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花园—水中戏台

蓝棂儿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u>注:敦煌壁画上的唐代水中戏台的史料取鉴于百度</u></i></p> <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建于水中的戏曲戏台是中国传统美学最优雅的一环。水畔戏台为建在水上,上善若水,意境之优美,令人心驰神往。</p> <p class="ql-block">  据查阅史料,唐代敦煌壁画“净土变”所画的表演台就在水中,四面围以矮小的栏杆,水中戏台的的雏形跃然壁上,留下了文化基因传承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智慧的古代中国人,善于从生活中观察到美和总结生活的美学,中国人是最早发现水面是最好的“音响”。古人早就从水的反射中听到泛音的妙处,以及天然的混响效果。因此,传统昆曲的舞台大多在水上,人们撑船或者远远坐在对岸聆听水磨调和青衣甩出去的水袖……</p> <p class="ql-block">  而作为专供戏曲表演的水台多建在明末清初,建水的朱家花园里有保存完好的水台。水上戏台建于水池中,建筑极为精致。</p> <p class="ql-block">  朱家花园园戏台建于园池之中,四角卧波,有曲桥相通,水池周围是复道回廊。戏台可利用水面的回音增强音响效果,人们不但可以从水中倒影看到戏曲的意蕴更是能从中得到中国水墨花般的美学享受!其设计颇具匠心,充满了灵动的烟火气和蕴含了诸多科学。</p> <p class="ql-block">  在花园听戏的人不知不觉也成为戏中之人,沉迷戏台袅袅的倒影,听着场上的吹打,借着反射,水音别有一番空灵悦耳。不得不说,聪明的古人发现了最早的声波传递原理!</p> <p class="ql-block">  水台与昆戏成为天作之合,借着水的泛音和湿润的回壁声,因此水袖才更优雅别具一抹抛在半空的水墨色彩,演唱者押韵的水磨调与水完美融合,听着远远在池边听之,仿若梦中的靡靡之音……</p> <p class="ql-block">  朱家花园亦如此在曲折的庭院中僻有一隅隐幽的水台,我已沉溺在它隔世的光阴,袅娜的倒影里沉醉不自拔——台上人走过,台下人来来去去,只有水的泛音的光波时时投在百岁的花壁和雕龙画栋上,安抚它泛黄的脸庞和这些年的寂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