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印象(副本)

海的女兒

<h3>  去拉萨是两年前的事了。在拉萨的那一个月期间,我曾写过《关于洗澡》《关于宗教》《你吃鱼吗》《拉萨战病记》等几篇文章,也写过一些关于哲蚌寺的香火、色拉寺的辩经、博物馆的收藏、还有罗布林卡的园林、大昭寺广场转经和朝拜的圣徒、有着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美好动人的爱情故事传说的餐馆、画师云集的众多唐卡店、满是书籍的咖啡馆、幽静的西餐厅等等的小日记。时至今日已事过境迁,又来写拉萨印象,似乎有点贼去关门的意思了。但我以为恰是经过了时间的过滤之后,仍牢牢地留存在记忆里的东西,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印象。</h3> <h3>  拉萨的天空蓝得澄明洁净,它离你很近,近得让你感觉自己像是置身于蓝天的怀抱之中,洁白的云朵儿就在你的手边,仿佛只需伸手,你就可以触摸到、感觉到它柔润、绵软的质地。拉萨的天空是只有拉萨才有的天空,你会感觉它就是你的心灵,它让你变得单纯、干净,放下尘世的物欲,只用心感知生命本身的简单和美好。这样的体会,如果没有亲历,可能永远无法想象。</h3> <h3>  去拉萨的途中,经过青海,去看了一下青海湖,以为很美。到拉萨后又去看羊卓雍措的湖水。虽没有青海湖那样的辽阔,却是安宁、沉静得多。湖平如镜,几乎没有一丝波纹。湖水一半蓝得清澈、无暇,一半绿得温柔、恬静,如两块连体共生的宝玉,没有一丝瑕疵。这湖水的神奇和天空一样,可以让你霎那间就一扫浮躁,安静平和下来。</h3> <h3>  在拉萨时有幸认识了群艺馆的田华老师。她是我的老乡。她开车带我去郊外的达孜县欣赏大自然的山水风光。途径拉萨大桥时我请求她在桥上违章停车一会儿,好让我下来近距离欣赏一下拉萨河。站在桥上看脚下的拉萨河,是浅浅的绿色,愈往远处,颜色渐深,似青玉般润泽。大概是干旱的夏季的缘故,河面不是很宽,裸露的河滩上满是光滑干净的卵石,水流也不是很急,给我印象深的,仅仅是它的颜色,我几乎是第一次见到绿色的河水。</h3> <h3>  拉萨是属于向往自由、心灵单纯、追求美好情感、爱幻想、渴望罗曼蒂克、具有文学艺术气质的这样的一群人的。在拉萨,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能够来到拉萨,并且因为热爱拉萨而留在这里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首先为心灵的感受而活着。</h3> <h3>  中凯矿业有我的同学,介绍我认识了人力资源部的青年李侦。他是海南人,在拉萨工作十年了,与心爱的妻子和两个可爱的儿子分隔两地。他是个才华横溢的文艺青年,既负责中凯矿业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也做培训师,还常年做志愿者。李侦带我去见群众艺术馆的田华老师,没想到我们一见面就非常投缘,相见恨晚,相谈甚欢。这两位,都是极单纯质朴的人,都是因为喜欢拉萨,一个一呆三十年,一个一呆十年。而我,也非常喜欢他们,喜欢与他们交流、交往。</h3> <h3>  驰宏锌锗西藏分部也有我的一位同学。他邀请我去他们驻地参观并在他们的食堂聚餐。一群90后的年轻人,大部分是藏大地质系毕业,他们羞涩而热情,每个人都为我烧了一道自己的拿手菜,他们一大早特意去菜市场买了一大块新鲜的上好的牦牛肉,炖了一大锅红烧牦牛肉,这个印象最深刻。我们喝了青稞酒,愉快交谈,年轻人来自五湖四海,他们都表示喜欢拉萨,会留在拉萨,不考虑回内地工作。感觉他们特别可爱。晚餐后,年轻人出去骑自行车、打篮球,路上遇到我,远远地跟我招手打招呼。</h3> <h3>  我离开拉萨的前一天,同学恰好出差在外,但他特意安排这群年轻人为我送别,因此我们又聚了一次,还是这些孩子自己烧的菜,特别丰盛。至今他们的音容笑貌还生动地留在我的脑海里。只是两年后的今天,同学已离开拉萨,我也无从得知这群热爱拉萨的年轻人是否还在那里,是否工作生活依旧顺心愉快。</h3> <h3>  在田华老师的茶馆儿喝茶的时候,我认识了另外一位小老乡,是个年轻的小女孩。她本来是来拉萨旅游的,结果因为喜欢上了拉萨,就没有再回去。先是在茶馆打工泡茶,后来辞去工作自己做了微商,在微信朋友圈里卖各类小饰品赚钱为生。时常还来茶馆坐坐玩玩。还在拉萨找了男朋友,是宁波人,也是旅居拉萨的青年。说实话,我由衷地敬佩他们的勇气。虽然他们年纪比我小的多,却比我勇敢得多。他们单纯且率直。</h3> <h3>  八廓街的唐卡店非常多。我是个闲人,闲人不管在哪里都是闲,因为闲,我很多次去八廓街闲逛,就为了看唐卡店的年轻画师们作画,我给他们拍了不少专心作画的照片,看他们精心仔细地一笔一笔细细描画,极有耐性。那些唐卡,精细精美之极,有的要用放大镜才看的清楚,色彩之艳丽令人炫目,用的是纯天然的矿物颜料,便于长久保存。画笔也极为精巧。</h3> <h3>  一幅80公分大小的唐卡,据说要画一个月左右才能完成。</h3> <h3>  唐卡画的内容多与宗教有关,有一些是神话传说、故事,如果是熟悉藏传佛教的人,可以从唐卡上读出丰富多彩的故事内容。我特地请一位师傅给我讲了一幅画,因为我不懂藏族的历史文化,所以很难记住。总之是知道了每一幅唐卡都有一个故事。</h3> <h3>  也有的内容是记载普通的生活场景,类似于清明上河图那样的实景描述。我不懂艺术,根本不会欣赏,只是单纯地觉得很美。</h3> <h3>  我在一个又一个的唐卡店里流连,纯粹是为了消磨时间。但拉萨精美的唐卡和年轻的画师们作画的情景确实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去拉萨之前,我根本没有听说过唐卡,也更没有见过唐卡。</h3> <h3>  我的朋友春颖喜欢艺术品,也收藏艺术品,如果她去拉萨旅游,我首先要给她推荐八廓街的唐卡店,一定要去看,她一定会非常喜欢。</h3> <h3>  去博物馆参观的时候,看到许多年代久远保存完好的唐卡,有的已经一千多年近两千年,看起来色彩还是非常漂亮。也是在博物馆,我第一次知道了居然还有人皮唐卡,就是在奴隶的皮肤上做了彩绘,活生生把人皮剥下来,那个过程我不忍复述,听着让人毛骨悚然惊恐至极。因为有这种东西的存在,我深深地理解了西藏农奴遭遇的非人待遇,同时对博物馆里那些奴隶主们曾经使用过的奢华精美的金银器皿产生了极大的厌恶。甚至连累我看到布达拉宫,看到罗布林卡的豪华园林,这些统治者们享用的建筑、场所,都觉得那里布满了凄惨的奴隶们的阴魂。令我感觉阴森恐怖。</h3> <h3>  拉萨是日光之城,宗教之城,艺术之城,罗曼蒂克之城。</h3> <h3>  海拔三千多米的拉萨,天空清澈透明,阳光灿烂明亮,登高眺望,远山雪峰清晰异常。朋友、家人都以为我身体瘦弱,难以适应空气稀薄的高原气候,但我在拉萨的一个多月却没有任何的不适感,可见我的身体素质和适应能力还是蛮强的。</h3> <h3>  随处可见手里转着经轮,口中低诵佛经的信徒。所有的藏民,从一出生起,就是佛教徒,他们随时随地诵经修行,走在街上,前后左右都是,你不要盯着看,没礼貌。大昭寺广场上,每天都有匍匐朝拜的圣徒,手持两块木板,一步一步五体投地,有的还是穿着很时髦前卫的年轻人。这都没什么好奇怪的。</h3> <h3>  我去八廓街看唐卡,看累了就去街角的三楼咖啡馆喝咖啡,有时看书,有时发呆。第一次去的时候就巧遇了咖啡店的主人,一个四十岁的中年男子,他是个诗人、画家、小说家,旅居拉萨十年了。咖啡馆里很多都是他的书,有小说有诗集。因为他把咖啡馆布置的到处都是书籍,让你坐在任何一个位置甚至不需要抬屁股就随手可拾几本书,而且他选播的音乐也都是清幽典雅的曲风,合我的口味,所以,我喜欢上了这个地方,只要去八廓街,都会去那里消磨一个午后。</h3> <h3>  后来我有一次带我的一个小老乡应该是太原理工大的吧,小伙子高宇,去那里玩,也碰到主人在店里。他忙完了事情就开车带我们去拉萨诗院玩,那是一栋别墅,里面都是书和画,一楼全是书,二楼三楼都是画,有一些他自己画的,也有别的画家的作品。他还当场签名送了一本书给高宇,他俩还拍了照片。我因为不喜欢他的作品风格,主要是我读的名家名作太多了,把自己的阅读口味吊得很高了,所以我没想要他的书。</h3> <h3>  这位陌生的朋友叫田勇,参观完诗院,他还开车把我送回家,甚至约定我走的时候要请我吃烤肉喝啤酒,但后来我走的时候他送客人去林芝了,他靠这个赚钱养活自己,书并不赚钱,还赔钱。所以我们再没有见面了。</h3> <h3>  高宇小朋友喜欢摄影。带着一部单反。后来看他拍的一些在拉萨和西藏别的地方的照片,都是越来越好。他口袋空空的就敢独闯西藏,一边打工一边游玩,也是个勇敢的小伙子,是个有艺术天份的对美有敏锐感觉的孩子。</h3> <h3>  在拉萨,我还介绍了田华老师和田勇他们两个认识。他们一个是诗院画院的,一个是群艺馆的,一见面聊艺术,聊画,没想到他们一聊竟聊出好多共同认识的画家和朋友。让默默坐在一旁插不上嘴的我心生感叹:世界真小。</h3> <h3>  还有更巧的事。有一位女诗人,我在咖啡馆认识的,互加了微信。我们第一次见面,她的基本情况就全部讲给我了。人大毕业在拉萨警官学校当讲师。不想回北京也不想回成都,独自带女儿在拉萨工作生活。她每天写诗,朋友圈里都是发自己写的诗。巧的是,有一次我和田华老师喝茶闲聊,我就说起我刚认识了这么一个女孩子,写诗写魔怔了。没想到她们不但认识,而且很熟,打开微信给我看,果然是同一个女孩子。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再次感叹,世界真的很小。</h3> <h3>  其实我的记忆力非常好。两年前拉萨经历的点点滴滴都依然历历在目,但是我不能啰哩啰嗦地写那么多了。我只想表明拉萨给我的最深刻印象,那就是我在拉萨遇到的这样一群人,他们都是跟我一样,热爱拉萨,单纯善良,心灵美好,向往灵魂的自由,注重精神的感受,用老K爸爸的话说,是“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的一群人。</h3> <h3>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可能我自己是这么一个人,自然而然的不管在哪里,都会遇到跟自己相同相近的人罢。</h3> <h3>  其实拉萨还有一些人一些事在我的脑子里,但因笔控能力有限,再加上自己是个做事情虎头蛇尾的人,故不在此一一记述。</h3> <h3>  如果还有机会,我还想再去拉萨。我去过很多城市,没有一个城市能像拉萨这样,让我向往着再去第二次。</h3><div>以上,于2017.08.22.福州</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