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桥卧水 如诗如画

怀竹

<p class="ql-block">  苏州有一座千年石桥横卧运河之上,我是去年才知道的。苏州有桥,一点也不奇怪,姑苏境内湖泊星罗棋布,河流纵横如带,河湖多自然桥也多。</p><p class="ql-block"> 我站在”湖西玲珑”一座高楼阳台上,透过高层建筑的间隙远望,看见一座美丽的钢架桥,白日如弓夜如彩虹,但是我却不知道在这座彩虹桥的另一边还有一座长长的石桥横卧河面达一千二百年之久,她在漫长的岁月中饱受风霜雨雪,在近代历史上又多次惨遭战火蹂躏摧残。这座长桥多灾多难,曾局部坍塌、几成“断桥”,但几经修整后又挺起腰坚固如磐、依然风光秀丽如故。</p> <p class="ql-block">  每年秋风起,我总要去苏州,为的是江南有儿女在彼,有兰天白云、秋高气爽、金桂飘香为伴;姑苏的秋是最美的,气候宜人、景色如画。去年中秋刚过、又到姑苏,我心中想,而今秋风起,我又该去那里?</p><p class="ql-block"> 时逢双休,全家出游,过彩虹桥便见不远处,一座长桥卧水如带。问、此是何处,答、苏州宝带桥,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桥。</p><p class="ql-block"> 天瓦兰,河水碧,秋风阵阵,古运河货船來來往往。我站在宝带长桥入口处,看着这座石桥从我的脚下延伸到河对岸,望着她身姿俊秀沉稳,文雅端庄,带着唐宋遗韵,身披千年风尘、跨越“时空”而来,我在想,这里难道不正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吗? 宝带桥安静地“飘浮”在碧水之上,如玉如带,如诗如画,我觉得她一直在等候思念她的游子,而游子中肯定有我。</p><p class="ql-block"> 我曾多次梦想、甚至幻觉眼前相似的情形,她让我想起一幅美丽的画面:在那水清浅却宽宽的河面上,一座用长条石和石块修筑的简易桥面上,一位带斗笠的农民牵牛过桥,画面温馨祥和。我多么想走在这样的桥上,遥望远处青山,俯看脚下清流,而今天,我如愿以偿,终于看到了我心中的桥、梦中的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宝带桥位于苏州吴中古运河西侧,横卧于大运河和澹台湖之间的玳玳河上。此桥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在时任苏州刺史王仲舒的主持下,历经三年方得以建成。据史册记载,王仲舒为保证漕运畅通,决计广驳纤道而建此桥。初建时为筹措资金,他首先将自己一条玉带捐出并号召乡绅士子捐款集资。此桥建成后众人感念王仲舒首捐玉带之义举,为此桥起名宝带桥,加之又因桥形清秀似宝带飘浮于水面,故此桥名为宝带而流传至今。</p><p class="ql-block"> 宝带桥全长316.8米,桥宽4.1米,有53个桥孔,名列我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也是我国现存古桥中最长、桥孔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大型古代连拱石桥。</p><p class="ql-block"> 宝带桥建成后对太湖洪水宣泄产生了有利影响,并给苏州留下了“玉带浮水”、“宝带串月”的独特景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宝带桥于唐 .元和十四年建成,经四百年风雨、洪水冲刷,曾于南宋. 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局部坍塌,明 .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宝带桥重修并立碑铭记,重修后,其形制与规模沿袭至今。清朝 康熙、道光年均有修葺,虎门销烟的林则除曾于公元1831年主持修整此桥……。</p><p class="ql-block"> 清. 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英军戈登驾舰攻打苏州,宝带桥局部再度倒塌……;抗日时期,日军将长桥南端的6个桥孔炸毁,4只石狮被抛入河内……。</p><p class="ql-block"> 宝带桥一生多舛、特别是近代屡遭外敌破坏、直接地反映了在近代我国倍受列强欺凌的情形。</p><p class="ql-block"> 回顾我国近代一百多年所遭受的侵略、磨难和掠夺,忆起国外列强及入侵者的种种暴行就义愤填膺,国人当自强啊!</p><p class="ql-block"> 宝带桥经历千辛万苦、重重折磨,终于走出了历史的雾霾,走进了兰天秋阳下柳岸风清时分。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宝带桥安卧在玳玳河水面上,她朴实无华、美丽修长的身姿令人流连不已。</p><p class="ql-block"> 宝带桥是前辈先贤及古代苏州民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修整维护历史文明遗存是当地政府的重要责任。198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拨专款,维护宝带桥;2012~2013年又进行加固整修,拆除了两处后补的水泥桥墩,重新用花冈岩砌筑,组织打捞沉入河底的四个石狮并安装就位;坚持进行宝带桥风光带环境治理,使宝带桥本体及周边重现长桥卧水、碧水荡漾一派祥和的昔日风采。</p><p class="ql-block"> 宝带桥能有今天,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各级政府功不可没。他们认真整修维护,使这座年逾一千二百岁的古老石桥英姿不减当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宝带桥的秀美英姿不是孤立存在的,她与姑苏山水相融;她如同玉带浮卧在碧水之上,她与大运河上彩虹桥平行相向。</p><p class="ql-block"> 宝带桥并没有去刻意展示她的美丽,她的美是与生俱來的。从帝王到文人骚客都有诗篇并以“宝带桥”之名赞扬她的生动、美丽和知性。</p><p class="ql-block"> &lt;宝带桥&gt; 明.卜舜年</p><p class="ql-block">“一片春帆杂野鸭,桃花随意若芳洲;洞庭山矮太湖阔,宝带桥中水乱流。” </p><p class="ql-block"> &lt;宝带桥&gt; 明.王宠 </p><p class="ql-block">“春水桃花色,星桥宝带名,鲸吞三岛动,虹臥五湖平;表里关形壮,东南海势倾,当知题炷香,犹是一书生。”</p><p class="ql-block"> &lt;宝带桥&gt; 清. 爱新觉罗 弘历</p><p class="ql-block">“匪伊垂之玉有条,两湖春水绿如浇;印公豪敓苏公物,飞作吴中第一桥。”</p><p class="ql-block"> 读&lt;宝带桥&gt;诗词而触景生情,仔细端详这座焕发青春的古桥,我从桥的一端走向另一端,体会着她的古韵和悠长,我感到脚下仿佛不是一座卧水长桥而是行走在江南幽深的石板小巷;四只雄伟的石狮早已归位,牠们昂首向天吼,无言地告诉我,睡狮已醒,将从现在到将來,牠会坚定地捍卫着这座古老又清丽的宝带桥。</p><p class="ql-block"> 在兰天秋阳照耀下,宝带桥古扑祥和,她安臥在人间天堂的苏州水面之上,恰如其位,实有其名,美丽如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此文完稿于二0二五年大年初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