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茶文化(新编222)

淡定从容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续上篇,接着阐述我所认知的“中国茶道精神”。</p><p class="ql-block"> 继续按照我的思路,依据哲学思辨和美学的思维去理解“精”、“敬”、“悦”和“归”。(之137)</p><p class="ql-block"> 本篇,继续探讨“中国茶道精神”中的茶德。今天,着重谈谈本人是如何修炼自己的茶德的(实践方面81)。</p> <p class="ql-block">  接着上一篇,继续谈谈我自己在喝茶的过程中,学到了些什么?这里,主要谈我自己想学什么。</p> <p class="ql-block">  我这样问问题,估计,不少人觉得我很“幼稚”。实际上,是很多人学习“茶知识”,或者是“茶文化”的过程中,没有弄清楚很多“基础性”的问题。很可能会“陷入”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境地。</p> <p class="ql-block">  我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多年以前,我自以为懂得不少“茶知识”了。即使没有人提问,我也信心满满地告诉人家,从茶的外观、茶叶的生长、茶叶的特点和功效,各个方面,恨不得一下子都“亮”出来。</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茶,真的是不了解的人,你这样“喷”,估计,他们只有“佩服”的份。可要是遇到有点“研究”的茶人,会提出一些比较“专业”的问题。很快就会露馅的。而且,人家看你那么“侃侃而谈”,还以为真的遇到什么“专家”了。一定会弄几个问题,为难为难你的。这个时候啊,你会招架不住的。</p> <p class="ql-block">  比如,喝茶以后,到底会不会“影响睡眠”?那基本上异口同辞地说,当然会影响啊。可我自己就是一个特例。我睡觉前,还喜欢泡茶(绿茶),喝好了,睡觉的效果还挺好的,一点儿也不影响。我也困惑了很多年。后来,有了“科学的答案”,我也明白了。这可不是茶知识能解决的问题。而是生理学方面的问题,还非常不容易搞明白。</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个问题,是我前面文章中提及的。就是关于“乌龙茶”的品种问题。那乌龙茶,怎么有那么多的品种啊?到底哪个是“正宗的”?我们怎么区分啊?我也“迷糊”了很久。实际,后来发现,只是各个品种的“发酵程度”有差异而已。其他的因素,都是很简单的。</p> <p class="ql-block">  分析这些,我个人认为,普通的茶友学习与茶有关的知识,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慢慢来。当然,从我的经验来说,就是解决“普及”茶知识,知道一点茶文化的问题。而对茶的深入解读,那是“业内人士”和“专业人士”的事情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注:图片源自网络,致谢原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