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对人性的论述

古智慧养生

<p class="ql-block">一个圣人,必须有高的德行才不会使自己受左右。最难克服的是人性的贪欲。情是人类生死的动能,性是生命诞生与消亡的根源。新生总是要穿越痛苦和迷茫。淡化自己的存在,将自己散播到无限的宇宙空间去。</p> <p class="ql-block">人之初,性公私:人活在世间不可能没有私的成份,这是由阴阳根本律所决定的,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大道”自然要安排给这个生命体赖以生存的最起码的物质条件,这是合情合理的。少私寡欲,以较少的私成就更大的公,慢慢合于道、入道。“舍我”是舍“我执”,是舍去自身那些不合道的看法、做法,使之趋于道、合道,在“合道”的范畴里,仍然有我,这时的我是合道的我,一切按照道的本来面目去呈现。在修炼中,忘我无私、无私无欲是一种高级气功态,体现在生活中是一种人生境界,是在放弃“我执”后,慢慢熏修来的。</p> <p class="ql-block">人之初,性善恶。也就是说人人皆有善的一面,也都有恶的一面,既有佛性,又有魔性。是佛性和魔性的统一。在修道的过程中,“去三毒,持五戒,行六度”中的“去三毒”就是不断去除人性中恶的因素,而“持五戒”则是制约、抑制人性中的不良因素,“行六度”是在这个基础上不断的发扬善性,扶植善性、扶植正气。修道的过程是一个借假修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恶的因素、魔的因素是伴随始终的,所以遣欲、止念、去恶也同样要伴随始终。</p><p class="ql-block">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在纷繁的社会交往中不可能不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即便沾染上一些不良的习惯,不良的作风,也没有什么可怕的,但必须引起注意,给予纠正,绝不能放任自流,任其发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随波逐流。如此下去就会越陷越深,轻则染上一身坏毛病,重者极易滑入犯罪的深渊。</p><p class="ql-block">修身正己是一件不易之事,需要有一种严以责己的精神,修身先修德,德行是福气,是根基,人人都要认真思考并付诸行动。</p> <p class="ql-block">自然界存在着灰尘,人们抖身弹帽,是为了去掉沾染到身上的污垢,社会中存在着各种不良思想,人们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为了修身正己。</p><p class="ql-block">抖掉自然界沾染的尘灰,易如反掌,然而,要想抵住各种坏思想的侵蚀,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每天都要自觉地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防止社会上不良因素对自己的影响,这是种最好的防御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