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跑年

识途

<p class="ql-block">昵 称:识 途</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0164884</p> <p class="ql-block">前天我写了一篇“拜跑年”的日常,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对于生活在城市,特别是大都市的人来说,感到生疏,于是今天专门来说说说家乡的“拜跑年”。简单地说,拜跑年是中华传统文化与习俗的一个缩影,是一年中乡情亲情的大聚会,是一次人们情感交流的具体展现。</p><p class="ql-block">俗话说得好,“大人望种田,小孩望过年”,因过年有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特别是拜年那更是小孩子们梦寐以求的事,拜年不仅好吃好玩,还会有客人家的小朋友相聚一起玩。离开时还可以收到或多或少的压岁钱,哪个小孩不盼拜年呢!拜跑年的事就从儿时的记忆说起。</p> <p class="ql-block">大年初一为出行日,记得小时候一大早就被父母亲喊起来。妈妈说:“别睡了快起来,跟你爸爸一起去给长辈们拜年去。”睡在温暖的被窝里挺舒服,哪里情愿起床,可在母亲一再地催促下只得起来穿上为我准备的新衣服,洗罢脸我们兄妹几个就跟着父亲去给本家门及村子里的爷爷奶奶,大伯大妈,大叔大婶们去拜年了。首先到大爷爷家,一到就看见大伯领着堂哥姐一行人也来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大爷爷家,父亲恭恭敬敬地对大爷爷拱手说着拜年恭贺祝福之类的话,我们也跟着向大爷爷大奶奶作揖拜年。大爷爷特高兴地让我们坐,大奶奶连忙端出糖果、花生、酥饼以及一些我们叫不出名字的点心让我们吃。看到这些美味的食物,我们既想吃又不敢,大奶奶见状赶紧抓起往我们手上放,我们才高兴地吃起来。大人们一边喝茶一边抽烟,嘴里说着一些吉祥话,也拉一些家常。一会儿我们告别大爷爷到二爷爷家去,大奶奶连忙留我们吃饭,父亲说:“今天领孩子们每家都走走,让他们学点礼信。”大奶奶只好说:“你们真是在拜跑年啊!”说着把点心往我们荷包里塞。我们谢过大奶奶,又跟着父亲到二爷爷家,伯父家……就这样一家家,重复演绎着在大爷爷家的情景。快到中午,我们已跑遍了村子里的每一户,虽然各家拿出的食物不尽相同,但都是我们平时吃不上的美食,都是那样地温心。等拜完年,我们的小肚子早已被那些美味填满,我们的荷包已被装得鼓鼓的。我打心里特高兴,今天的收获太大了。</p><p class="ql-block">自那年以后,贪吃的我每年都盼着去拜跑年。</p> <p class="ql-block">岁月在流失,而拜跑年的传统仍在继续。大年初一这一天,每家都留主家人和老者在家接待前来拜年的人,其他人都出去拜跑年。父母亲渐渐地老去,再也不能领着我们一家家去拜跑年了,我们从父母那里接过了这一传统和义务。一大早我便领着我的孩子们到村子里给那些长辈们送上我们新年的祝福。那些温情的场景增强了与乡亲们的情感,拉近了感情的距离,也让孩子们学到一些拜年礼节,感受乡情与亲情的温暖。每到一家,主人都是那样地热情,倒茶递烟,给孩子们糖果瓜子点心。那食物远比我们小时候丰富得多,离开时热情的主人照样将大把的点心往孩子们的口袋里塞,在谢谢声中我们告别了一家又一家。</p><p class="ql-block">一会儿路上早已有了一拨又一拨三三两两拜年的人群,人们有说有笑见面互道新年好及祝福。他们户户必到,每到一家都受到热情接待,那乡情亲情在拜年中升华,这温馨真难以言表啊!</p> <p class="ql-block">渐渐地,渐渐地,我们这些曾经做过父亲尾巴根子的人(跟着大人串门的小孩),如今已成了年逾古稀的老人。又到了大年初一该拜跑年了,我们这一辈腿脚不太灵便的人再不能每家每户地跑了,只能象征性地给村子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去送上春节的祝福后,便在家里接待来拜年的年老的乡亲和年轻的后生们。</p><p class="ql-block">一大早我们就把堂屋中的桌子上摆满了各种水果,瓜子花生,糕点美食,茶叶香烟,迎接前来拜年的乡亲们。一会儿村子里开始有三三两两的人群走动,这便是拜跑年的队伍。又过一会儿加入到拜年行列的人越来越多,拜年的人群在一家家一户户送上恭贺和祝福,演绎着前辈们曾经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一会儿便有一群又一群的乡亲们来到我们家里给我们拜年了,其中不乏有年轻的后生和乖巧的小孩们,有熟悉的也有一些陌生的面孔。他们的到来,屋里顿时热闹起来,一张张笑脸送来祝福声问候声笑声,我们赶紧倒茶递烟发点心水果。那些温情地问候,祝福声让人心里倍觉温暖。我们亲切地交谈,年轻的后生向我们讲述了在外打拼的所见所闻,成就与心酸。我们也衷心地祝愿他们在新的一年收获多多,幸福多多,他们也祝福我们健康长寿。那温馨的话语更增进了我们的乡情亲情与友情。</p> <p class="ql-block">这便是我们家乡的拜跑年,难怪那些生活在城市,特别是大都市的人们不知什么叫拜跑年。他们置身在一个又一个较为封闭的环境中,人们各自一家,虽近在咫尺,晃若天涯,更谈不上相互串门拜年了。唯独我们生活在乡村的人们才邻里和睦守望相助,凝聚着这一美好乡情,沿袭着中国几千年来这一淳朴的民风,并在我们的家乡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发扬着。</p> <p class="ql-block">本文编辑:识途</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原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