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正月初五,又称“大年初五”,根据古人的“主示日”概念,初五这天被称为“马日”,青州老辈人传承至今一律唤作“五马日”。又因民间信仰,大年期间的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而得名“破五”,只是风俗习惯一概做,这堂堂大名没人叫罢了。</p><p class="ql-block"> 正月初五,百无禁忌,旧日的年俗里,初一至初四,禁忌颇多,不用生米做饭,不许妇女出门,不能干针线活,不得打扫卫生,不敢砸杯碎碗……然而,一到初五,种种年俗禁忌皆可打破,也就有了"破五"的大名。初一至初四设立禁忌,一到初五全都打破禁忌,一立,一破,周而复始的民间风尚。不变的是祈盼天下太平,万物安宁。</p> <p class="ql-block"> 初五,第一要着得先要“送穷”。</p><p class="ql-block"> 在家里做一场不大不小的扫除,积存了几天的垃圾,也可以倒掉了。初一至初四不清扫,怕扫掉福分,存垃圾是“聚财”、“接福”。到了初五,存的垃圾不得不倒了,于是垃圾就成了“穷土”,要送走的。前几天还被当成“福气”的垃圾,一夜之间就成了“穷气”。看这“喜新厌旧”的效率,人们对新日子的渴望已经很急迫了。</p><p class="ql-block"> 一早起床,开始清扫室内尘土垃圾,只是今天的房子哪来那么多尘土,招呼招呼有那点儿意思就好啦。天井里摆供桌,认认真真的,诚心诚意的供养家神,最少不了的是当天大早包的水饺。然后撤供,燃放鞭炮。有的地方会用纸做一个妇人,身背纸袋,将秽土垃圾扫入袋中,清运出门,然后在垃圾堆上燃放爆竹,轰隆一炸,崩落一地的红。这一习俗也叫“送穷土”、“送穷灰”、“送穷娘娘”、“送穷媳妇出门”。</p> <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五,学名“破五”,青州人也称“隔开”,只是远不如“五马日”鼎鼎有名。</p><p class="ql-block"> 除夕上供的祭品,如春饭、糕点等,要被撤下来,也就是“撤供”,从今天正常的生活状态就此恢复了。初五吃饺子更是青州民间老习惯。因为这一天破了春节期间的禁忌和忌讳,所以要吃饺子表示庆贺。当地民间,还把这天包饺子称为“捏小人嘴”,要让小人来年把嘴闭上,少讲坏话。你看,小人不光人间有,仙界也是到处闻呢。</p><p class="ql-block"> “五马日”大早先送穷,再求财。最主要的是,这天必须要“放开肚皮吃饺子”,所以一般头天都少吃,今门好来个猛吃猛喝,也就是青州民间的“填穷坑”。送走旧日困苦,以饱满的姿态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p><p class="ql-block"> 青州老话,“不出十五都是年”、“过了二月二才算过完了年呢”,你听你听,这长长的年,多有意思啊!还有更长的年呢!它们在老嫲嫲嘴里教给小孙孙唱的儿歌里,那简直多了去了。让我们在青州童谣里和过去的一年好好道个别,新的一年,更值得用心。</p><p class="ql-block"> 开始吧——“大年初一头一天,过了初二是初三,正月十五半啊月,麦至寒食六十天。”</p><p class="ql-block"> 怎样样?青州人的年过得够长的了吧?说着说着就到了“麦口”上了。哈哈</p> <p class="ql-block">【乙巳五马日.于抱月斋饺子后.心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