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生的智慧》——叔本华</p> 文摘 <p class="ql-block">P129-133:<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名声:昙花一现还是永垂不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于我们在别人眼中的样子,也就是别人对我们人生的评价,还可以通过我们获得的声望来表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名声和荣誉是一对双子星,就像古希腊神话中宙斯的孪生子卡斯托尔和波吕克斯,兄友弟恭、亲密无间,但一个注定难逃一死,而另一个却是永生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起终将逝去的荣誉来,名声可谓不朽。当然,我指的是名副其实的声望,这个世上有许多名气、名声不过昙花一现,只是过眼云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荣誉仅仅是指人们在同等环境、条件下需要具备的素质,而真正的声望要求的素质却不是能够硬性规定人们具备的。荣誉关乎个人品质,即每个人都有权把那些品质归于自身;声望则是别人给予的。荣誉基于别人对我们的了解,范围有限;而声望却先走一步,只要声名远播,我们就可以被很多人知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每个人都可以要求荣誉,却很少有人要求声望--声望,只有用非凡的成就才能换取。这些可建立声望的成就,或者说途径,分为两类:立功和立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立功即建功立业,要求拥有伟大的心灵。立言是指著书立说,创作出伟大的作品,要求拥有过人的才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两种途径各有利弊,最主要的差别是:功业会消逝,而伟大作品则是不朽的,可以流传千古。立功的影响只能持续一段时间,但天才的作品是不受时代局限的,藏之名山,传之后世,始终是鲜活有益且崇高的。所有功业留下的只是记忆,而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弱化直至被人淡忘。换言之,功业对我们而言是无关紧要的事情,最终会烟消云散一除非历史再次将其打捞起来,记录下来,呈现在后人眼前,如化石一般。而作品可以流芳百世,一旦付诸文字,就将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于亚历山大大帝,我们知道的只是他的名字和相关史料记录。但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荷马和贺拉斯却是不朽的、活生生的,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就像他们曾在自己生活的时代对当时的人们产生影响一样。《吠陀经》《奥义书》直到今天仍然陪伴着我们,但所有同时代的丰功伟绩早已无迹可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功业的另一个缺点就是,太过依赖命运之神眷顾,全靠机遇。因此,建功之人赢得声誉并不完全是因为其内在的价值,而是源自外部环境,他的重要性由时势造就,他的荣耀也由时势成就。如果是在战争中,是否有功取决于少数目击者的证明,取得的只是纯粹个人的声誉;更何况现场并不总是有证人,即使有,也并不总是公正的、不偏不倚的观察者。</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在建功立业是具体的行为,具有实践特性,在普通大众尚能理解的范围之内。一旦事迹得到确认,人们就会承认其功绩——除非人们一开始并不了解某项行为背后掩藏的动机。如果不能理解动机,那么要理解行为本身几乎是不大可能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唯有作品永垂不朽</b></p><p class="ql-block">作品的情况恰好相反。从创作初期开始,作品就全部依赖于作者,而不是依赖机遇;作品只要还存在,就始终是以它自身原来的样子存在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评价作品并不容易一通常作品的级别越高,就越难评价;很少有人既具备才气又公正诚实,能够正确恰当地评价作品。好在作品的名声并不只取决于一次评价,尽可以期待下一个人的评价。</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已经说过了,丰功伟绩只能通过单一的记忆流传下去供子孙后代追思;但作品却保留了自身原本的样子流传,即使出现部分散佚,我们也不至于歪曲作品的本来面目。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作品在创作和面世时所遭遇的不利的环境影响,也会慢慢消逝。而且通常只有经过漫长的岁月,千里马才能遇到伯乐,人们才真正地能够评价这些作品,最终形成完全公正的评判结果-即使有时需要历经数百年才能对作品形成深刻的理解,得出最终的评价;而这样的评价,无论此后时光如何流逝,也不会被推翻。因此,一部伟大的作品必不可挡地会获得不朽的名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能否在活着的时候亲眼目睹自己的作品获得承认、名声大噪,则取决于机遇一一作品越是高尚,越是伟大,作者能与有荣焉的几率就越小。<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塞内加说过一句绝妙的话:“名声紧跟成就,如影随形,时前时后。”他还说,“虽然同时代人出于嫉妒而保持沉默,但日后终将有人对你作出公正的评价,既不带恶意,也不带恭维。”这句话说明,早在塞内加的时代就已经有一些无赖对别人的成就故意保持沉默,恶意地忽视它们的存在来抑制其价值。他们用这样的方式向公众隐瞒好的作品,以便继续吹捧拙劣的作品。即使是在今天,人们依然践行着这项阴谋,用保持沉默来表达嫉妒。</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般来说,名声越是晚到,能够持续的时间就越长——“优秀”需要时间来成就。流芳后世的名声就像一棵橡树,成长十分缓慢;盛极一时的名声,持续时间短,就像那些一年生一年死的植物;而虚假的名声更是昙花一现,便消亡不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会这样呢?</p><p class="ql-block">这是因为,<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个人若是更多地属于后世,换句话说,属于全人类,那么对于同时代的人而言,他就越是异类,越是无法被自己的时代所了解。</span>他的作品并不仅仅是为了同时代的人而作,没有沾染上令人感到熟悉的当代的色彩,他的作品是奉献给整个人类的。他所做的一切让人们感到陌生不解,他无法获得认可,只能默默无闻地度过那个时代。而那些只为短短一生中的日常事务操劳的人,更容易被人们赏识,因为他们具有时代气息,生于斯死于斯,与时代同生共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