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正月初四.明城墙遗址公园

溪水竹林

<p class="ql-block">乙巳年的正月初四,避开春节旅游景点密集的人流,来到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遛弯儿、探花。</p><p class="ql-block">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崇文门东大街至东便门,东起城东南角楼,西至崇文门,总面积约15.5公顷,其中城墙遗址及城东南角楼占地3.3公顷,绿地面积12.2公顷。公园内的明城墙遗址始建于明永乐17年(公元1419年),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现存的崇文门至城东南角楼一线的城墙遗址全长1.5公里,是原北京内城城垣的组成部分,也是现存最长的一段,成为北京城的标志。‌</p><p class="ql-block">历史上,这段城墙在明清两代多次修复,但由于年久失修,破损严重。2002年,北京市政府为了保护古都的风貌,对城墙周边的民居进行了腾退,并进行了抢修。如今,这里已成为一个清静、自然、古朴、幽静的城市街心公园,65岁以上老人免费参观。</p><p class="ql-block">登上东南角楼,从平台上不仅能俯瞰整个公园的美丽景色,还能把北京站、中国尊等众多北京地标性建筑尽收眼底。而且平台上还有复建的明朝铺舍、旗杆石和古火炮等明代古迹。</p> <p class="ql-block">公园里的梅花正含苞待放</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北京城东南角楼是明、清时北京内城东南转角处的箭楼,是目前全国唯一尚存的最大、最早的城垣角楼建筑,始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四年后竣工,北京城东南角楼通高近30米,设144个箭窗,是古代军事防御建筑。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北京城东南角楼曾被攻陷,这里记录着中国人民百年来抗击外侮及饱受屈辱的历史。1982年,国务院将北京城东南角楼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从入口处沿六十四级台阶而上,登上明城墙遗址公园残留的平台。</p> <p class="ql-block">入口处斜坡台阶原是马道,马道是供登城用的斜坡道,构筑在城垣内侧,用大城砖垂直立砌为“礓蹉”式路面。为便于游客登城,现改为石条台阶。</p> <p class="ql-block">旗杆石:清朝时北京城驻防由八旗分管,崇文门迤东直至东便门由正蓝旗驻守。此处是清朝守城军队用于固定正蓝旗旗杆的石板。</p> <p class="ql-block">城墙: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的城墙原为土墙,正统元年(1436年)修建京师九门城楼时,墙体加固包砌以砖石,形成现在城墙的样式和格局。</p> <p class="ql-block">城墙基宽约18米,顶宽约15米,高约11米。</p> <p class="ql-block">登上平台上还有复建的明朝铺舍、旗杆石和古火炮等明代古迹!</p> <p class="ql-block">站在城墙平台上,俯瞰两辆正在行驶的列车。</p> <p class="ql-block">干枯的树干,具有顽强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不知是什么鸟儿,羽毛挺漂亮的。</p> <p class="ql-block">树胶,在阳光下透明,颜色好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