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目山,云南禅宗第一寺》自林作品

行摄祥云(请勿送花)

<p class="ql-block">祥云水目山</p><p class="ql-block">水目山间梵音长,</p><p class="ql-block">古刹钟声荡四方。</p><p class="ql-block">高僧昔日留踪迹,</p><p class="ql-block">衣钵传承耀佛光。</p><p class="ql-block">名流雅士频造访,</p><p class="ql-block">林公问道亦悟禅。</p><p class="ql-block">多少稀奇稀罕事,</p><p class="ql-block">尽随岁月话沧桑。</p> <p class="ql-block">  在云南广袤的大地上,隐藏着无数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瑰宝,而祥云县境内的水目山,便是这样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是云南佛教文化的圣地,更是禅宗在云岭大地上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云南禅宗第一寺,佛教文化第一山”。水目山,一个名字里就蕴含着清澈与灵性的地方,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无数信徒与游客前来探访。</p> <p class="ql-block">  开山鼻祖,清泉涌流</p><p class="ql-block"> 回溯至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南诏国的辉煌时期,水目山迎来了它的佛教曙光。彼时,南诏诸大臣深感国运昌隆,遂请建寺庙,以祈国泰民安。普济庆光禅师,一位具有大智慧与高深禅功的僧人,应邀开山,他手持禅杖,于云南县的宝华山中一隅轻轻一凿,清泉随即喷涌而出,宛如天眼初开,照亮了这方土地。于是,将宝华山更名为“水目山”,寓意清泉明目,洗涤尘心。九庵十八寺随之而建,开堂之日,六诏诸王纷至沓来,共襄盛举,水目山一时之间,成为南诏国乃至整个云南地区的佛教中心。</p> <p class="ql-block">  禅宗圣地,皇家禅林</p><p class="ql-block"> 水目山的佛教传承,历经普济开山、净妙拓寺、皎渊传经、无住参佛、飞象行戒、彻庸广济等六祖接力,形成了独特的禅宗文化体系,成为皇家禅林,大理国王亲国戚纷纷到此出家。其地位在云南乃至整个中国南方佛教界都举足轻重。这里不仅有中国南方最大的佛教塔林,更有全国罕见的“寺抱塔”奇观,金刚塔错落有致,古木参天,每一座僧塔都承载着一段历史,每一位高僧的舍利都安息其间。有的子孙塔单塔就安放徒子徒孙无数,有的多达两百多名和尚的舍利葬礶。他们静静地诉说着水目山的辉煌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  上中下三庵禅院,观音阁、戒堂、经版阁、印经院,这些遗迹见证了水目山作为佛教文化传播与研究中心的重要地位。在这里,僧侣们研习佛法,抄写经卷,印制佛经,将佛法的智慧之光传递给每一个渴望解脱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  名士云集,诗画留芳</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无数文人墨客、名士高僧曾登临水目山,留下他们的足迹与诗篇。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其游历四方的过程中,也曾被水目山的秀丽景色与深厚文化底蕴所吸引,乃至于两次登山,夜宿禅房,与师交谈,留下重要的考察记录。清代名臣林则徐在探访水目山时,亲笔撰额“真如沙门之碑”,表达了对佛教智慧的敬仰与对人生真谛的探寻。担当和尚,一位才华横溢的僧人,在此拜无柱和尚为师并在山上修行六年,他对水目山的茶花情有独钟,写下了“冷艳争春喜灿燃,山茶按谱甲于滇。树头万朵齐吞火,残雪烧红半个天。”的佳句,将水目山茶花的美丽与坚韧描绘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  自然风光,人间福地</p><p class="ql-block"> 水目山不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亦是美不胜收。它位于祥云县城东南二十五公里处,海拔高达2670米,左眺天马象山,右望天华狮山,地形之奇,寓意“左思右想”,被视为人间福地。四周群山环抱,云雾缭绕,美不胜收。春日里,山花烂漫,茶香四溢;夏日,绿树成荫,凉风习习;秋时,枫叶如火,层林尽染;冬日,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殿宇楼阁掩映于葱郁的林木之间,晨钟暮鼓,梵音缭绕,仿佛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让人心旷神怡,忘却尘世烦恼。</p> <p class="ql-block">  水目山,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文化的佛教圣地,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寻求心灵慰藉与智慧启迪的人们。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到自然风光的无限美好,更能在内心深处找到一片宁静与平和。水目山,既是云南禅宗的心灵归宿,更是每一个渴望精神升华之人的理想彼岸。</p> <p class="ql-block">  水目山常住寺大雄宝殿门上悬挂楹联赞曰:</p><p class="ql-block"> 上联:普济卓锡涌清泉,宝华苍翠。掘日潭、月潭、洗马潭,潭潭吐碧水。</p><p class="ql-block"> 下联:阿标购物走风洞,水目神奇。建大寺、小寺、常住寺,寺寺映佛光。</p> <p class="ql-block"> 谢谢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