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参与观鸟赛侧记

弓之木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文/图:弓之木</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年2月2日,是中国农历新年的正月初五,也是第30个“世界湿地日”,为此,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联合市观鸟协会,于2月1日上午,在市区盐渎公园举办了一次新颖的观鸟比赛活动,旨在通过科普宣传和公众参与观鸟实践活动,增加社会各界对湿地生态系统的认知,共同守护湿地资源,为候鸟栖息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力量。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别具一格的比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世界湿地日”,源于1971年2月2日国际性《湿地公约》的签署。2021年由联合国大会正式确立为全球性纪念日。今年的主题为“保护湿地,共筑未来”,突出了湿地生态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盐城市地处北亚热带,这里三百多公里长的黄海海岸滩涂湿地,目前已是世界著名的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径中重要的补给栖息驿站,其生态保护实践</span>已成为全球典范,<span style="font-size:20px;">5年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全球瞩目的鸟类生态与湿地保护的热点区域之一。不仅来此进行科学探研的国内外学者日渐增多,相关文旅爱好者,生态文明志愿者,以及观鸟拍鸟活动参与者,也呈逐年增加趋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次春节期间举办的特色观鸟活动,吸引了近40名热心人士参与,参赛者涵盖学生、媒体记者、退休干部及观鸟爱好者等多元群体,年龄跨度从5岁到70岁。10支参赛队伍分别以团队或家庭为单位,在盐渎公园近千亩的绿地和水域内,开展限时90分钟的观鸟竞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经过各参赛队伍的认真观察、拍摄与记录,共识别出白鹭、翠鸟、小䴙䴘、灰背鸫、黄喉鹀、红头长尾山雀等35种水鸟和林鸟,充分展现了盐城城市景观湿地生态的丰富性与独特性。最终,经专家评审,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及优秀奖若干。笔者也幸运地获得了二等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位于盐城市中心的盐渎公园,承载着两千多年黄海湿地变迁与海盐文化发展的历史,从汉代的盐渎县到如今的盐城市,盐业辉煌映照古今。盐渎湿地公园作为古代运盐河与现代城市景观带的交汇点,已成为盐城“国际湿地城市”的地标之一,湖美林秀,鸟语花香,水域宽阔,百桥跨联,展现了绿色生态之城的时代新姿。市区许多观鸟爱好者在这片区域里,经常会发现个人记录的新鸟种,填补自己的观察空白。比如笔者在这个公园里,就曾多次拍到过自己鸟图中的新鸟种,此次参赛中,同样又有新的收获——拍摄到了一只红尾斑鸫。</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盐城市观鸟协会理事长周晨曦先生为一等奖获得者徐行颁奖,他表示:“湿地是候鸟的生命家园,也是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希望通过观鸟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湿地生态,共同守护这片绿色家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盐城是江苏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湿地类型多,总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各种鸟类有400多种,其中属于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约百余种。在观鸟比赛中,我这位退休老人与年幼的少儿同园融入大自然,深感“共筑未来”将生生不息,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进程中,人们还会领略更多的愉悦和惊喜。</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文中个别图片为参赛者所摄,特致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