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过了腊八就是年,在一碗腊八粥吃过之后,就要彻彻底底的准备过年了哦!母亲的话总是在耳边响起。话虽这么说,可许多时候我好象把这种吃腊八粥传统习俗到时间就忘记了,往往是过腊八一顿大米饭给家人搪塞过去。</p><p class="ql-block"> 一年过的真快,我感觉年才过了不久,怎么又过了腊八了。附近的街道上的红灯笼已经挂起来了,红红通通的的亮满街道,到处都呈现出一付喜庆的现象,身处其中,感觉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了。</p><p class="ql-block"> 小时侯在老家,每逢过了腊八之后,家家户就开始准备过年了,首先杀年猪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那时候日子过的清贫,一年也吃不了几回肉,所以过年杀了家里养了一年的猪,大家可以好好的改改馋了。</p><p class="ql-block"> 到了杀猪的日子,父亲早早起床去招呼左邻右舍来帮忙。而母亲用家里的大锅开始烧水,能用的锅都攒满开水,用来烫猪毛。我记得最早的时候家里有特别粗的大缸,专门用来烫猪毛的,到后来才改进了用水泥糟的。我是最怕看杀猪的场面的,所以躲得远远的,待大人们处理好猪肉时,我才会在父亲的命令下,怂恿弟弟去捡拔下的猪毛,猪崇,因为买了可以买鞭炮过年来放。</p><p class="ql-block"> 至于肉处理完后,当然是煮上一大锅肉,叫上来能来的人,大家一起先解解馋,那热闹的场景和一脸知足的样子想来都是快乐的。</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不象现在,过年的时侯有新衣服穿都是极少的情况,往往是大的孩子衣服穿小了小的孩子穿。那象现在我们要新衣服随时可以买,天天象在过年。一到正月里,母亲就忙活着给家里人纳鞋底,做新鞋。如果这一年收成好的话,也会给我们几个添置一件新衣服,母亲他自己是很少有新衣服穿的。每逢过年,我会在姑姑的带领下,学着剪窗花,红红绿绿的各色窗花纸,用上一年过年留下的老样子,用纸芯订在几层彩纸上,用专用的小剪刀剪成应有的样子,有各种动物,花朵,还有吉祥如意的图案,等到年三十了,把家里旧窗户上的纸撕下来,换成新的白纸,再贴上窗花,远远看去,五颜六色的,好象春天的百花都开在窗户上似的,漂亮极了。</p><p class="ql-block"> 到了腊月二十三,是大家送灶神的日子,母亲说是送灶火娘娘回娘家的日子,叫她回去给天上的神仙多说好话,以图的来年有个好年夏,庄稼取得好丰收。"上天言好事,下界送吉祥″,是我对进灶神最深刻的记忆,小时侯的确很信奉的。</p><p class="ql-block"> 除了送灶神,二十三也是大扫除的一天,母亲把家里的卫生全部打扫一遍,洗洗涮涮地,洗衣服,拆洗被子。我也是手忙脚乱的帮母亲洗衣服,被母亲训练着缝拆洗过的被子,针脚总是做的歪歪扭扭的,线也老走不平,姑姑笑我说将来会找个瓜女婿的,我也会因此努力的把针线脚做正做好。</p><p class="ql-block"> 腊月二十三一过,家家就开始忙着做过年的吃食了。比如蒸花馍馍,炸油香,油果子,麻花,忙忙碌碌的就开始了。那时候都是邻里之间相互帮忙做的,做完这家做这家,一个年把家里的女人忙得揣鞋拾帽子的,我则是跟着母亲打下手的,也跑得忙忙乎乎。蒸花馍馍时,就和好大一盆面,等发酵好了以后,先对上小苏打,再就是个揉面,没有啥技术含量,就是个不停揉,面揉好了就可以做成各种造型上笼蒸,蒸熟了点上颜色,好吃又好看。炸油香和炸麻花油果的过程基本上一样,从半夜就开始准备,然后炸上一大缸油香,一笸箩油果,一大筛子撒子和麻花,一直能吃到春暖花开。</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在过春节时,村子里唱戏也有社火,一进腊月,各种排炼就开始了:社会队就组织村里的青壮年开始炼高翘,扭秧歌,整天村子里锣鼓声不断,大家都认真的排练,到最后都会到固原县上参加社火比赛尼。至于戏,则由一直喜欢秦腔的村民们自发组成班子,请县里秦腔剧团的老师给排戏,一字一版的教,一招一式的比划。具体过程和辛苦自不必说,尤其是唱戏的女演员,忙了白天忙晚上。戏学好之后,正月十三就开始正式演,一直会演到十五左右。</p><p class="ql-block"> 现在想想,那时候虽然日子过的清贫,大家都生活的十分乐观。尤其是过年是人人向往的日子,因为有好吃的,好玩的,大家走亲访友,能好好的联络感情。家家对能来的客人都是热情接待,能拿出来的好吃的,好玩的,尽管全拿出来,尤其是农村的亲戚朋友,待人那叫一个真正实在。</p><p class="ql-block"> 我们现在生活都好了,农村老家也家家户户住的新式瓦房,基本上每户都有一辆小汽车,村里的公路也通到家门囗。过年的模式也变了,从前那种从二十三开始做吃伙的已经很少了,家里吃的基本上全在集市上去买。因此上年也过的轻松多了,但过年的年味儿却淡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快过年了,身处异地的游子正归心似箭吧,生活是好了,但离家乡也远了。故乡的记忆尤其是在过年时会想到很多很多,父母在家殷切的期往儿女们归来,准备好一切在家等你,象过去一样,留下好吃的好喝的,自己舍不得一点,只因为孩子喜欢!</p><p class="ql-block"> 马上要过年了,看着马路两边红红的灯笼一行行排开,似乎也看见了老家门口挂起的大红灯笼,看见母亲在灶台边准备好我们喜欢的吃食,看见父亲戴着他的老式军帽一趟一趟去赶集的样子。人到中年还是期待过年,能和父母兄弟姐妹团聚,也许这就是生活的意义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