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在

颜展

<p class="ql-block">没有被观审的自由是对集体的犯罪。卢梭的契约论建立了一个边界,以集体权益的平衡概念放置基于人性自私法理下的自由,完成社会对自我意识的牢笼设定,社会性人格便投射出监狱般的自由限定。</p><p class="ql-block">心灭则法灭,心生则法生,任何一个概念的诞生都象阿米巴原虫一样繁殖传播,并构建出一个了庞大事实世界。自由的启蒙运动就是以自私立场投射到社会的一种魔教,把人格化社会的组织割裂成一个个法度的牢笼。</p><p class="ql-block">人性的自我意志释放了情绪的毒素,让社会的荷尔蒙驱动了恶灵之花。贪嗔痴慢疑的五毒浊世在自由的号召下展示了欲望的面相,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用等级概念包装着傲慢与偏见,从而社会的牢笼困境在无限压缩自由的空间,成为格式化的后现代主义现实。</p><p class="ql-block">存在主义哲学开始审视自由的意义,“不自由宁毋死”的牢笼困境息灭了群性结社的的共情共识,“他人即地狱”的道德谎言把共生愿景的理想社会解构,输送着“自由”标识的神经毒素。</p><p class="ql-block">他者完成于语言世界的素材。当自我沉浸式体验了他者的境地,一种自观审态度的自我意识产生了。这就是儒家的本体论“自在”。“自在”是环境协调主义和自由修正主义的现场观。用“自在”解释“中庸”以获得仁的有效沟通现场,这是儒家传统拯救自由意志权界社会的理论原旨,也是我们改变牢狱社会的底层逻辑。</p><p class="ql-block">自在完成于“心斋”,始于共情,完成于共识,一个群性社会的自我意识和个人的语言结构会以认同感为基础获得形成群内信息的共享。而信息流的传递性穿透是“自在”语义的终极解释,“无分别心,得大自在,”消除人我边界,消除物我边界,消除法我边界,自由的重启之路才有现世的实现意义。</p><p class="ql-block">“自在”是共情共识共享共生的社会集体意识。人性的慈悲和感恩就是“自在”的般若智慧,当自由的个体基因解脱情绪价值的牢笼,共生的集体责任诞生了社会的道义。</p><p class="ql-block">语言的世界真实不虚,自由没有实现意义的路径是因为没有完成对自我的观审。人心的善念在共情的表达中完成语言的奥义,通情者达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