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前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美国是一个幅原辽扩、富饶美丽国家,更是一个科技、军事、经济、工农业高度发达现代化强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美国建国历史并不长,与地球四大文明古国相比,只有区区200多年历史。其实,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似乎与历史长短没有直接关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美国早期开发时期,中国许多沿海地区百姓,为了生存、为了躲避战乱,纷纷来到美国。中国移民发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精神,为美国发展做出不朽贡献,美国民众对中国人民怀有较好情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93年初,首钢拆迁团奔赴美国拆迁加州钢厂,在工作和人员交往中,我接触到一些中下层人士,对美国情况略知一二,闲着无事,写了一点所见所闻,或者叫一孔之见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热 情 的 美 国 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美国青少年在校学习中,受到良好知识和法制教育,为他们人生和成长奠定了基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法制束缚下,美国从官员到民众,从政党到政府,在宪法和法律束缚下,自觉勤政廉政,遵法守法,孕育较好社会公德意识,像投币电话亭、汽车站玻璃罩、公园座椅、厕所手纸和洗手液等公共设施,很少受到人为破坏或盗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美国人性格开朗,热情有礼貌,注重个人形象和教养,公共场所那一声声您好、对不起、打搅了、谢谢等文明用语不绝于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华民族在儒家思想熏陶,历史沉淀中,讲究含蓄、内敛,养成不喜形于色,不锋芒外露性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到了我们的下下一代,就是到了孙辈这一茬人,他们在世界文化交溶、知识积累、眼界开阔中,既保持了华夏民族含蓄美,同时兼容活泼开朗阳光性格,展现少年强,则中国强世界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首钢拆迁团拆迁加钢设备施工中,每到周日休息时,大家常到驻地附近商场、超市、跳蚤市场逛街、瞧瞧或购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迎着东升旭日,拆迁团年轻人在清静人行道说着聊着走着,偶尔与迎面而来的美国人相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人有个习惯,一般不会主动与陌生人打招呼,与所有陌路人一样,侧身而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美国人看到我们后,马上热情着打起招呼,“morning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美国人问好方式,完全不是我们上英语课所讲的“good morning” 公式化表达方式,而是省略板,言简意赅,充满生活气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华民族素有礼尚往来习惯,自然不会冷落美国人热情问候,大家马上回应,morning ! Thank you !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双方挥手告别,在擦肩而过中,有一种美好感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正是这些热情、通达语言,勾通人与人之间情愫,让生活充满了阳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组织职工外出观光时,不论去人群熙熙攘攘公园,还是到车水马龙商业街,如迪斯尼、好莱坞等著名景点,每天有成千上万观光客在这里汇集。人员拥挤中,难免发生磕磕碰碰情况,那一声声悄然而至“对不起”,歉意徽笑,流露出人性真、善、美,留下春风般笑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最让人佩服的,美国政府部门依法办事理念非常强,不管你来自那个国家,你属于社会那个阶层,必须遵守美国法律,绝无特权而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美国,看不到外国人特供商店或美国人不得入内等充满民族自卑感场所。看不到特权阶层权大于法,我爸是李刚等目无国法情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美国警察执法时,从他们对待外国人目光中,绝对没有胆怯,懦弱,自卑、惹不起,外国人高于美国人地位感觉。而是你来到美国,必须遵守美国法律那股坚定目光,让人非常敬佩,如同在毛主席领导年代,中国人民那种坚毅的眼神。</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 style="font-size:22px;"> 新闻舆论监督,美国民众手中选票,让上层人物、政府人员,非常在意自己在公众中形象和威信,不由想起唐太宗李世民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千古名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美国人素有爱管“闲事”习惯,当别人有困难时,许多美国人会主动伸出热情双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有一次,我去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办事,由于走错路线,开车兜了好长时间也没有找对地方,只好停下车,向一家商店老板询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家美国老板不但为我们画了总领馆位置图,还开车将我们送到应去公路道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还有一次,拆迁团三位同事开车到长滩港办事,在路边撞上电线杆,车辆受到损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不到20分钟,美国警察、救护车、排障车、消防车一齐赶到事发地点。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事后一打听,原来美国人开车经过时,发现交通事故,主动向警署进行报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而我们,直到目前,全国人民还在讨论、纠结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不得不遗憾承认,中国人道德水准正在大踏步下滑,人心不古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美国公民“人人为人、我为人人”意识很强,能摆正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明白与人方便,自己方便道理。每当高速公路或城际公路响起消防车、救护车、警车警笛时,公路行驶车辆会主动减速,快速腾出外侧公路,让特种车辆通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中国,永远拥堵的公路,绝大部分司机没有相让意识,坚持宁抢一秒,不让一分。开车加塞,随意并道,跟本不考虑给自己或他人造成什么样伤害和后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冷漠、无情起来,社会变得与毛主席领导的年代完全不一样了。救火车、救护车响起警笛,车主很少主动避让,有人甚至乘机抢占救护车通道,把无耻行为当做炫耀自己能耐和本事。仿佛这些人不食人间烟火,自己家人从不生病或者从不求助于人似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在加钢拆迁设备时,雇佣了一些美国人配合施工,有汽车修理人员,大型吊车司机等。尽管我们与美国人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交流等存在许多差异,并不妨碍友好相处,坦诚相待。在与美国人员交往中,我们从不做以下三种事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不借用私家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美国家庭车辆都上有保险,汽车借给别人一旦发生车祸或者事故时,来年汽车保险费将会提高许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每当拆迁团外出观光,或临时紧急用车时,我们采取向车场租车方式,从不向华人朋友借车,减少许多人情亏欠问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二、不向私人借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美国是一个消费水平较高国家,虽然美国人收入非常高,日常开销也很大。他们乐衷旅游、休闲,没有中国人一分钱掰两半,以及存钱习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所以,美国人不喜欢,讨厌别人前来借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 style="font-size:22px;"> 三、尊重个人隐私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 style="font-size:22px;"> 对美国人而言,个人收入、身体状况、女士年龄等,都是隐私、自己内心隐秘事情。千万别学中国大妈那样过于热情,喜欢打听别人私事,传播小道消息坏习惯,更不要猎奇,否则让人反感、讨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美 国 社 会 之 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美国是一个吸毒、贩毒、黑社会、犯罪率非常高的国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到达洛杉矶时,华人朋友再三叮咛,晚上尽量不要出门;绝对不要到黑人居住区,那里连美国警察都不敢轻意去的地方;即便白天出门,哪怕不买东西,身上也要备上一、二美元,碰上打劫时可以派上用场,命不致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初到美国,大家好奇心比较重,时常出门到附近商业圈闲逛,感觉美国并没有说的那样可怕,似乎没有不安全情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高速公路,美国警察开车或骑着摩托车在巡逻。洛杉矶市内,警察骑自行车或大洋马在巡查。满大街没有警察密布的情景。发生情况时,警察瞬时到位,反映极快,快得让你吃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美国社区警局(派出所),四周没有高大围墙、电网,窗户也没有安装防盗护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 style="font-size:22px;"> 美国法院门口、政府办公场所,还有学校,没有安保人员值守。就连富人居住区,也看不到安保人员身影。我在香港超市购物时,只在超市隔壁一家金店,看到一名安保人员,腰间挂七大件战术腰带守护金店安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大家没有感到如临大敌,草木皆兵、危机四伏情况,一切都那么正常,蓝天白云,红日高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直到我们一名翻译在商场停车场,遭遇劫匪打劫后,大家才真正感到危机真的存在,危险就在身边,美国不太平,出门有风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在加钢时拆迁炼钢设备时,正值美国经济处于衰退时期。到明星大道观光中,看到许多商家、影院关张,店铺转让广告。看到航天工程师失业,四处寻找工作等情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搞得人心不得安宁,种族、贩毒、枪击问题屡见报端。特别是1992年洛杉矶发生黑人大暴乱,给原本不安定社会又罩上一层阴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美国各界人士屡屡要求政府强化枪支限制,改善社会不安全现状,但无效。美国法律支持个人拥有枪械和自卫权,据统计,美国私人枪械持有率为世界之最,人均一杆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距我们拆迁团驻地以西500米远路边,与我们同公路一侧位置,有一家华人夫妇开的汽车旅馆。旅馆男老板姓周,台湾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拆迁团初到美国时,在组建食堂和炊具采购中,周先生对我们帮助、支持非常大,双方相处得非常好。</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 style="font-size:22px;"> 一天,我和几位同事去周先生家做客。闲聊时,说到枪的话题,周先生转过身,拉开桌子抽屉,从里面取出一把大号左轮手枪。</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 style="font-size:22px;"> 他将转轮中6发子弹倒了出来,让我们观看、把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老三届上山下乡时,我分在西北林业生产建设兵团林二师一团武装连,我们连是全团唯一持枪连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武器接触和使用中,我玩过步枪、捷克轻机枪、五零式冲锋枪,还有军代表佩带的五四手枪(黑星手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热血男儿从小就有到解放军大熔炉淬炼成钢志向和梦想,胸怀手握一杆钢枪保家卫国豪情壮志。大家还拥有一个共同爱好,都喜欢刀枪棍棒、弹弓等玩具。有首歌唱出大家心声,“儿时的万花筒里,有野鸽在飞翔。这让我想起二哥,和他心爱的弹弓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首回味无穷的歌,不知唤醒多少男人梦想,唱醉多少男儿回忆。男人们天生对枪有一种熟悉感,认知感,一旦碰到,都会爱不释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手握这把左轮手枪,立马亲切、兴趣十足,高兴万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转动弹仓问周先生,听说美国人家家都有好几把枪,是不是真的?你们家不会就这一把左轮手枪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周先生笑着说,我怎么可能只有一把枪呢。除了客人居住房间没有放枪外,家里居室、厨房、车库等隐蔽地点,都放有枪支和弹药,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有人胆敢入侵私人住宅,处处有枪在伺候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据说,美国政府批准营业枪店,全美多达24万家。有一次到洛杉矶市观光时,我走进一家美国枪店,绝对眼花缭乱,大开眼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 style="font-size:22px;"> 柜台中,橱窗里,摆满各式长枪短枪,不但有精美袖珍手枪,还有机枪等进攻性武器,更有火箭筒,可以说无所不有,让人震撼。</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美国人买枪时,手续简单,凭个人有效证件(汽车驾驶证)办理。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店家拿着买主驾照本,在网上查明没有犯罪记录后,便可办理持枪证,当场卖枪。枪支买卖过程易如反掌,与咱们买自行车一样快捷、方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有人担心,枪店当场可有子弹出售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放心说,枪店每把枪都是没有装子弹空心枪。买枪时,可以看枪、验枪,当场绝对不卖子弹。事后或者隔日,才能购买子弹。否则子弹横飞,变成人间炼狱,乱成一锅粥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所以,华人朋友告诫我们,在美国出门问路时,一定要站在私人居家围栏外,保持一定距离。千万不要进入院内,否则会引起主人误解而开枪自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美国枪支泛滥,给美国社会带来一系列安全问题,以至一些学校时不时发生学生持枪上学案件。据说,美国调查机构对一些学校调查时,有13%学生承认,至少有一次持枪到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面对如此重大情况,迫使许多学校安装探测器,以防不测风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枪支自由买卖,加速社会问题恶性循环,死在枪下美国人,远比死于车祸人数高许多。</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 style="font-size:22px;"> 一声声清脆枪声、突发枪击事件,不知敲碎多少善良美国家庭幸福、甘甜的美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