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丽娜老师二三事

薛飞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 90 年代,在那所偏远却满是希望的乡村中学里,我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每日与粉笔灰和朗朗书声为伴。彼时的我,还有着一份对写作的执着热爱,闲暇时光总沉浸于文字的世界,将心中的情思、对生活的感悟付诸笔端,偶尔也有幸让一些文章刊发于各类刊物之上,在小小的文学天地里寻得一丝慰藉。</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次看似平常的教育局工作检查,却成为了我人生路上一道温暖而明亮的光。盛丽娜老师,这位早已在我县文化领域赫赫有名、出版了诗集的知名作家,作为教育局的代表踏入了我们校园。校长热情地向她引荐了我,提及我对写作的痴迷与那些不算丰硕但饱含心血的发表成果。盛老师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我身上,眼神里满是关切与好奇,她细细询问起写作的诸多细节:发表了多少文章,都在哪些刊物上亮相,稿费几何……那语气,就像是一位久别重逢的挚友,真诚而热切,让我原本有些紧张的心一下子松弛下来,话匣子也随之打开。</p><p class="ql-block"> 检查结束后,盛老师马不停蹄地赶回教育局,将我的情况郑重地汇报给领导。她满心期许着,能以我为一个小小的火种,点燃全县教师投身写作的热情,让教育与文学碰撞出更绚烂的火花。果不其然,不久之后,在全县中学校长和乡教办主任齐聚的会议上,教育局高局长专门提及了我写作的事儿。那一刻,我深知,这背后是盛老师不遗余力的举荐,她默默为我搭建起一座通往更广阔天地的桥梁,那份提携之恩,如春日暖阳,暖彻心扉。</p><p class="ql-block"> 盛老师在教育局主管宣传报道工作,她心里一直惦记着给我更多成长的机会。她亲自向校长推荐我参与学校的宣传报道,校长欣然应允。自那以后,每一篇新闻稿的诞生,都倾注了盛老师的心血。我犹记得,那些夜晚,我在昏黄的灯光下,字斟句酌地写好初稿,满心期待又忐忑不安地交给她。而她,总会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以最快的速度仔细审阅,一字字、一行行、一段段地为我标注修改意见,大到新闻的立意架构、逻辑条理,小到一个标点符号、一个用词的精准度,她都不放过。在她的悉心指导下,我的稿件质量节节攀升,不仅为学校的宣传工作增光添彩,更让我自己在写作的道路上大步迈进。</p><p class="ql-block"> 2006 年的夏天,对我而言是终身难忘的。由团中央、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中语会携手举办的首届金葵花校园文学大奖赛传来喜讯,我主编的校刊《茂林》杂志斩获殊荣,还受邀前往人民大会堂领奖。消息仿若长了翅膀,飞进了盛老师的耳朵里。我永远忘不了她对此事的宣传,满是喜悦与自豪,比我自己还要高兴几分,她的声声祝贺,让我眼眶发热,满心感动。</p><p class="ql-block"> 回首过往,岁月悠悠几十载,盛老师的关心、帮助与提携,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我人生的漫漫长路。她以师者的仁心、长者的智慧、文人的情怀,为我这个乡村教师的成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份情谊,我将永远铭记于心,化作前行路上永不熄灭的灯火,激励自己在教育与文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砥砺奋进,不负盛老师的殷切期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