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湘江慢板

飞舞奇迹

<p class="ql-block"> 元旦的中午,湘水在正午的阳光下泛着粼粼碎银,餐馆的玻璃窗把江景框成一幅流动的水墨。大妹妹夫在这里的餐馆请客。我女儿一家回长沙,亲人们趁机相聚在一起辞旧迎新。</p> <p class="ql-block">  餐后我们放弃坐车,在必经之路湘江岸边的滨江公园散步穿过。公园的草地像块被太阳晒暖的绒毯,小外孙们的笑声追着我小妹妹夫牵来的多多尾巴打转。多多黑亮的毛发在光线下泛着绸缎般的光泽,孩子们追逐时扬起的衣角,惊醒了蛰伏在枯草里的蒲公英。他们额角细密的汗珠在阳光下闪光,可见他们玩的是多么的痛快淋漓!</p> <p class="ql-block">  我一边和家人散步享受阳光与亲情,一边被周围的景象感动!只见帐篷像雨后新生的蘑菇散落在草地上,年轻父母支起的天幕下,保温杯蒸腾的热气与薯片袋的窸窣声编织成慵懒的摇篮曲。有的小家庭不愿浪费阳光直接坐在带来的小椅上享受着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  不远处躺椅上银发攒动,几位老者把陈年往事晾晒在冬阳里,皱纹里盛着的,是比江水更绵长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江风掠过芦苇荡时,我注意到那对躺在野餐垫上的夫妻。妻子枕着丈夫的臂弯,发梢沾着草屑,摊开的书页被风掀动。他们像两株安静的水杉,任由时光从枝叶间流淌。这样的画面让我想起老城巷口的邮筒,在电子时代依然固守着某种温吞的浪漫。(照片缺失,从网上下载,致谢)</p> <p class="ql-block">  暮色漫过橘子洲头时,江水开始吞咽落日。小外孙们攥着风筝线不肯松手,多多趴在长椅下打盹。我突然明白,元旦这个时间刻度,原是要教人在奔涌的江水中学会驻足——看新芽如何从旧枝萌发,看童稚的笑声怎样撞碎在老人浑浊的眼底,看永恒与须臾在湘水的褶皱里和解。(此图片来自网络,致谢)</p> <p class="ql-block">  想起十年前我们在成都的日子,到处可见享受这种慢生活的人群。我在美国休斯顿带外孙时在节假日也到处可见这种景象。曾几何时我们长沙的人们也终于醒悟过来了!是的,在快节奏的今天,人们需要放慢脚步补充能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