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就这样悄然而过

往事如風

<p class="ql-block"><b>  今天是春节的第四天,大年初四,许多人已经踏上了返程之路,早早开启了新的一年的征程,那种热热闹闹游玩、串亲戚、不到十五年不结束的时代似乎没有了。</b></p> <p class="ql-block"><b>  大人们亦不例外,年前除夕的大扫除,曾是何等的郑重其事。全家总动员,扫尘除垢,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那是对过去一年的告别,也是对新年的热切迎接。</b></p> <p class="ql-block"><b>  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节日,似乎正悄然发生着变化。</b></p> <p class="ql-block"><b>  人们常言,年味变淡了,而这变化,实则始于人内心的随意与简化。有人轻声叹息,指出这并非年味本身之过,而是我们对待年的态度,已不如往昔那般虔诚与热切。</b></p> <p class="ql-block"><b>  记忆中的年,是那般鲜活而热烈。孩子们早早地便开始期盼,新衣是必须要早早备好的,叠得整整齐齐,放在床头,仿佛那是通往新年的神秘钥匙。而今,商超全年无休,物质极大丰富,新衣随时可得,那份“延迟满足”的喜悦,早已随风而逝。</b></p> <p class="ql-block"><b>  浆糊熬制的春联,粘贴得结结实实,每一道工序都充满仪式感,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将新年的祝福牢牢锁住。而今,透明胶带取代了浆糊,春联的粘贴变得轻而易举,却也失去了那份沉甸甸的期盼与庄重。</b></p> <p class="ql-block"><b>  年夜饭,曾是家家户户的重头戏。大人们忙碌一整天,只为那一桌丰盛的晚餐,每一道菜都蕴含着美好的寓意,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b></p> <p class="ql-block"><b>  而今,年夜饭虽依旧丰盛,却似乎少了些什么。或许,是那份对食物的敬畏与珍惜,已随着生活的富足而逐渐消散。</b></p> <p class="ql-block"><b>  曾几何时,孩子们熬夜守岁,只为迎接新年的第一缕曙光,那份执着与坚持,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b></p> <p class="ql-block"><b>  而今,手机、电视、网络,各种娱乐方式充斥其间,守岁变得不再那么重要,甚至有人选择早早入睡,以待次日醒来,便是新年。那份对时间的尊重与珍惜,似乎也已随风而去。</b></p> <p class="ql-block"><b>  更为令人感慨的是,那些曾经热闹非凡的仪式,如磕头拜年、家族聚餐、姐妹合照,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得遥不可及。磕头拜年,这一传统习俗,曾承载着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与祝福,而今,却已鲜有人践行。家族聚餐,也因各自忙碌而变得稀松平常,那份亲情的凝聚与传承,似乎正逐渐淡化。</b></p> <p class="ql-block"><b>  物质的丰富,确实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与舒适,但与此同时,也带走了许多珍贵的东西。</b></p> <p class="ql-block"><b>  新衣裳、年夜饭、守岁、拜年……这些曾经让我们心生欢喜的仪式,如今却变得索然无味。</b></p> <p class="ql-block"><b>  是我们变了,还是年变了?或许,是我们对年的态度变了,那份虔诚与热切,已随着生活的快节奏与物质的极大丰富而逐渐消散。</b></p> <p class="ql-block"><b>  然而,仪式感,这一看似虚无缥缈的东西,实则至关重要。它让平凡的日子变得与众不同,让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b></p> <p class="ql-block"><b>  春节,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情感的凝聚。我们应该用心去重拾那些看似繁琐实则意味深远的仪式,让年味再次浓郁起来。</b></p> <p class="ql-block"><b>  新衣、年夜饭、春联、守岁,每一个仪式,都是对过去的告别与对未来的期盼。当我们用心去准备、去参与这些仪式时,那份对年的热爱与敬畏,便会油然而生。</b></p> <p class="ql-block"><b>  或许,有人会说,时代不同了,那些老旧日的仪式已经过时。但我想说,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些承载着文化与情感的仪式,都不应被遗忘或摒弃。它们是我们与过去连接的纽带,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精神支柱。</b></p> <p class="ql-block"><b>  曾几何时,年是“忙”出来的,从扫庭院、备年货、贴春联,到祭祖宗、逛庙会、走亲戚;年也是“盼”出来的,盼着吃上平日里吃不到的鸡鸭鱼肉,盼着穿上平日里穿不上的新衣服,盼着新置办的家当能闪亮登场。</b></p> <p class="ql-block"><b>  人们忙碌着、憧憬着、喜悦着,时光慢慢流淌,气氛渐渐浓郁,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各种感觉萦绕,大家沉浸其中,体会到巨大的满足感。</b></p> <p class="ql-block"><b>  其实,春节包含了一系列仪式感很强的活动,积淀着物资匮乏年代的集体记忆,契合着乡土中国的时代脉动。</b></p> <p class="ql-block"><b>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关于年味的感慨,更多的是见证了新时代历史性成就与变革后,对农耕文明的回望、对旧日时光的怀念,而后在辞旧迎新中吐故纳新、开启新的进发。</b></p> <p class="ql-block"><b>  时代在飞速进步,春节也在变换着“新衣裳”,但它团圆、祥和、重视家庭的精神内核始终稳定,推陈出新、积极奋发的内在生命力依然澎湃。有人说,春节是中国人身体里最准时的生物钟。每到这个时候,就好像有一个强大的磁场,让人们哪怕千山万水,也要回到家人身旁。它是情感的老驿站,也是奋斗的新起点。</b></p> <p class="ql-block"><b>  在冬寒即将褪去之际,和家人分享这一年的苦乐际遇,寻找“此心安处”的慰藉;在春意就要破土而出之时,打点行囊,带着积蓄的能量,奔向新的征程,开启新的奋斗。对“团圆”的守望对“美好”的希冀,对“奋斗”的期许,只要心之所向不变,年味就会生生不息。</b></p> <p class="ql-block"><b>  人民日报曾评论:“不要动不动就说现在过年没有年味了,没有小时候的乐趣了。快乐和年味一直都有,只是换了一批人去感受。”也就是说,自从你接替了父母的角色,担起了生活的重担,过年的快乐就不再属于你了。</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从看烟花变成放烟花,从吃年夜饭变为做年夜饭,你能做的就是给孩子创造快乐的氛围,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你不再是曾经的那个少年,你已经成为放烟花给孩子看的人了,你要什么年味,你已经不是主角了。小的时候过年只顾自己开心,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才发现过年最重要的是让你身边的人感受到过年味的,只愿万家灯火,家家团圆。</b></p> <p class="ql-block"><b>  沉浸在旧年新桃换旧符。沉浸在氤氲弥漫的年味里,感受着绵延千年的乡愁回响,让我们一起“共欢新故岁”,向着美好的新的一年出发。</b></p> <p class="ql-block"><b>【后记】谨以此文纪念我们失去的美好记忆,以祭奠我们逝去的青春。春节依然如约而来,如期而去,年味却越来越淡,回忆往事总是那么美好,却不免给我们带来太多的遗憾和叹息。时光记忆中,一些情景,一些亲人却再也不能相见…… </b></p><p class="ql-block"><b> 以上照片中,我已有四位至亲相继离世,同村邻居一位长者一位同龄人亦然仙去。世事难料,物是人非,珍爱生命,珍惜爱你的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2025年2月1日晚(大年初四)</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