经发完了。儿子说入住酒店返回200美元,限时在酒店旗下餐厅使用。于是走了两家餐馆,终于找到一家还有包间的。</p> <p class="ql-block">红酒和白酒不是现点的,是儿子朋友第一晚上送来的。</p> <p class="ql-block">餐馆里大厅散桌座无虚席,估计厨师们都忙得热火朝天。我们点的凉菜,因此菜上得不慢,这时春晚已经开始,小包间没有电视机,儿子就将手机架起来看看。</p> <p class="ql-block">这家冰淇淋做得挺好。</p> <p class="ql-block">初一早晨,西安市区和北京一样,没听到鞭炮声,少了些春节的热闹感,便不由想起早年在老家县城和公公婆婆一起欢度春节的习俗:除夕下午年夜饭前自家搓汤圆,有猪油黑芝麻馅(这是我娘家老妈擅长的),藕粉圆子馅的(老公公自从有年学会制作藕粉圆子,以后每年都做好多),最多的是搓实心汤圆,老婆婆会洗净几个硬币,包在实心汤圆里,谁吃到就寓意新的一年能多挣钱挣大钱了。年夜饭是重头戏,老人多日前就着手准备了。年夜饭后电视机开着看春晚,一大家人有的陪爷爷奶奶打麻将,有的嗑瓜子聊家常,难得见面的三个堂兄表妹在一边玩耍。等到夜里十一点五十就让我去厨房煮汤圆,十二点准点弟兄俩就在自家阳台放起炮竹鞭炮,霎时间千家万户炮竹震耳欲聋鞭炮齐鸣。然后还没睡觉的家人都要到餐桌来吃几个汤圆,每碗盛四只(寓意事事如意)。这是我家传统的守岁(公公婆婆忙年夜饭很累,都已就寝)。这之后住在本县城的小叔子一家三口才可以回他们自己家。</p> <p class="ql-block">本觉得西安初一的寂寞,出了酒店大堂就有了惊喜。我们看到狮舞准备就绪,八点开始。听说酒店管理层这几年初一都会有这个开年仪式。</p> <p class="ql-block">蛇年第一天,上午八点观看了酒店管理层举行的舞狮开年活动。然后陪小朋友参观西安博物院包括小雁塔。下午老俩口去往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到天山的路网”的重要节点——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参观。傍晚儿子夫妇带小朋友去游览大唐不夜城,我俩则到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单位——始创于1929年的西安饭庄总店就餐[啤酒][强][福][發]</p> <p class="ql-block">蛇年本人第一照。</p> <p class="ql-block">按习俗初一吃汤圆,孩子们在睡元宝觉,我俩随着导航步行到一家有汤圆的店,又是春节不开张。我们一直走到钟楼西边,看到一家店里有不少早餐品种,就是没有汤圆。估计老伴早饿了,我也就不坚持吃汤圆了。</p> <p class="ql-block">点了一份西安biangbiang面,一份虾仁煎饺,一份土豆丝饼,两杯豆浆。吃饱走出店门时看到对面一家汤圆店里开门了。</p> <p class="ql-block">老板问我要元宵还是汤圆,我住北京十余年了,只买过一次元宵回家煮,口感与汤圆不同。老伴连说他吃不下,而且手里还拎着没喝完的豆浆。我就点了一份山楂汤圆。精致的小碗,三小只汤圆,15元。品尝后我对老板抱歉地说,汤圆好吃,只是我已经在对面吃过早餐了,不好意思剩下点点(年年有余)。这就是中国人春节实践活动的仪式感吧。</p> <p class="ql-block">由于没约到陕西博物馆,儿媳妇就约了西安博物院,约定11点必须到那里,她又预约了讲解。在此之前我对儿媳妇说,去博物院不用讲解,因为实物和照片等都有一一对应的讲解,儿媳妇说孩子们听不懂,没听取我的意见。</p> <p class="ql-block">我俩下了地铁先进入馆内小雁塔区域</p> <p class="ql-block">然后找到博物馆大门</p> <p class="ql-block">勾连云纹玉杯,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导游说,只有小雁塔和院子是自古保留下来的。</p> <p class="ql-block">三彩腾空马,绝不外借。</p> <p class="ql-block">西安博物馆,免费博物馆。就我看来,从规模、展品等级、数量、讲解水平和游览体验来看,都属一般以下。小团讲解费1000元(平时800,春节加200)。实际讲解时间两个小时,范围是大厅讲解大唐地图,然后就只在地下一层参观讲解,最后出来走几分钟到小雁塔(还没走到塔身跟前,我是进馆前自己去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