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整理出十年前第一次去罗马随手拍摄的照片,拍摄时间为2015.1.15</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乐曲 Am I That Easy to Forget</span></p> <p class="ql-block">罗马郊区的加油站</p> <p class="ql-block">高速路服务区</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罗马近郊街景</p> <p class="ql-block">清晨进入罗马市区</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罗马街景</p> <p class="ql-block">罗马街头的小食品摊车</p> <p class="ql-block">清晨 古罗马竞技场</p> <p class="ql-block">古罗马竞技场旁的意大利笠松,俗称“伞松”。</p> <p class="ql-block">罗马君士坦丁凯旋门建于公元315年,是罗马城现存的三座凯旋门中年代最晚的一座。它是为庆祝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12年彻底战胜他的强敌马克森提,并统一帝国而建的。</p> <p class="ql-block">君士坦丁凯旋门顶部雕塑</p> <p class="ql-block">君士坦丁凯旋门顶部的精美雕塑</p> <p class="ql-block">古罗马维纳斯神庙遗迹,由众多的神庙建筑组成,这里曾经是古罗马帝国的中心,旁边是从古罗马斗兽场通往提图斯凯旋门的圣道,侧面的大圆柱是维纳斯神庙的遗迹!</p> <p class="ql-block">提图斯凯旋门是罗马帝国早期提图斯皇帝去世后他的弟弟,继位的图密善为纪念前王而建立,始建于公元81年。这座凯旋门主面的台基与女儿墙都较高,给人以稳定、庄严威武雄壮之感。建筑物用混凝土浇筑,大理石贴面,檐壁上雕刻着凯旋时向神灵献祭的行列。</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照射在竞技场前古老的石块地面上</p> <p class="ql-block">古罗马斗兽场建于公元72-80年间,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遗址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在威尼斯广场的南侧,古罗马市场附近。外观呈圆形,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长约188米,宽约为156米,圆周长约527米,围墙高约57米,这座庞大的建筑可以容纳近九万人数的观众,是古罗马留存下来的最大的斗兽场!</p> <p class="ql-block">提图斯凯旋门是罗马帝国早期提图斯皇帝去世后他的弟弟,继位的图密善为纪念前王而建立,始建于公元81年。这座凯旋门主面的台基与女儿墙都较高,给人以稳定、庄严威武雄壮之感。建筑物用混凝土浇筑,大理石贴面,檐壁上雕刻着凯旋时向神灵献祭的行列。</p> <p class="ql-block">君士坦丁凯旋门旁的食品、纪念品摊车</p> <p class="ql-block">竞技场附近的古罗马建筑遗迹</p> <p class="ql-block">“圣天使城堡与圣天使桥”意大利罗马 台伯河畔 圣天使桥与圣天使城堡 。圣天使桥上的两侧,有12尊手持耶稣受难刑具的天使雕像,是文艺复兴时期大师贝尼尼的杰作。圣天使城堡是公元130-139年哈德良大帝所建的陵寝,后罗马帝国的各代皇帝都安葬于此。圣天使城堡之名源于公元6世纪,当时黑死病肆虐,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受大天使米伽勒神谕,在城堡顶部树立了持剑的米伽勒铜像,后瘟疫平复,从此城堡便名为圣天使城堡。至今天使铜像仍是圣天使城堡的标志景观。圣天使桥下面流淌着古老的台伯河,意大利第三大河流。圣天使桥又叫哈德良桥,是一座古罗马桥梁,跨台伯河,公元134年由罗马皇帝哈德良兴建,连接市区与圣天使城堡。</p> <p class="ql-block">圣天使桥头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位於圣天使城堡东侧的意大利最高法院大厦</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大教堂一角</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大教堂 (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又译为梵蒂冈圣伯铎禄大殿,是罗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在圣彼得墓地上修建的,於公元326年落成。圣彼得大教堂是欧洲乃至全世界天主教徒的朝圣地,也是梵蒂冈罗马教皇的教廷,是世界第一大教堂。 16世纪教皇朱利奥二世决定重建圣彼得教堂,1506年开始动工,工程长达120年,直到1626年11月18日才正式宣告落成。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风格具有显著的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古典主义形式,主要特征是罗马式穹顶和希腊式石柱及平直的过梁相结合。大教堂整体为一座长方形建筑,从空中俯视呈现出一个十字架的形状,造型传统且神圣。教堂内部金碧辉煌极尽奢华,精美的雕塑作品约450件,几十幅用马赛克镶嵌而成的壁画历经数百年时光依然光彩依旧!教堂正面的廊檐上有十一座雕像,耶稣基督的雕像位于中间,两侧分列着他的十二位门徒。廊檐两端各有一座时钟,右边的是格林威治时间,左边的是罗马时间。</p> <p class="ql-block">大殿的正面有5扇门,平时游客都从中门进入,中门为“如意门”。最右侧的大门为“圣门”,每25年打开一次。按规定圣年的圣诞之夜,教皇亲自打开圣门并率信众步入圣堂。其他三座门分别是"圣事门"、"善恶门"和"死门",通常游人都是通过中门进入能容纳5万人的圣彼得教堂内。</p> <p class="ql-block">金碧辉煌的教堂大厅</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22znz855" target="_blank">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a></p> <p class="ql-block">教堂中央著名的穹顶是米开朗基罗的杰作,双重构造,外暗内明。这个大圆顶曾有过百年的波折,最初是布拉曼特于1506年设计,1514年他去世后拉斐尔接替了他,六年后拉斐尔英年早逝。(拉斐尔1483—1520)教会对教堂顶部借鉴了哥特式的设计,强调黑暗与光明的对比,采用了玫瑰花窗,出于对教堂入口处的光线对比效应的考虑圆顶被取消。后来米开朗基罗在71岁高龄接替了这项工程,恢复了圆形穹顶的设计方案。</p> <p class="ql-block">矗立在我们面前的圣彼得大教堂早已没有君士坦丁时期的影子,在朱里奥二世教皇时期,它被完全推倒进行重建,工程从1506年开始到1626年才得以最后完工。这一工程凝聚了布拉曼特、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贝尔尼尼等众多顶级建筑大师的智慧。先是布拉曼特,他受朱里奥二世之邀设计了最初的建筑方案,但他主持施工刚8年,他和朱里奥二世教皇相继去世。新任教皇请来拉斐尔继续修建,然而,这位年轻的艺术天才在任教堂总建筑师6年后便英年早逝。之后,教堂工程又相继由帕鲁齐和小桑加洛主持过十余年,但工程没有取得大的进展。1547年,已过古稀之年的米开朗基罗欣然受命,他对原来的设计进行了局部调整,将教堂的罗马式的半圆形拱顶改成了拱肋式的大穹窿,使教堂的视觉效果更加宏伟。由于工程的浩大,米开朗基罗最终没有看到他设计出的圣彼得大教堂建成后的样子,17年后,89岁的米开朗基罗去世。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后来接任他的建筑师都忠实地执行他的设计方案,人们看到的圣彼得大教堂正是米开朗基罗所希望看到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整个殿堂内部呈十字架形状,在十字架交叉点处是教堂的中心,中心点的地下是圣彼得的陵墓,地上是教皇的祭坛,祭坛上方是金碧辉煌的青铜华盖,华盖的正上方是直径42米,高120米的穹顶,由米开朗基罗主持设计,穹顶周围及整个殿堂的顶部布满精美的图案和浮雕。阳光从穹顶的窗照进殿堂,给庄严肃穆且幽暗的教堂内增添了神秘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大厅中央安放着贝尔尼尼设计建造的青铜华盖,华盖正下方安放圣彼得陵寝。</p> <p class="ql-block">青铜华盖顶部细节</p> <p class="ql-block">大殿正前方有圣彼得宝座,是贝尔尼尼设计的一件镀金的青铜宝座。宝座上方是光芒四射的荣耀龛及有象牙装饰的木椅,椅背上有两个小天使,手持开启天国的钥匙和教皇三重冠。传说这把木椅是圣彼得的真正御座,后经考证为加洛林国王泰查二世所赠送。</p> <p class="ql-block">这是教堂内的忏悔室,两侧是忏悔者的位子,神父坐在中间互相是见不到面的,门的上方写着使用意大利语。</p> <p class="ql-block">教皇亚历山大七世墓碑,也称五圣像。这是贝尔尼尼80岁时受托雕制的作品,也是他生前的最后一个雕塑作品。端坐在上方的是教皇亚历山大七世,红色大理石雕凿成的布幔四周是用白色大理石雕成象征仁慈、正义、真理、智慧的四位女神。</p> <p class="ql-block">《斯图亚特家族墓碑》,即英国王室斯图亚特家族最后三位成员詹姆士三世和他的两个儿子邦尼王子查理和亨利的墓地。他们的先人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因是天主教徒,被他的女儿、女婿推翻,詹姆士三世被迫流亡罗马,直到去世。为了纪念其虔诚的信仰,英王乔治三世委託卡瓦诺于1819年完成此一作品。石碑上刻有斯图亚特王族的家徽,中间是父子三人和他们的名字,下面有两位天使悲伤地倚靠在快要熄灭的火把上。</p> <p class="ql-block">纳沃纳广场东侧的咖啡厅</p> <p class="ql-block">纳沃纳广场北侧的“海神喷泉”是博尔塔 在1574年设计和建造的,中间的雕像是海神尼普顿 (在希腊神话中叫波塞冬)大战章鱼,周围陪伴的丘比特(爱神)是海中仙女涅瑞伊得斯以及栩栩如生的海马、海象等造型。</p> <p class="ql-block">在纳沃纳广场卖画的画家</p> <p class="ql-block">那沃纳广场西侧坐落着圣阿涅塞教堂,其凹形正面是贝尔尼尼的主要竞争对手弗朗西斯科.博罗米尼的作品(1653-1657),教堂位于圣阿涅塞殉难场所。(阿涅塞是一位13岁的处女,由于不愿嫁给一名异教徒而遭杀害)。教堂旁边是英诺森十世的众多宫殿之一 潘菲利宫(Palazzo Pamphili)。位于广场中心的四河喷泉由文艺复兴巨匠贝尔尼尼创作,喷泉象征着四条天堂河流(多瑙河、尼罗河、恒河与普拉特河),以及已知世界的四个角落(欧洲、非洲、亚洲和美洲)。</p> <p class="ql-block">摩尔人喷泉位于广场南端,喷泉最初是由博尔塔(Giacomo della Porta)于1575年设计,最初的喷泉只有四个人身鱼尾、吹着海螺的特里同(海中的男性人鱼)在水池的四周。1653年贝尔尼尼在水池的中央添加了肌肉健壮、骑着海豚的摩尔人雕像,此后这座喷泉就被称为“摩尔人喷泉”。</p> <p class="ql-block">罗马街景</p> <p class="ql-block">罗马街头的消防栓</p> <p class="ql-block">罗马万神殿,又称为“潘提翁神殿”,是至今保存最好的唯一一座罗马帝国时期的建筑,始建于公元前27-25年,由罗马帝国首任皇帝屋大维的女婿阿格里帕建造,用以供奉奥林匹亚山上诸神,是奥古斯都时期的经典建筑。</p> <p class="ql-block">万神殿的穹顶正中间有个直径约五米的大圆洞,用于通风及采光,下雨时雨水会从大洞进入殿堂,大殿的地面中部稍高,四周逐渐降低便于雨水排出。</p> <p class="ql-block">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拉斐尔长眠于此</p> <p class="ql-block">许愿池旁著名的冰激凌店</p> <p class="ql-block">路边有一家中国餐馆</p> <p class="ql-block">罗马的小胡同</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广场东侧的“圣雷多圣母堂”,教堂前的广场为图拉真广场,中间矗立着著名的“图拉真圆柱”!</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广场全景,从左至右:瓦仑蒂尼宫、圣雷多圣母堂、圣母圣名堂、图拉真圆柱、中间是图拉真广场、祖国祭坛前的两座雕像(左侧雕像代表“力量与协和”右侧代表“牺牲与权利”),最右侧的建筑是意大利祖国祭坛。</p> <p class="ql-block">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卡比托利欧山顶广场”1538年建成,是罗马最著名的广场之一。周围有新宫、保守宫、元老宫、监狱等古老建筑,正前方建筑元老宫曾是古罗马政权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罗马街景</p> <p class="ql-block">罗马 马切罗剧场於公元前11年在奥古斯都时期完成,马切罗(Marcello)即奥古斯都外甥之名。可容纳12,000名观众号称罗马第二大剧场,公元1世纪中叶因火灾和战争而受损,4世纪时开始崩塌,中世纪曾改为护城要塞,16世纪又成为贵族宅邸,至此除了一二层拱门尚留存一些外,已不复寻常剧场的踪迹。</p> <p class="ql-block">街头公用电话</p> <p class="ql-block">罗马街景</p> <p class="ql-block">傍晚的加油站</p> <p class="ql-block">谢谢各位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