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年初五,迎财神的喜庆劲儿还没过去,我这就一头扎进了忙碌的家务中。常言说得好,劳动创造财富,依我看,家里最旺的财神,正是我们这些操持家务、不辞辛劳的家庭主妇。这不,我又开启了新一天的“战场”,一边打扫卫生,一边准备晚餐,虽说忙碌,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温馨的家庭聚餐,心里满是暖烘烘的幸福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拖地板可真是个力气活儿,我使出浑身解数,每个角落都不放过,可刚拖完,还是觉得不够干净。老人似乎开启了“不停进食模式”,食物残渣掉得到处都是,卫生间的地面黑黢黢的,像洒了一层黑芝麻。我忍不住跟先生吐槽:“这一晚上过去,家里比公共厕所还难收拾。”先生平日里来陪老人,也总是忙着擦擦洗洗,没个清闲时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起前些日子,我真是好心办了“坏事”。别人送了一盒寺院的桃酥饼干,我转手就给了公公,他当时高兴得不得了。谁能想到,这一下竟惹出了大麻烦。半夜里,他就开始油炸花生,打成粉,还把黑芝麻和桃酥也一股脑打成粉,在锅里一通乱炒,完全不顾厨房卫生。第二天一看,我洗干净的洗菜盆布满了霉点,还沾满了油污。先生瞧见了,直摇头叹气,厨房地面全是脏兮兮的颗粒,只能无奈地一点点擦干净。做年夜饭的时候,我提前拿着刷子,费了好大劲才把那些盆洗干净,每个盆都像被他用粉末筛过一样,没一个幸免。从那以后,我发誓再也不给他拿桃酥饼了,这折腾人的劲儿,实在让人招架不住。关键是他还有糖尿病,打着针呢,可面对甜食,还是管不住自己的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几天,有个场景一想起来,我就忍不住笑出声。大年初一,公公知道我们在家,就躺在床上扯着嗓子喊:“来人呐,来人呐!”那架势,不知情的还以为皇帝在召唤呢。可实际上,我们不在家的时候,他能到处溜达着找吃的,精神得很,一刻也闲不下来。先生还打趣我,说都是新冠那会,我把他给惯坏了,躺在床上喂吃喂喝的,从那以后,婆婆去医院后,原本能做饭的他,连早餐都得端到床上吃,彻底开启了“卧榻养生”模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都说生命在于运动,他之前摔跤,就是因为走路太少,可他却觉得有人伺候才是福气,子女把一切都安排好,才叫孝顺。他哪里知道,子女们也都有自己的家庭,身体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少毛病,中年人也一直跑医院。听到他为了点小事就躺在床上大喊“来人呐”,我们都以为出了大事,心急火燎地跑过去,结果啥事没有,就是想交代句话,连下床都不愿意,这真让人哭笑不得,感觉家里就像养了个“现代版的老小孩皇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昨天晚上,他又摔跤了。腿越来越没力气,摔跤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可他就是倔,躺在床上还抽烟,怎么劝都不听,真让人无奈。他早晚喝牛奶,吃骨化三醇和各种补钙的药,补充各种营养,也只是稍微耐摔一些。但摔跤这事儿,真的不能频繁发生,而且他吃饱就睡的养生模式,实在让人怀疑是否科学。他每天十一点才吃早饭,之前一直在睡觉,吃完接着睡,下午继续睡,五点起来吃晚饭,之后看两三个小时片子,九十点又睡了,夜里起来还接着吃,吃了再睡,这样的“养生”日子,已经持续两年多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们家请了长护险阿姨,两天来一次,每次就一个小时,顺手帮忙打扫打扫卫生,平时主要还得靠我们自己动手。还得跟公公反复强调,这是政府免费提供的服务,不然他还不乐意用。阿姨说在她服务的二十几家客户里,公公吃得最好,可他还是不满足。先生常说,我们做子女的,尽力就好。公公这是有“皇帝命”,却没“皇帝的豁达胸怀”,非得子女伺候才觉得是享福,换个人来照顾,他还不接受。要是他能接受别人帮忙,我们这些子女也能轻松不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地板拖完了,看着干干净净的家,心里五味杂陈,忍不住想吐槽几句。生活不易,真希望老人们能多理解理解子女,别太固执。这也提醒我自己,生命在于运动,能活动的时候,可千万别贪图享受,不然以后有的苦头吃。我心里清楚,我肯定没有公公这样的“福气”,有一儿一女,还有儿媳妇帮忙照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我们都是彼此的财神爷。在这人世间,家人间的相互扶持与理解,是生活中最珍贵的财富。老人的经验是我们前行路上的指引,子女的关爱是老人暮年的温暖依靠。每一次的付出与包容,每一回的体谅和陪伴,都在为这个家积攒福气。往后的日子,让我们珍惜这份血脉相连的羁绊,用爱去浇灌,让家这个港湾,永远充满财气与温情,让幸福在岁月里静静流淌,温暖着我们每一个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