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印象|潇湘古韵 雁鸣衡阳

江边

<p class="ql-block">  回雁峰,位于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是南岳七十二峰之首,又被称为“南岳第一峰”。相传北来的大雁南飞至此便不再南飞,只等来年春天再飞回北方,因此得名“回雁峰”。这里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2024年9月30日,回雁峰旅游区被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14日朋友相约自驾游永州桐子坳赏银杏,路过衡阳时拐下高速游览了回雁峰景区。</p> <p class="ql-block">  从南门进入景区回看“南岳第一峰”大牌坊。回雁峰山虽不高,因历史名人的诗文以它为典故者甚多,文因景成,景借文传,故名扬天下。美丽的古都衡阳也因此峰冠以“雁城”之雅称。就地理位置来讲,回雁峰是南岳七十二峰从南到北的首峰,与祝融、天柱、岳麓诸峰同负盛名。</p> <p class="ql-block">  路旁导览图介绍回雁峰景区是集锦式的古典园林,有衡阳市城标——雁雕、千年古刹——雁峰寺、衡州八景之冠——雁峰烟雨、潇湘八景之一——平沙落雁、衡阳标志性建筑——回雁阁、王船山出生地纪念馆等主要景点,整个景区设施完善,布局巧妙,它远山而不僻,近市而不嚣。</p> <p class="ql-block">  周末不忙,来趟衡阳。衡阳历史悠久,历史遗址颇多。古属三苗、杨越,战国时为楚南重镇。回雁峰为寿佛源头,地处衡阳市区中心,集“大雁文化、宗教文化、船山文化”三大文化品牌于一身,是探索湖湘文化起源的最佳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  回雁峰山势虽不高峻,但却有着独特的灵秀之美,与奔腾不息的湘江相互映衬,山因水而灵动,水因山而秀丽,构成了一幅山水相依的绝美画卷。景区的设计合理,布局巧妙,亭台楼阁与树木花草相得益彰,小径通幽,闹中取静。</p> <p class="ql-block">  南门进门后即为潇湘古八景之一的平沙落雁景点。此景最早的传说起源于唐宋之际。秋天将至,北雁南行,至衡阳不再南飞。此时湘江河畔,堤岸无垠,细沙如雪,芦苇摇曳。雁群在此栖宿、觅食、嬉戏。北宋诗人米芾赞道:“阵断衡阳暂此回,沙明水碧岸莓苔,相呼正喜无缯缴,又被孤城画角催。”</p> <p class="ql-block">  此处以巧夺天工的艺术构思,浓缩江岸精华,再现往昔“秋雁戏沙”美景。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平沙落雁”这一美景所倾倒,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这些诗词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平沙落雁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  浓缩的景观湖面宽阔,沙洲平坦,是候鸟迁徙的必经之路。每到秋冬季节,大雁南飞至此,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秋风轻拂,芦苇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着一首轻柔的秋日乐章。大雁们在平沙上或驻足觅食,或引颈长鸣,或展翅嬉戏,它们的一举一动与周围的静谧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却又和谐地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种动静皆宜的美妙意境。</p> <p class="ql-block">  衡阳,这座被大雁眷恋的城市,有着“寿比南山”的美好寓意,岁月沉淀下的宁静与祥瑞,如同悠长的雁鸣,声声都在诉说着生命的厚重与温暖。</p> <p class="ql-block">  “寿比南山,雁鸣衡阳”,是自然与人文的绝妙交织。南山象征着永恒的安康,雁鸣则带来灵动的活力,在衡阳这片土地上,处处洋溢着生命的礼赞。</p> <p class="ql-block">  来到回雁阁前坪。回雁阁主阁高35米,四层四棱,顶部重檐如雁张翼,底部七十二根支柱,寓意“南岳七十二峰”,南北两侧有“听瀑亭”和“揽翠亭”相依。整个造型庄重古朴、典雅大方,是衡阳市标志性建筑,有衡州第一阁的美誉。登上阁楼,极目远眺,湘江如带,波光潋滟,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一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美景。</p> <p class="ql-block">  回雁阁旁有“诗词之市”碑。衡阳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词之市”美誉。衡阳是湖湘文化重要发源地,是中国古典诗歌中著名城市之一。杜甫、韩愈、王勃、刘禹锡等历代诗人骚客都曾在此留下大量诗篇。近年来,衡阳文艺创作空前繁荣,诗词事业重焕生机,出现了一批在全国诗界较有成就的诗人和力作。</p> <p class="ql-block">  回雁峰的“雁文化”渊远流长,“雁”形建筑随处可见,有雁雕、雁亭、雁廊、雁壁等。回雁峰上,雁亭静立,飞檐恰似振翅欲飞的雁翼,在山风轻抚下,似要与归雁一同翱翔。它守望着来来往往的大雁,也见证着岁月变迁,静静诉说着千年的雁城故事 。</p> <p class="ql-block">  回雁峰的雁壁,宛如一幅立体的艺术画卷,壁上画有十五只形态各异的大雁,或舒足展翅,或伸颈昂头,或腾空飞翔,每一只都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会从壁上飞掠而出,翱翔于天际。</p> <p class="ql-block">  峰上的圆形月门,仿佛开启了一扇通往诗意世界的大门。门内门外,景色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虚实相生、若即若离的美妙意境,让人不禁想起“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的诗意场景,充满了无尽的遐想与幽思。</p> <p class="ql-block">  回雁峰观天池是雁峰寺的大师观天相预测天气的地方。相传曾国藩在衡阳操练水师时,时常带着左宗棠、彭玉麟等湘军将领登上回雁峰,与雁峰寺的和尚切磋儒佛之道,并在此观看天象、占卜福祸吉凶。</p> <p class="ql-block">  观天池就是这一小水池,假山石壁上刻有“观天池”字样“,旁边有禅茶庄。观天池的水清澈见底,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周围的山峦、树木和天空。</p> <p class="ql-block">  回雁峰头,很早就建有寺院。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十二年(513年),由宏宣法师创建,最初名为“乘云禅寺”。隋代改名为“雁峰寺”,历经唐、宋、元、明四朝,其中屡毁屡建,到了清顺治、康熙年间,才大加扩充,修建不少宝殿经阁,禅堂精舍,也塑造了许多大小佛像,堪称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  雁峰寺前有诗词墙。回雁峰山虽不高,但历代名人王勃、杜甫、钱起、刘禹锡、柳宗元、杜荀鹤、王安石、文天祥、范仲淹等到此都留有赞誉回雁峰的诗词佳句。“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是杜甫的诗句,以万里之遥的衡阳雁北归,表达出对衡阳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  南来北往的高僧禅师,都曾在此登台说法,驻锡讲经。这种盛况持续三百余年之久。寿佛殿原是雁峰寺一部分,建在大悲阁后,供奉无量寿佛。每逢农历二月初八前后为朝寿佛日,借以集市,热闹非常。</p> <p class="ql-block">  “山门斑驳诉流年,朱漆大门岁月镌。古木参天庭院静,清幽雅境似神仙。”古朴的山门,斑驳的墙壁,见证了岁月的洗礼,而寺内参天的古树与幽静的庭院,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仙境之中。</p> <p class="ql-block">  千年古刹雁峰寺,静静地矗立在回雁峰上,宛如一位沧桑的长者,见证着岁月的流转与时光的变迁。寺中,香烟袅袅,那缕缕青烟仿佛是岁月的丝带,将古老的时光缓缓牵连。钟声在寺内悠悠回荡,穿过层层回廊,撞击着人们的耳膜,也撞进了人们的心田。</p> <p class="ql-block">  来到晴江亭。晴江双亭位于峰腰中部,连体设计韵味长。飞檐斗拱工艺巧,古朴典雅展风光。晴江亭由两座正方形亭相连,呈“8”形,造型独特,设计精巧。在晴江亭凭栏远眺,湘江如一条玉带蜿蜒而过,江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江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  雨花厅是回雁峰景区内的一处古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供游客歇憩、品茶和俯瞰湘江美景,环境幽静,景色宜人,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青睐之地。“回雁峰前故事多,雨花厅里忆蹉跎。千年岁月悠悠过,文化传承永不磨。”</p> <p class="ql-block">  下到回雁峰脚来到景区北门。景区北门的大门造型古朴典雅,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韵味。回雁峰作为南岳七十二峰之首,北门则是开启这一文化宝库的大门。从这里进入,仿佛走进了一个融合了“雁文化”“寿文化”“船山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的世界,让人沉浸其中,领略到湖湘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  “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迥”刻字于回雁峰山门右侧的天然巨石上,其文字由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征明所书,文征明以“衡山居士”自居,其书法风格丰雄俊朗,精美绝伦,用他的字展现“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既与回雁峰的诗意吻合,也以字传意,印证着回雁峰依山傍水、绿色葱茏的生态美景引雁飞来。</p> <p class="ql-block">  北门外雁雕广场是一幅生动的城市画卷。四只大雁栩栩如生地盘旋而上,仿佛在诉说着衡阳作为“雁城”的千古佳话。它们展翅的姿态,展现出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蓬勃与活力,也为整个景区增添了一份灵动之美。</p> <p class="ql-block">  北门外衡州城图铜雕已成为了衡阳的一张亮丽名片,是城市的地标性象征。铜雕的工艺令人惊叹,每一处线条都细腻入微,每一个细节都精雕细琢,仿佛将当年衡州城的繁华盛景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眼前。街道的布局、建筑的分布等都清晰可见,巧妙地将平面的地图转化为具有空间感和立体感的艺术作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p> <p class="ql-block">  重新再踏入北门,衡阳八景之冠“雁峰烟雨实堪夸”的烟雨池映入眼帘。池中睡莲悠然舒展,喷泉如精灵般跳跃,喷雾则似轻纱缭绕,将“雁峰烟雨”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在烟雾朦胧中,仿佛能穿越时空,领略到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诗意与浪漫。</p> <p class="ql-block">  池旁崖壁上有黄浦军校毕业的湘籍老将军唐天际手书浑厚苍劲的“回雁峰”三个大字,宛如历史的烙印,静静诉说着回雁峰的前世今生。每一笔每一划,都承载着岁月的沧桑,见证了衡阳这座城市的变迁与发展,让人在踏入景区的瞬间,就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氛围。</p> <p class="ql-block">  池边还镌刻着唐代诗人王勃、明代衡阳诗人陈宗契赞誉衡阳、回雁峰的诗词佳句:“青天七十二芙蓉,回雁南来第一峰”,“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等。</p> <p class="ql-block">  衡阳市的重点文物保护碑。回雁峰不仅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还因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价值成为衡阳市的重要文物保护单位。无论是宗教文化、名人故居还是自然风光,回雁峰都展示了衡阳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峰脚的“回雁峰记碑”是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详细记载了回雁峰的自然景观、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该碑文由清代文人撰写,描述了回雁峰的地理位置、得名由来以及历代名士的游览经历。碑文内容丰富,不仅反映了回雁峰的自然美,还展示了其在湖湘文化中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从峰的右侧重新上山。这一边有“上达”牌坊按明朝图式复建,绿色的琉璃瓦,厚重的拱形山门,镌刻麒麟吐须,狮子戏球,二龙戏珠,丹凤朝阳。拱门上“上达”两字,相传是雁峰寺一烧火和尚用烧火棍所书。其寓意是上山、登高自此起步。拱门两边的雁峰长联由台湾著名书法家洛夫先生书写,共170个字,囊括了衡阳的风景名胜、历史名人。</p> <p class="ql-block">  牌坊背面有民国初衡阳书法家蒋钤蘅的墨宝“莫作等闲观”。它告诉人们不要小看回雁峰,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题字是对回雁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它代表了古人对回雁峰的敬畏和珍视,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尊重自然、尊重历史的传统美德。</p> <p class="ql-block">  又回到雁峰寺的侧门边。雁峰寺依回雁峰山势而建,布局错落有致,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红墙青瓦在绿树翠竹的掩映下,显得古朴而典雅。主要殿堂给人庄严、规整之感,同时又通过巧妙的空间设计,营造出一种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  王船山出生地纪念馆位于景区西侧半山腰,为纪念出生于回雁峰下王衙坪的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王夫之修建的。纪念馆主体占地面积101平方米,采用中国传统的对称式古典建筑形式,上为正房、中为庭院、下为山门。正房中央是一座王船山半身塑像。</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中王船山出生及生平介绍。王船山(1619—1692)本名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别号壶道人。出生于衡阳市雁峰区回雁峰下王衙坪。因其隐居地衡阳县曲兰乡附近山上一块巨石形状如倒扣水中的大船。以石寓志,自称王船山。</p> <p class="ql-block">  王船山是湖湘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头不顶清朝的天,脚不踩清朝的地”的反清复明的民族气节,浩气长存,令人叹为观止,著书立说达400余卷800多万字,其作品和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一大批湖湘人士。</p> <p class="ql-block">  右侧厢房布展的是明清时期的雕花木床、木椅及带补丁的蚊帐、被褥等船山先生的卧室家居用品;左侧厢房则陈列有木屐、雨伞、油灯等物品及王船山毕生著作《船山全书》和后人研究船山思想的部分作品。</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旁“此君轩”是王夫之出生地。原建筑早已荡然无存,景区根据古书记载,重建二层楼并配以王夫之提笔凝思神态自若塑像,供游客凭吊。</p> <p class="ql-block">  踏入此君轩,仿佛踏入了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轩外,峰峦叠翠,飞鸟盘旋;轩内,古雅静谧,墨香萦绕。它是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的瑰宝,让人沉醉在这一方宁静天地,忘却尘世纷扰。</p> <p class="ql-block">  据《衡州府清泉县志》记载:“此君”是竹子的意思。此处遍种竹子、加之护栏、窗棂、扶手、壁画均以“竹”形装饰,烘衬出王夫之宁折不弯的气概。</p> <p class="ql-block">  轩旁王夫之躺坐塑像神态自若,微微抬头,似乎在与天地对话,又像是在向后人诉说着他的哲学理念。那是一种对宇宙万物深刻的思考,从山川大地到人心善恶,从历史兴衰到个体命运,他的思想犹如一张巨大而无形的网,笼罩着世间的一切现象,试图探寻其背后的本质规律。</p> <p class="ql-block">  又回到了景区南门处,大牌坊旁长幅的浮雕图仿佛是一艘历史的巨轮,在时光的长河中缓缓驶来,将雁城的千年沧桑与辉煌一一呈现在眼前。浮雕图的画面丰富而宏大,以一种磅礴的气势,将雁城的独特风貌和深厚底蕴凝聚在这有限的画面之中,让人不禁为之震撼。</p><p class="ql-block"> 回雁峰景区,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珍贵礼物,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这里放松身心,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感受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