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日出,是自然界中最美好、最壮观的景象之一。它象征着新的开始,代表着希望和活力,预示着丰收和吉祥。当太阳从地平线升起,那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给万物带来无尽的温暖和力量。</p><p class="ql-block"> 乙巳春节,晨曦微露,瓷城市区最高峰暘府山东方的天际绽放出一抹炫丽的橙红,仿佛是大自然最美丽的笔触描画出的灿烂画卷。</p><p class="ql-block"> 晨光下,瓷城主城区笼罩在乳白色的浓雾之下,只有些许的高楼露出尖尖,宛如海市蜃楼般虚幻;微风吹过,薄雾飘渺,云海涌动,那楼尖尖又似海中飘荡的几叶小舟,好像随时都可能被海水淹没但却始终挺立其中。</p><p class="ql-block"> 太阳缓缓地从地平线上升起,犹如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渐渐地露出她红彤彤的笑脸,当太阳全部跃上地面,那耀眼的光芒瞬间洒满瓷城的大地,给万物带来生机和活力。</p><p class="ql-block"> 日出时分,瓷城大地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远处的山峦被朝霞染成了一片金色,与蓝天相映成趣。近处的树木披上了靓绿的新装,摇曳生姿。庄稼与小草闪烁着晶莹的霜花,宛如一颗颗细小的宝石花7。</p><p class="ql-block"> 日出时刻,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鸡鸣狗吠,炊烟袅袅,弥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早起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迎接这温暖的阳光,开始新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在这美好的新春日出时刻,人们心中充满了希望和祝福。每一个目光都充满了对新年的期盼,每一颗心都洋溢着喜悦和感激。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一个新的机遇,人们迎接着各种挑战,自信满满。</p> <p class="ql-block"> 旸(音同阳)府山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是昌江区和浮梁县的界山。它东临昌江河,南接三闾庙,西北隔金岭大道与景德镇飞机场相望,其山顶海拔236米,是景德镇城区内的最高峰,登上山顶可俯瞰景德镇市区和浮梁县城的全貌。</p><p class="ql-block"> 相传远古时山上住有几户人家。一日,旸府真君(又名禹皇)登山游览,见一老乡从山脚往山腰挑水,步履艰难。为解山顶住户用水不便之难,旸府君当即抽出宝剑,朝山间岩壁上猛力一刺,顷刻山泉汩汩流出,终年不涸。后人为铭记旸府君的恩德,遂将此泉取名剑泉,将此山更名旸府山,由于旸字生僻,因此不少人将其讹称为阳府山。</p><p class="ql-block"> 旸府山中古木参天,浓荫蔽地,小溪潺潺,泉水淙淙,是被古人描绘为“松青竹翠挥云开”、“水烟深处梵王家”的风景胜地。 旸府山中有座旸府寺(常被讹称为阳府寺),岳飞曾在此小住,并题了一副对联:“机关不露云垂地,心境无瑕月在天”。 山脚下有旸府滩村,背山临江,绿荫环抱。村口的两株千年古樟,如伞似盖,其中一株胸围近9米,为市区中最大的一株。</p><p class="ql-block"> 旸府山南侧,曾另有一古庙,称三闾庙,始建于唐代宗年间。庙的所在地有一条街,称三闾庙街。一踏进三闾庙街,迎面可见一座砖砌的拱形街门,门楣青石上镌刻着“三闾古栅”四个大字,笔力遒劲。系清光绪三十四年修建。街旁多为明、清所建的青砖瓦房,布局严谨,朴素大方,繁简得体,风格独特。古时,三闾庙街为鄱、浔、都、徽诸地通往景德镇地必经之路。从五代起,四川、河南、安徽就不断有人迁居于此。至清代,这里仍是交通方便、商业繁华的集镇。三闾庙街古时曾是舟船云集的水陆码头,由数百块两米长的条石砌成的台阶,直抵河面,迄今保存完好。清康熙年间,这里又四条大渡船往返于市区之间,当年水路交通的盛况由此可见一斑。三闾庙街两面临水,景色秀丽。昌江、西河岸畔,绿树依依,倒影江中,构成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特别是每当夜幕降临,片片归帆,点点渔火,隔岸市区灯火繁星,璀璨绚丽,景色迷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