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美篇昵称:姚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美 篇 号:3721412</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当过年了,脑海中总会浮现出王安石这首描绘春节盛景的诗。在过年的诸多习俗中,春联无疑是一抹最为亮眼的色彩。看着那鲜艳的红纸,搭配上或飘逸洒脱、或刚劲有力的墨字,仿佛瞬间将新年的喜悦和祝福传递到每个人的心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春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桃符,最初人们在桃木板上画上神荼、郁垒等神像或写上祈福禳灾的话语,用以驱邪避祸。随着时间的推移,桃符上的文字逐渐演变成对仗工整、富有韵律的吉祥语句,形成了如今我们所见的春联。在春联的发展历程中,书法始终与之相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书法,这门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艺术,一直以来都让我深深着迷。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书写者的情感与心境,或豪迈奔放,或婉约细腻,它们在纸上跳跃、舞动,演绎出独一无二的艺术篇章。我尤其羡慕那些字写得好的朋友,他们手中的毛笔就像是有了生命一般,能够随心所欲地创造出令人赞叹的作品。在他们笔下,汉字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表意符号,而是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散发着无尽的魅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春节期间我又收到爱华者老师发给我的书法作品。爱华者老师一直对书法有着极高的热情和深厚的造诣,他的每一幅书法作品都饱含着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执着。本文分享2024年11月11日—2025年1月30日收到的爱华者老师的二十四幅书法作品, </b></p> 《曹全碑》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是东汉末年隶书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之一。记载了东汉末年曹全在任职上的诸多事迹,如参与疏勒之役、镇压黄巾起义等,为研究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郡县制度、家族以及中央王朝对西域的管理等提供了重要资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曹全碑》是东汉末年隶书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之一,是汉隶中秀美风格的代表,其字体秀雅飘逸、柔婉流利、内刚外柔,被历代书法名家推崇,对后世中国书法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是人们学习汉隶的经典范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曹全碑》隶书特色:用笔,线条圆厚,含篆意而不露行迹,立体感强。起笔采用蚕头写法,微微下垂,行笔由下而上伸展,笔画富有弹性,主笔突出,粗细得当,如“戊”“延”等字,长横长捺着力夸张,飘逸洒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结构,以横向取势为主,左右伸展呈扁方结构,充分发挥隶书波磔笔画的作用,如“胃”“秉”等字,在注重字型变化与走势的同时,内紧外放,大部分字中宫紧收,整体结构灵活多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布局,行列整齐,字距大于行距,疏朗匀净,舒展奔放。字形多取横态展开流畅,纵势内敛沉稳,飘逸多姿又端庄大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曹全碑》局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11月14日,爱华者老师《曹全碑》隶书练习。</b></p> 《唐怀仁集圣教序卷》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唐怀仁集圣教序卷》是唐代弘福寺沙门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墨迹中集字成篇的书法作品,全称《唐怀仁集晋右军将军王羲之书圣教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为褒扬玄奘西行取经及译经的功劳,太宗赐予“圣教序”,后由京师弘福寺僧怀仁,集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于高宗咸亨三年(672年),由诸葛神力勒石,朱敬藏镌刻成碑。碑文内容主要为佛教经典《金刚经》的部分经文,将佛教教义与书法艺术完美结合,是佛教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唐怀仁集圣教序卷》是集字书法的经典之作,也是学习王羲之书法的重要范本,对后世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书法特色:运用粗细、长短、虚实、轻重等线条,使点画丰润且富有变化,粗处不乏骨力,细处也笔力卓然。结体多变,字形结构或扁或长,或方或圆,或大或小,通过点画部件的俯仰、长短、粗细的协调变化,在端庄平稳中又不失个性变化。章法自然,字与字之间呼应紧密,行列之间的布局也非常和谐,字里行间流露出“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的王书韵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唐怀仁集圣教序卷》局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11月10日、11日,爱华者老师临写的王羲之的《唐怀仁集圣教序卷》部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11月16日,爱华者老师临写的王羲之的《唐怀仁集圣教序卷》部分。</b></p> 《汲黯传》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汲黯传》是南宋末至元初书法家赵孟頫创作的书法作品,被誉为“小楷之神品”。创作时间,元仁宗延祐七年(1320年),此时赵孟頫67岁。作品规格为藏经纸本,小楷册页,共10页。现存日本东京细川家永青文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汲黯传》受到历代书法家的高度评价与推崇,文徵明称“楷法精绝”,倪瓒赞其“结体妍丽,用笔遒劲,真无愧隋唐间人”,清代冯源深评说“此书方峻,虽据欧体,其用笔之快利秀逸,仍从《画赞》《乐毅》诸书得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书法特色:用笔方圆兼施,笔画提按转换细腻,起笔敦重典雅,行笔从容不迫,收笔稍重,笔锋严谨;弯笔从容使转,折笔立顿方棱,竖笔、捺撇皆重,其他笔画疏淡参差。字形大小峭拔,法度严谨,挺秀润健,十分讲究字的揖让,左右结构的字相互呼应,上下结构的字主次分明,在规整中又蕴含灵动之美。字体宽和雍容,风骨秀逸,平和简静,既无风驰电掣之暴,又无婀娜柔弱之软,虽峻利而不失温和,将晋唐小楷法度与赵孟頫独特艺术风格相融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汲黯传》局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12月27日上午,爱华者老师临写赵孟頫《汲黯传》小楷字帖练习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12月30日.,爱华者老师练习赵孟頫《汲黯传》小楷练习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1月8日上午,爱华者老师临写完成一遍赵孟頫《汲黯传》小楷字帖作品。</b></p> 《妙严寺记》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赵孟頫《妙严寺记》字帖,据署款官衔推测,当书于1309-1316年之间,是赵孟頫五十五至六十岁左右时的作品。纸本原稿现收藏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所刻之碑位于湖州赵孟頫纪念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书法特色:颇具铺毫行笔特点,有北碑笔意,恪守中锋、顺势原则,揉行书笔法于其中,藏锋含蓄,露锋明显,笔画间呼应流畅,还掺入行草书笔意,收放自如。结体遵循紧上紧左构字原则,全字呈现前紧后松特征,结构复杂、笔画繁多的字更为明显,如“嘉”“煨”“严”“际”等字。通篇以生动活泼为特色,采用纵横成行成列的布局形式,于庄严规整中见潇洒俊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对于学习者来说,能从中学习到丰富的用笔技巧,如中锋运笔、铺毫行笔以及行书笔法在楷书中的运用等,有助于提高笔画的质量和表现力。其独特的结体方式,能帮助学习者掌握汉字结构的处理方法,理解笔画之间的疏密关系和空间分布,提升对字的整体造型能力,感受赵孟頫书法成熟时期的典型风格,体会其书法中所蕴含的遒媚、秀逸之气,为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奠定基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妙严寺记》局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1月3日下午,爱华者老师临写赵孟頫《妙严寺记》字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1月5日,爱华者老师临写赵孟頫《妙严寺记》字帖。</b></p> 《九成宫醴泉铭》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是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九成宫醴泉铭》被历代书家奉为“欧体”的楷模,享有“楷书之极则”的美誉,是后人学习楷书的基本范本。其用笔、结构、章法等方面的特点,对后世楷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九成宫醴泉铭》由魏征撰文,欧阳询书丹,刻于唐贞观六年(632年),现存于陕西省麟游县九成宫遗址博物院。碑高270厘米,厚27厘米,上宽87厘米,下宽93厘米,直立于一青绿龟趺上。碑首呈半圆形,有浮雕蟠龙,碑额阳文篆书“九成宫醴泉铭”6字,行文24行,行49字,每字约10厘米见方。碑文记述了九成宫的来历以及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醴泉的故事,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献价值,为研究唐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书法特色:笔力劲健,有“戈戟森严”之势,用笔棱角分明,方劲严整,传承了北碑笔意。点画处理精妙,藏锋和露锋关系自然,且方圆并用,时而以方笔出之,时而以圆笔出之,时而是方中有圆,时而又圆中有方。字形偏修长,结构严谨峭劲,高华庄重。字画安排紧凑、匀称,间架开阔稳健,上承下覆,左揖右让,局部险劲而整体端庄,无一处紊乱,无一笔松塌。字句、行距都较大,章法显得宽松而清晰,整体碑文高华浑朴,法度森严,一点一划都成为后世模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九成宫醴泉铭》局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12月7日下午.爱华者老师临写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练习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12月23日下午,爱华者老师临写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练习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12月27日,爱华者老师临写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练习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1月26日上午,爱华者老师临写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练习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1月27日上午,爱华者老师临写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练习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1月30日上午,爱华者老师第二次临写完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楷书字帖。临写共用用一周时间,卷长约八至九米。</b></p> 条 幅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11月12日,爱华者老师写的条幅,给人以挺拔、高耸之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1月20日,爱华者老师上午写了一幅行书对联,下午写了一幅楷书对联。红底黑字,熠熠生辉,喜庆的红色,仿佛是燃烧的火焰,点燃了人们心中对新年的热切期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分享了爱华者老师的二十四幅书法作品,从中可以看出,老师在临摹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将原帖的精髓完美呈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欣赏了如此精彩的书法艺术,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感受到它独特的魅力,期待更多的人被书法所吸引,踏上探索书法艺术的奇妙之旅,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该图片用AI制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