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掠影(11/29)

宓梁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泉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元代)张养浩</p><p class="ql-block"> 万里飘零两鬓华,瘴烟为屋海为家。山无高下皆行水,树不秋冬尽放花。</p><p class="ql-block"> 得句珠还合浦月,乱怀杯吸赤城霞。蓬莱咫尺无由到,惭愧当年犯斗槎。</p><p class="ql-block"> 泉州,简称“鲤”,别名“鲤城”、“刺桐城”、“温陵”,地处福建省东南部,北承福州,南接厦门,东望台湾宝岛。</p> <p class="ql-block">  "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后一句说的是泉州的中山路。泉州二十多年前曾经来过一次,只记得开元寺东西双塔。</p><p class="ql-block"> 入住宾馆已是黄昏时分,宾馆服务员非常热心的为我们指点迷津,告诉我们看夜景吃泉州美食非中山路和西街莫属。</p> <p class="ql-block">  想寻访泉州的“旧”还是比较容易的,南起顺济桥,北至泉山门,约2.5公里长的中山路更是一处集中了传统和现代,故事和传说的历史文化街区。</p> <p class="ql-block">  泉州中山路它长达二公里多,路两边的连排式骑楼建筑,既结合泉州民居的传统特色,又融入海交文化的建筑精华,是历史上中西合璧的成功范例,也是中国仅有的、保存最完整、最长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是泉州从古代向现代转折过渡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  泉州中山路是条传统商业街,贯穿城市南北,是古城"三片一线"保护的重要地段,其建筑风格体现了泉州多种文化融合的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价值。</p> <p class="ql-block">  泉州历史悠久,周秦时代就已开发,公元260年(三国时期)始置东安县治,唐朝时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宋元时期为“东方第一大港”,被马可波罗誉为“光明之城”,是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拥有著名的“泉州十八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p> <p class="ql-block">  泉州中山路它形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沿街廊柱式骑楼浓缩了南洋式建筑精华,正所谓"南国多雨天,骑楼可避风",是我国仅有、保存最完整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中山路上,罗马式钟楼、大上海理发店、原为施琅后花园所在地的基督教堂、花桥慈济宫、秀才读书的泮宫,同样散发着古城特有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泉州基督教泉南堂位于泉州市中山中路374号,清同治二年(1863年),英国长老会杜嘉德牧师将福音传入泉州。三年后,泉南堂正式成立,当时正值施琅将军后人转手出让施琅将军后花园"新花山"书房的旧址,教会就把它买了下来,建成泉州第一座教堂。</p><p class="ql-block"> 泉西堂”则是基督教的文物胜迹,1926年修建而成,因位于泉州古城西街,被称为“泉西堂”,是一座有着闽南特色的哥特式洋楼。</p> <p class="ql-block">  街区中的店铺还沿用着民国风格的名字,就连字体都带着时间的韵脚。钟楼商场为典型的廊柱式骑楼,二楼则配以闽南民居经典的“出砖入石”建筑风格,端正简洁又不失质朴。</p> <p class="ql-block">  即使隔着很远也能看到路口交叉处高高伫立的白色钟楼,线条简洁雅致,有明显的欧式风格,在一片南洋风的骑楼中格外醒目,中西方建筑元素在这里完成了巧妙的混搭,也明证着历史上那个刺桐城有多么开放和包容。</p> <p class="ql-block">  泉州钟楼是1934年建设东西街十字路时建的标准钟楼,钟楼高13.8米,由留英设计师设计,本体以西洋风格建造,又融合闽南风格,是泉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不仅见证了泉州近现代的都市变迁,更是成为了泉州人追溯过往的共同记忆。</p> <p class="ql-block">  钟楼、威远楼、清朝四川总督苏廷玉故居,还有源和堂、水门国等传统老字号,大上海理发店、罗克照相馆等民国老店,将人们带回到“被遗忘的时光”,夜晚灯火迷离,一栋栋老建筑让人恍如隔世。</p> <p class="ql-block">  长长的美食街上集中了闽南当地特色小吃、全国各地网红美食。宫灯高悬,抬头看,各个相异,各个都精美灵巧,让简单的一餐也变得有了满满的仪式感。</p> <p class="ql-block">  逛到中山路钟楼一拐弯就是著名的泉州西街。西街是泉州比较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早在宋朝,它就已经象征了泉州的繁荣,它还是泉州市区保存得很完整的古街区,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一千多年来,这条古街区犹如一串耀眼的珍珠链,将泉州唐宋以来众多绚丽多彩的文物胜迹和古街古民居以及附于其间的名贤逸事、民间传说一一贯穿起来。除了开元寺、东西塔、城心塔,名人宅第、近现代洋楼外,还保留着大量风姿独特的古大厝,古色古香的木楼群,简直是一个活的建筑博物馆,既蕴含着古城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又诉说着古城革故鼎新的百年沧桑巨变。</p> <p class="ql-block">  走在今天的西街,人们看不到高楼大厦,古厝和洋楼遥相呼应,寺庙和祠堂静静矗立,整条街道就像一座穿越了时空的博物馆,展示着这里过往的繁华,也记录着这里曾有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  西街位于泉州市鲤城区内,自唐朝起已是“列屋成街”,跨越1300多年。如今的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东起中山路,西至城西路,北到城北路,南至新门街,保护面积达120公顷。老街不长,却写尽风华。</p> <p class="ql-block">  从钟楼出发,一路向西,1700多米的主街上古朴的东西塔、哥特式的教堂并排矗立,风格迥异却又和谐悦目。古塔下喝茶论道的老人安详自在。沿街斑驳陈旧的木板柜台,和传统老店述说着这里曾有的繁华,也见证着千年古城的沧桑巨变。</p> <p class="ql-block">  夜幕灯光下的开元寺塔</p><p class="ql-block"> 泉州是佛教传入中国较早的地区之一,公元288年佛教就开始在泉州传播,并建佛教寺院。开元寺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修建于唐初686年,被朱熹盛赞“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p> <p class="ql-block">  这边的家家户户门上面,都会写上几个字。像这个“开闽传芳”,这家就是姓王的;“樵塘衍派”,是姓戴的;“留园”,就是姓刘的。因为泉州是一个移民城市,明白地告诉子孙,你从哪里来,我从哪里来。中国人注重家庭血脉,西街上的这一副副对联和门匾,就是在向后人述说,每一个家族的历史和根脉所在。</p> <p class="ql-block">  泉州西街西段510号的汤长祥故居,是一座造型典雅大气的八角楼,入选了首批“福建省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名录”。八角楼的门匾和楹联来自两位泉州清末同科举人,也是西街临街最美的几座洋楼之一。</p> <p class="ql-block">  西街上泉州影剧院门前,这位上肢残疾的男孩正在用他的右脚在各种扇面上写字。真是绝了,他的脚是如此灵动,夹着毛笔的脚上下左右飞舞,似游龙走蛇,不一会儿,扇面上就呈现一幅非常有特色的书法字,他的脚应该胜过很多人的双手啊。</p> <p class="ql-block">  泉州有“半城寺庙半成仙”之称。关岳庙, 道教庙宇, 位于泉州市涂门街,俗称关帝庙。因主祀关圣帝君,附祀岳王,故名。始建于宋代,庙宇占地二亩多。</p> <p class="ql-block">  关岳庙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但当时是服侍水神。闽南在水域边,很多闽南人到四大洲五大洋,所以最早泉州神为海神。明太祖朱元璋信服关羽,下令泉州七个城门要建七座关帝庙。当时泉州刚经历改朝换代,经济不发达,要建一座庙不是很有能力,就将这间水神庙换作关帝庙。这样,从明初到2013年已有600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民国三年(1914年)大规模重修时,将三义庙前殿退后同主殿的前殿并列,使三座神庙连成一体,形成结构对称,庙形壮观的建筑群。修复后的殿宇,装饰精美的木雕、石雕和泥塑,屋脊剪瓷龙雕,造型各异,其间配有花鸟走兽,体现闽南古建筑的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  关岳庙主殿为武成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单檐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正位左祀关圣帝君(关羽),右祀岳武穆王(岳飞)。以张飞、赵云、王浚、谢玄、韩擒虎、李靖、郭子仪、王彦章、曹彬、狄青、徐达等历史上24位名将为从祀。左旁崇先殿,祀关帝曾祖光昭公、祖裕昌公、父成忠公。右旁三义庙,祀刘备、关羽、张飞,配祀诸葛亮、赵云。</p> <p class="ql-block">  日观关岳庙人如潮涌,香火鼎盛;夜观关岳庙,灯火烛火辉煌耀眼。泉州当地人外乡人来此朝拜的善男信女太多了,香火太旺了。这里也是泉州著名的网红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 关岳庙西侧的石敢堂</p> <p class="ql-block">  清净寺,初名圣友寺,又称艾苏哈卜大清真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区涂门街,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是年为回历400年。</p> <p class="ql-block">清净寺占地面积2184平方米,整体为石构建筑,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的建筑形式,具有伊斯兰教清真寺在功能空间上大分散、小集中特点。留存主要建筑为门楼、礼拜殿、明善堂等部分。1961年,清净寺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90年代列为“中国十大名寺”中唯一入选的伊斯兰教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 泉州开元寺</p><p class="ql-block"> 千年古刹开元寺坐落在泉州市鲤城区西街27号(从前的西城外),是于唐武后垂拱二年(686年)由黄守恭开创,是一座有1300多年历史的唐代古刹。这里莲宫梵宇,焕彩鎏金,刺桐掩映,古榕垂荫,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更是古往今来泉州佛教丛林之冠。</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双塔,中国古代佛塔。位于福建泉州市西街开元寺,东塔名镇国,西塔名仁寿,耸立于东西广场,相距约200米。东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为木塔,宋宝庆三年(1227)改建为砖塔,嘉熙二年至淳佑十年(1238~1250)重建,改为石塔。高48.24米, 塔基须弥座上有浮雕的释迦牟尼本生故事30多幅。塔身的每一门龛有浮雕的佛像,雕工精细,神态生动。西塔始建于五代后梁贞明二年 (916),初为木塔。北宋时改建为砖塔。南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1228~1237)改建为石塔。高44.06米,双塔均仿楼阁式木塔结构,八角五级,巍峨壮丽,为石塔建筑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双塔,中国古代佛塔。东塔名镇国,西塔名仁寿,耸立于东西广场,相距约200米。东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为木塔,宋宝庆三年(1227)改建为砖塔,嘉熙二年至淳佑十年(1238~1250)重建,改为石塔。高48.24米, 塔基须弥座上有浮雕的释迦牟尼本生故事30多幅。塔身的每一门龛有浮雕的佛像,雕工精细,神态生动。西塔始建于五代后梁贞明二年 (916),初为木塔。北宋时改建为砖塔。南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1228~1237)改建为石塔。高44.06米,双塔均仿楼阁式木塔结构,八角五级,巍峨壮丽,为石塔建筑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  这张双塔夕照是网友在西街井亭巷68号私宅内(安心塔)拍摄的(收费10元),我想用无人机柏摄,但中山路西街地区禁飞无人机,所以也只能放弃(拍双塔机位还有:有鲤咖啡天台、睿柏·云酒店顶楼)。</p> <p class="ql-block">  弘一法师纪念馆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开元寺内尊胜院,陈列有我国新文化运动先驱之一、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李叔同)一生中的最后14年在泉州生活的史料、照片、著作和墨宝。</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的“麒麟壁”建于乾隆乙卯年(1795年),建于泉州府城隍庙前,上为城隍庙的附属建筑。1970年代初,移砌到开元寺西塔北面,加以保护。</p><p class="ql-block"> 照壁上的这只神兽,有两种解说:一说是麒麟,龙首牛尾,麟身偶蹄,步云回首顾盼状,下配嵌砖雕的元宝,如意等吉祥物。左右两堵各嵌砖雕的灵芝,牡丹,鹿,鹤等,暗喻福,禄,寿俱全。 </p><p class="ql-block"> 另一说是:“麒麟壁”上的神兽不是麒麟,而是“犭贪”(音同“贪”),是一种独角兽。据说,“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吞太阳”古谚说得就是“犭贪”这家伙。</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p> <p class="ql-block">  泉州洛阳桥,原名叫做"万安桥"。是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至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p> <p class="ql-block">  洛阳桥位于泉州城东13公里,它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p> <p class="ql-block">  洛阳桥桥长834米,宽7米。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石桥,其"筏型基础"、"种 蛎固基法",是中国乃至世界造桥技术创举,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p> <p class="ql-block">  蔡襄字君漠,仙游人,曾两次任泉州知府。是我国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他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除了著名的《万安桥记》外,还有藏于河南安阳魏公祠的《昼锦堂记》;福州鼓山的《忘旧石》等碑刻。除此之外,他还有大量的纸本书法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些作品都反映了他对前人优秀书法精华的吸收。有古书《评书》认为"追配前人者,独蔡君漠书。"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化无穷,遂为本朝第一。由于他大量接受前人的优点,融会贯通,因此蔡襄的书法充满了艺术魁力。 蔡襄的书法作品表现了一种当时文人的气息,他效法过王羲之,颜真卿等,取法争上,超然脱俗,神清气淡,达到古雅优美的境界。这种境界往往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在欣赏的同时得到提升。</p> <p class="ql-block"> 泉州火车站</p><p class="ql-block"> 谢谢观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