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孙子写观后感

龙飞凤舞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去年10月2日上午,我领着外孙子刚刚来到电影院,按照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徐女士的安排,观看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观看以后,指导刚刚写一篇观后感。</p><p class="ql-block"> 刚刚升到小学四年级以后,作文考试的成绩忽高忽低,和他相似的同学为数不少。与众不同的是,除了体育,刚刚的其余成绩都是忽高忽低。</p><p class="ql-block"> 针对作文成绩忽高忽低的同学,徐老师除了在批改作文时,分别指出这些同学的问题所在,还要求他们认真阅读并检查自己的作文,在作文后面写出自己的“反思”。</p><p class="ql-block"> 今年9月,同学们升入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学习,徐老师开始额外地安排作文习作。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观后感,就是额外习作之一。</p><p class="ql-block"> 电影《志愿军》共分三部曲《志愿军:存亡之战》是第二部曲。</p><p class="ql-block"> 电影开头,放映了第一部曲《志愿军:雄兵出击》‌的剪辑画面。概述了从决策出兵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打响第一、二次战役的故事,来向观众交代‌《志愿军:存亡之战》的背景,以便观众顺利观看并理解第二部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志愿军:存亡之战》主要讲述抗美援朝中的第三次到第五次战役,以李默尹、李想、李晓一家三口为主,聚焦于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的铁原阻击战。同时以彭总交给李默尹的一颗糖为线索,串联起整个故事,以小现大,突出了英雄的光辉形象,展现了英雄的友情、亲情和爱国之情。</p><p class="ql-block"> 李默尹、李想、李晓一家三人在北京匆匆相聚又匆匆分离,最后都参加了志愿军,奔赴到了抗美援朝一线战场。</p><p class="ql-block"> 李默尹告别彭德怀总司令,奉命奔赴前线。临行前,彭总摸到了口袋里的一颗糖。匆忙地跑了一小段路,叫住了已经上了吉普车的李默尹,请他把这颗糖送给已经奔赴前线的李默尹的儿子——营教导员李想。同时说明,是国内一位八岁小朋友,夹在信里,寄给志愿军的。</p><p class="ql-block"> 看到这里,刚刚问我:“姥爷,怎么只寄一颗糖?”我想了想,就三言两语地向刚刚介绍了1950年中国的状况,说明成立一年的人民共和国正处于困难时期,一颗糖对于八岁的孩子来说,就是难得的礼物了。然后就让刚刚记住这颗糖的来龙是彭总给的,一定要看住这颗糖的去脉。我还把有关故事情节拍成了视频。</p><p class="ql-block"> 看完了电影,回到了家里,我请刚刚以一颗糖为线索,讲一讲这颗糖的来龙去脉。因为刚刚看住了这颗糖,所以他就不怎么费劲地就把有关这颗糖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我顺势让他以他讲的内容为主,一边记叙,一边结合自己的感想议论,夹叙夹议地来写观后感。在写之前,我把有关视频给他看了一遍,</p><p class="ql-block"> 刚刚写完了观后感,请他的爸爸看。刚爸看过了,很有些不以为然。刚爸已经看完了三部曲,对电影内容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他对我说:“二部曲主要讲述的是以铁原阻击战为主的战争过程,在事实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虚构;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归国军工专家吴本正,奔赴前线,从实战中了解中国改造武器的情况,在实战中指导指战员使用中国改造武器。”</p><p class="ql-block"> 然后,刚爸又给刚刚讲述了刚刚的两位叔爷爷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为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解决技术问题的事迹。让刚刚改为写吴本正的感人事迹,谈自己要好好学习文化科学技术,立志报国的观后感。</p><p class="ql-block"> 刚刚听了刚爸的一番话,想了又想,仍然坚持写“一颗糖”的观后感。我们问刚刚为什么?</p><p class="ql-block"> 刚刚认为吴本正在这部电影里没有吸引住他的眼睛,只记得他在黑板上面写的什么,又讲什么——不懂;他在战场上的表现——没感觉;我的叔爷爷——不认识。刚刚说他只看住了一颗糖,“李想接到了彭总给他的糖。但是,他把糖喂给了妹妹,把糖纸放进了自己的口袋”。在曹川水库被炸,大水冲了下来、敌人攻入了李想部队的地雷阵时,李想从容地掏出了糖纸舔了又舔,把妹妹送给她的小花包裹到了糖纸里,然后把它们放入了冲下来的水上,看着它们顺水流去……最后,李想按响了起爆器,与冲进来的以及攻入地雷阵的敌人同归于尽。“看到这里,我感动得流下了热泪!”</p><p class="ql-block"> 我没有与刚爸说明什么,放任刚刚自己决定写什么。</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刚刚把他写的对“一颗糖”的观后感交给了徐老师。徐老师看了,认为刚刚写出了真情实感,的确像他写得那样“感动得流下了热泪”。感动之余,徐老师提笔就给了个“A”。</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志愿军:存亡之战》以李默尹、李想、李晓一家三口为主,聚焦于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的铁原阻击战;同时以彭总交给李默尹的一颗糖为线索,串联起整个故事,以小现大,突出了英雄的光辉形象,展现了英雄的友情、亲情和爱国之情。</span></p><p class="ql-block"> 这情感动了观众<span style="font-size:18px;">,感动了刚刚。</span>观后感,重点是“感”,有感而发,写出真情实感。这情吸引住了刚刚<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刚刚感动得留下了热泪。感动加吸引,不写一颗糖,刚刚还能写什么?</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