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初探

Banjin

<p class="ql-block">吃在四川系列 五</p><p class="ql-block">老店私房菜</p><p class="ql-block">那天下班去理发,在公司MM的介绍下,找到一家叫美琪的店。据老板讲他们是“解放前就有的”老店。所以他们现在还保留着“全活儿”---包括刮脸。“热水快刀,一突撸一个”还真舒服。出了门就想今晚干脆“全面川化”找间川菜老店打发晚餐?麻婆豆腐”“老妈蹄花”等虽然俺已经领教过,但那是在别人率领下的行为,今晚俺要“独立思考”所以算“川菜初探”。</p> <p class="ql-block">川东老家位置</p> <p class="ql-block">老熊提醒过俺要找大点的店。俺不认识路,只记得领事馆路有许多店,招牌很大,对,就去那!车上人民南路向南直扎下去。领事馆路口不许左转,俺右转掉头。不想该路临近美领馆,JC颇多,一时半会儿还掉不了头!好在心情很好就一直向西。。。不想路边有一霓虹灯招牌大书:“川东老家”。就它啦!门面不小还有专门的停车场,好!</p><p class="ql-block">停好车,进了店,一股辛辣的热气扑面而来。桌上各色“火锅”蒸腾着热汽,茶博士拎着长嘴的铜茶壶穿梭其间。喝!热闹非凡!问清俺只有“一位”,那川妹子将俺引进里面一间风格古朴的屋子。五六张木桌,长条凳,陶茶碗。墙上吊着老玉米,挂着蓑衣,斗笠还是六角的。柜台上数个陶酒坛装着“玉米烧”,坛口盖着大红布包着的盖子。边上还有一台手摇的磁石电话!好,正点!</p> <p class="ql-block">网友山青青摄</p> <p class="ql-block">落座后正四面张望,小二已经倒上了茶水。没有菜牌,墙上高悬一块水牌。上书:“川东老家二毛私房菜”不觉口水滴哒。这里的桌椅板凳有个通病就是矮小,俺的长腿没法伸到桌子下面去,瘦膝顶着硬桌子有些不舒服。点了龙泉抄手;涪陵油醪糟;郁山炖猪蹄;还想继续,被小二制止。喝着茶继续观察,见墙上有两条“美食格言”一曰:等待上菜就象等待赴约的情人;一曰:清蒸是对一条好鱼最高的礼遇。不知为何突然想起了肥仔狼外甥,什么是对一条好狗的最高礼遇呢?罪过罪过!</p> <p class="ql-block">红油抄手 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茶喝了一杯又一杯,俺的那情人就是不见上来!俺拍桌大叫:小二!竟没人响应。再拍,那灰溜溜的家伙才从厨房窜出来。“俺的情人呢?”“?”“!”俺指着墙上的口号,他明白了,又一头钻进厨房,居然没说一句话!片刻他端着一个大个儿的陶碗(或者是盆儿也未可知)窜到俺桌前。这是什么呀!一碗(盆)红油!“什么?!”“抄手!”“哦!”</p><p class="ql-block">啼哩吐噜过后就是涕泪横流。吃到一半,小二报曰:涪陵油醪糟没了!俺要换个啥子别的,他倒说吃了猪蹄再说?待到郁山炖猪蹄上来,俺倒觉得这楞头青小二满通情达理的。哇哈!真是夸张,一只猪蹄炖了这么大的一罐汤!清汤,酸味为基础,里面集合了天下一切辛辣之物,有:野山椒;红辣椒;葱姜蒜是不能少的,还有青蒜;花椒;胡椒。。。猪蹄炖的“撇烂”,其它就是些宽粉,山菌和一些不知名的配料。吃着吃着不觉汗出,脸上刚刮过胡子,觉得渗出的汗都是辣的,杀的脸生疼!大汗淋漓之际,俺朦胧的想这炖蹄到是对一条好狗的最佳礼遇!掌嘴,那俺成了啥?!</p><p class="ql-block">哈哈,俺终于吃了一顿正宗的川菜,没有在上菜之初申明:少放辣。</p><p class="ql-block">不过地理学家老熊定要大“切”一番了,这川东好象是古巴国属地,没关系,那俺就算吃了顿巴菜?</p><p class="ql-block">呵呵,正是:生起人间烟火,蒸煮尘世糕汤。掀开老灶锅盖,满口肥肉坨坨!</p> <p class="ql-block">川东老家的老板“二毛”</p> <p class="ql-block">百度一下,这“二毛”还真就不凡。抄录于下:</p><p class="ql-block">二毛</p><p class="ql-block">美食家</p><p class="ql-block">二毛(原名,牟真理),男,苗族,上世纪60年代生于重庆酉阳,大学时代专业为数学,80年代曾做过教师,大学数学系毕业,九三学社社员,是上世纪80年代莽汉派诗歌代表成员之一。诗人,美食家,美食创意师。中国现代美食诗歌、中国饮食文化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开创者[,老菜谱收藏家。1987年直至现在,先后在重庆、成都和北京创立文化餐饮品牌“川东老家”和“天下盐”等。90年代弃文从商,与黄珂、李亚伟等好友在重庆、北京等地开设餐馆,成为当代渝菜和江湖菜的领军人物。现为美食创意师,天下盐(北京)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二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经营报》、《南都周刊》、《新周刊》、《中国之韵》美食专栏作家。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回家吃饭》美食顾问,东南卫视《味之谜》导师,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嘉宾。人文美食纪录片《川菜在民间》出品人、主持人、总策划、总制片。著有台湾及大陆版图书《民国吃家》、《妈妈的柴火灶》、《碗里江山》、《味的道》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