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苗青青乡村情

十月新征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昵称/十月新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美篇号/13497919</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作者/十月新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字数/1556</b></p> <p class="ql-block">  现在已经进入新时代了,鸡鸭蛋还是人们过年阖家团圆时餐桌上的一道美食。然而,在70年代,那时的生活还并不富裕的条件下,我鸡鸭蛋就吃够了,可以说是吃得不愿意吃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p><p class="ql-block"> 故事还得回到我下乡时的农村说起。</p><p class="ql-block"> 我70年代下乡那里,五六月份插秧。每到这个时节,男女老少,包括我们知青,一个都不能少,大家挽起裤腿下田手工插秧。当田里的秧插完后,每个田埂上间隔尺把距离都要种黄豆。黄豆种下后,如果不看护好,黄豆刚刚长出芽,就会被农民养的鸡鸭吃掉,那样,等于白种。这样,就得年年都有人看护。看护的人,为了保护公家的黄豆苗,只要是看到有鸡鸭吃黄豆苗,捡起石头就扔,或拿起棍子就打,跑得慢的鸡鸭,难免被打伤、或者被打死。</p><p class="ql-block"> 我们生产队的秧田是在别的生产队住户门前。因此,打伤打死的鸡鸭不是本队的,受损失的农民意见纷纷。好在我们队早有声明在先,是他们自己没有管好鸡鸭侵占了我们队的利益,他们才只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我们队生产队长王德成,看我这个知青个小体弱,老实肯干,就把看护黄豆苗的任务交给了我。这天一清早,我拿着一根长棍子,像拿着一支钢枪,雄赳赳、气昂昂地朝着我们生产队的秧田走去。当路过某生产队时,只听有人说:“好好看啊,别让鸡鸭'吃'了。”这是一语双关,既是对看鸡鸭人的恨,也是对看鸡鸭人的赌咒。意思是,就我长那小样还看鸡鸭呢,别让鸡鸭把我吃了。</p> <p class="ql-block">  尽管我们队反复声明,管好自家鸡鸭,死伤责任自负,还是有不怕的。 上午 9点多钟,“呱呱,呱呱”地叫着、飞跑似的来了一群鸡鸭。这也够难为我这看护人了,不伤鸡鸭吧,鸡鸭就得伤黄豆苗;保护了黄豆苗吧,就会伤某队农民的心,怎么办?</p><p class="ql-block"> 我看到前方秧田边是一条小河,河里有小鱼小虾。我便计上心来,那不是鸡鸭的好去处吗?我一边“嚯嚯、嚯嚯”地哄着鸡鸭,一边用棍子轻轻地把鸡鸭全部赶到了河里去。到傍晚时,我就将鸡鸭赶回去。</p><p class="ql-block"> 就是这样,我天天如此,认真负责地看护着黄豆苗,耐心细心地关照好某队农民的鸡鸭。在我看护黄豆苗的季节里,黄豆获得丰收,某队的鸡鸭无一死伤。</p><p class="ql-block"> 这个队养鸡鸭的农民感动不已,赞声不断。这家给我煮来两个大鸭蛋,那家给我送来几 个熟鸡蛋,不要不行,非得收下不可。在我春节回家过年时,有的送来几个鸭蛋,有的送给几个鸡蛋。不要还是不行,他们给我送上公共汽车,车门关了,车开走了才离去。</p><p class="ql-block"> 就是这样,在我看黄豆苗期间,农民给我的鸡鸭蛋吃够了、吃腻了,我到现在过年也不想吃鸡鸭蛋了。我折价给他们钱也不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护豆苗不伤鸡鸭”的事,被当地农民当作新闻传讲。生产大队书记看我办事讲科学,就研究决定,上报批准,让我担任了大队民兵连长。</p><p class="ql-block"> 我决心不辜负党组织的关怀培养,努力做出成绩来回报党组织的培养。我用科学方法建设民兵连、管理民兵连、训练民兵连,当年就把全县闻名的“后进民兵连”变成了“县先进民兵连”,我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我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p><p class="ql-block"> 下乡近三年的时候,我参军入伍,第二年被提拔为共和国人民军队的干部。后又从团、师、军区到北京解放军某总部工作,现已退休,定居北京,过着幸福美好平安的晚年生活。</p><p class="ql-block"> 我虽然居住在了首都北京,但我始终把下乡的乡村作为“第二故乡”,时隔几年的春节就要回到“家乡”与乡亲们团聚,共度佳节,品尝乡村的年味,回忆当年的幸福时光,那场面,欢声笑语,幸福满满,其乐融融……感动人,激励人,乡情在升华,友情在加深,“亲情”更凝聚……</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人生启示】</b><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人,要无愧于一撇一捺这个“人”字,就要行善积德。行善,就有组织培养,就有光明的前途、美好的未来;作恶,就有法律管制,前途就暗淡、希望就渺茫。爱人者才被会人爱,尊重人者才会被人尊重。‌“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这已经把做人做事的道理阐述得清晰而又深刻,做人就是要做行善积德的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