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

平安如意

<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三,我们来到了陕西榆林的佳县,在冬日暖阳中,我们参观了黄河文化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该馆总体布局有序厅、4个主展厅和1个专题展厅,综合展示了黄河流域农田水利、天文历法、治河技术、建筑营造、中医中药、传统工艺等领域的文化成就。</p> <p class="ql-block">  黄河,西起巴颜喀拉山,东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经九省,是我国第二大河流,是中华民族的母亲词。波澜壮阔、奔腾不息的黄河、哺育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留下了辉煌灿烂、历久弥新的黄河文化。九曲黄河,奔腾向前,她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p> 序厅:黄河之水天上来 <p class="ql-block">  《左传》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与其他诸民族不断交流、融合,万涓汇流,天下归一,使得“华夏”逐渐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代名词,塑造了中华民族同根同源的心理认同,为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p><p class="ql-block"><br></p> 文物 黄河纤夫雕像 <p class="ql-block">  黄河纤夫,是千百年来用自己的身躯在黄河两岸拉船的苦力。如今,交通的发达使黄河船运业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本组雕塑主要表现了“风口浪尖里的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铁骨脊梁”的黄河纤夫精神,如同“活化石”般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p> 非遗 古砚和玉石 古船和皮影 黄河铁牛 东方红与李有源 <p class="ql-block">  《东方红》是陕甘宁边区新民歌的代表作,曲调原为陕北民歌《骑白马》。1942年冬,陕西葭县(今佳县)农民李有源依照《骑白马》的曲调填写出“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生存,他是人民大救星”的唱词,表达在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贫苦农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喜悦心情。歌名初期叫《移民调》,后经延安文艺工作者整理加工后,改名为《东方红》,目前通行的合唱曲《东方红》是由著名作曲家李焕之改编而成。1964年,为庆祝建国15周年而举办的大型革命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正是以此歌为开篇曲。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东方红》在太空唱响。</p> 特产大红枣 东方红阁 <p class="ql-block">  古老的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与发祥地。在这片河域中,孕育了璀璨的黄河文化,产生了世界上最古老和延续不断的文明。</p><p class="ql-block">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存续的力量之源。而黄河文化就是中华文化的根和魂,它孕育了中华文化的基本性格、政治智慧、价值观念,造就了中华文明的人文精神。</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