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耕大漠 驼铃声远

水乡墨韵

田宝礼,山东省无棣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br> 自幼喜爱书画,工作之余研习书法,遍临名家之帖,潜学二王、米芾、赵孟頫、董其昌等,书法作品多以行草为主,其行笔流畅,充溢着雄浑强健之气,能激起人们的兴奋与共鸣。青少年时期曾为农村创作墙绘;特别是退休后的十几年间,他钻研绘画艺术,师从著名美术教育家蒋德舜、刘存惠先生,其人物、山水、花鸟画深得真传;同时他还潜学绘画大师黄胄、李山的画驼艺术,绘画技艺日臻成熟,其作品形神兼备,意境悠远,逐渐形成了大气磅礴的绘画特点。<br>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展览并获奖。2006年5月,作品被山东省文化厅、山东省文联分别评为一、二等奖;2008年,书、画作品均获山东省五一文化评选活动一等奖,同年8月,作品荣获在长沙举办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15周年全国书画大赛金奖;2009年,作品《天山脚下驼铃声》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办的全国老年书画精品展中获奖;2011年,作品荣获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金奖,国画《虾趣》《风雪驼铃》《丝路》三次入选华东地区六省一市书画作品展并获金奖;2020年11月,作品入选第四届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2022年11月,作品入选第五届“朝圣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2023年11月,作品《荷香墨韵》入选“抱石风骨”第二届中国画双年展等。其书画作品在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展播,被《中国书画界》《中国书画家报》《当代小说》《羲之书画报》等媒体刊载;作品并被中国美协培训中心及艺术机构馆藏,同时被广大藏家和书画爱好者收藏。 <b>笔耕大漠 驼铃声远 </b><br> ——实力派画家田宝礼先生绘画艺术赏析<br> 李子喜<br> 中国绘画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中的宝贵财富,是人类在漫长历史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艺术。书画之道,博大精深,欲得其中之奥妙,非具过人之天赋和丰富的学养、高尚的情操、广阔的胸襟而不能;一个偶然的机会,宝礼先生接触到滨州籍画家李山,对其笔下的骆驼形神兼备,画面气势磅礴,甚为尊崇。因受其影响,田宝礼在离任后的十几年中,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是达到了痴迷的境地,他潜心研究画驼艺术,绘画技艺日臻成熟,其作品形神兼备,意境悠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绘画特点。 天山万里情 中国绘画的起源可追溯旧石器时代,经过历代艺术家的不断求索与积淀,中国绘画艺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秀画作种类之多难以计数。特别是动物画方面,每一个时期都有画家的典型作品留世,如唐代韩幹《牧马图》和韩滉的《五牛图》,宋代李公麟的《五马图》等都彪炳青史;直到当代,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吴作人和李山的骆驼都成为当今绘画的最高水平。在这些名家作品的熏陶下,宝礼先生的绘画激情倍增,他以写生根基于中国传统笔墨,多次身临天山南北,外师自然,临摹生活中的驼群,并吸收名家所长,潜心研究,他绘出的骆驼接近于人们的感觉空间,有着不可言传的神韵,犹如在困苦中坚守的孤独和细腻婉转的感情,雅趣逼真,骆驼沙漠里的深邃旷远,如诗,作品散发着灵魂跳跃的自然真情。 风雪驼铃 中国画作为艺术中的国粹,对水墨的要求比较讲究,古人曾有“墨分五色”之说,即人们常说的浓、淡、干、湿、焦,高明的画家把用水用墨技巧发挥淋漓尽致,把水墨的变化和对物象的表述结合起来,以塑造出感人的艺术效果来。一幅好的绘画作品,除去笔墨精神,审美情趣,水墨意境等画面构成外,画家对技法的扎实运用,对生活的体验以及对自然的感悟都体现在其个性化的笔墨之中。纵观宝礼先生的作品,可以看出画家对艺术的执着和对笔墨的理解,他从传统的艺术中获取营养,把传统的技法与大自然那些迷人的景象进行了巧妙加工,在淡墨和浓墨中突出了或淡或浓的线条,这种实中带虚、错落有致的线条构成了气韵生动的画面。笔下的作品构图新颖、气势雄厚、笔力豪纵,呈现出雄浑广袤的戈壁和“沙漠之舟”的生命精神。构图气势磅礴,线条潇洒流畅,给人们以清新的艺术感受。 风雪驼铃之二 田宝礼先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画家,他的花鸟画既有现代写实的功底,又有传统的韵味。并在不同程度上发扬了文人画以笔墨传情和以情写意、以意传情的优良传统。他笔下的松鹰造型准确,松干、松枝遒劲有力,笔墨显现出浑厚的气氛。还有他画的鹤,形神兼备、动态各异,松树的枝干纵横交错,交代分明。著名绘画大师齐白石的虾曾被誉为花鸟画的典范,但宝礼先生的虾,却是在借鉴先师技艺的基础上,根植于生活,把养殖对虾时观察的形态、动态揉入到作品中,形成墨之变化灵动,形态活灵活现的画面来,著名画家、邯郸大学教授闫真先生,著名画家霍春阳先生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虾戏图 读宝礼先生的作品,我们会从中感受到许多画面外的惊喜。他的作品虽有传统的印记,但沁透出很多创新的理念,细细品味,那种诗意的韵味就像墨香一样在眼前弥漫开来。作品《驼铃悠远千山秀》是气势恢宏的骆驼群象图。驼队在天山脚下负重致远,领头的骆驼上坐着慈祥的老人和他的孙女,他们率领着驼队行进在丝路的戈壁滩上,远山与近景相得益彰,画面意境深远,笔墨酣畅淋漓,行走在沙漠中的骆驼,笔笔是形,笔笔有质,表现出一种雄强有力的艺术境界。《风雪驼铃》是一幅表现驼队在风雪中前行的作品,作品采取了留白的方式,把风雪、远山、驼队、近景巧妙地组成了画面,把骆驼内在的精气神与背景、环境表现出来的风骨气韵有机结合,把时代精神表现得十分深刻、非常有力。《一带一路天山行》是画家近期创作的作品,画面上骆驼目如闪电,炯炯有神,昂首飞奔。浩浩荡荡的驼队,紧随其后,势不可挡。骆驼在风雪漫天的环境中,依然能够负重前行,这种精神在宝礼先生的画作中得到了升华。他的骆驼形象不仅展示了动物本身的特性,更通过艺术手段表现了一种与环境奋斗的境界,既有诗的意境,又有音乐的节奏,是画与艺术的完美结合。《龙游四海》是一幅呈现画家笔墨技巧水平的作品,十只虾浓淡相间、形态各异,这幅画构图巧妙,宝礼先生用“S”形构图,表现出群虾互相追逐聚散、腾跃嬉戏的形态。将不同的笔法与墨法融会贯通,将群虾畅游舒展、活泼自在的动态画得栩栩如生。 一带一路天山行 书为心画,画如其人,这是几千年来无数画家所追求的一种境界,但能把它较好地统一,那的确是一件不易之事,尤其是在中西文化交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撞击的当今。画品亦人品,两者应该是统一的,而互为表里。田宝礼先生绘画作品就是他的人格人品、个性气质精神智慧的生动体现和艺术结晶。而他自己却谦虚:“艺术是无止境的,我要吸取名家之长,笔耕不辍,取得更好的成绩”。在这里,我企盼他的绘画艺术有更高的成就,为社会为人民写出优美的作品,为繁荣绘画艺术作出贡献。 风雪行 负重奋进天山行 日夜想念毛泽东 过险峰 家住伊犁 闹元宵 天山秋凉 天山秋意 驼铃 小憩待踏万里程 又是一年春草绿 楷书唐诗 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