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百山诗 五十九、鸡足山

幽谷雅州

<h1>畅游天下名山 五十九、鸡足山</h1> 关注公众号:“重新爱”情感 (一)<br>云南大理鸡足山,雄踞云贵美高原,<br>国家风景名胜区,鹤庆洱源连宾川,<br>迦叶菩萨道场地,佛教文化伊殿园,<br>古寺宫观千年旺,灵境巍峨万壑环。<br> (二)<br>鸡足峭仞悬岭崖,层峦叠嶂飞云霞,<br>四十山野露翠微,十三峰奇峻险拔。<br>三十四块岩壁绝,四十五个幽洞滑,<br>百条溪泉碧水清,万顷松海满地花。<br> (三)<br>鸡足山峭壁霄然,峰顶秀毓四景观,<br>东瞻日出彩霞飞,西望苍洱翠芳颜,<br>南睹祥云遮寰宇,北眺玉龙吻苍天,<br>千岭幽谷松涛吼,万壑苍穹醉游仙。<br> (四)<br>鸡足山岳露芳姿,元明两代建庙寺,<br>三十六寺七二庵,那兰陀寺大锅寺,<br>圣峰龙华大觉寺,西竺慧灯传衣寺,<br>迦叶菩萨道场地,千年佛教兴盛时。<br> (五)<br>祝圣禅寺香火浓,傲然挺立云雾中,<br>虚云法师建十年,如来菩萨此殿供。<br>藏经楼堂藏珍经,五百罗汉光彩同,<br>佛教闻名东南亚,佛光千载耀长空。<br> (六)<br>鸡足山孤耸霄端,绝壁千尺八景观,<br>天柱佛光映万壑,华首晴雷震宇寰,<br>太子玄关求子嗣,飞瀑溪流穿云涧,<br>绝壁夕照隐塔月,万壑松涛别洞天。<br> (七)<br>鸡足天柱入云霄,层峦叠嶂尽凋韶,<br>四观八景天下绝,千山万壑苍山娇。<br> (八)<br>雄奇鸡足山,闻名震东南,<br>苍崖万壑碧,翠微千里绵。<br>高峻惊险拔,猿踞猱猴攀,<br>壁峭悬嶙绝,古木尽参天。<br>寺庙山中矗,佛教传千年,<br>幽谷松涛吼,瀑布飞流泉。<br>四季百花艳,骚客留诗篇,<br>中华第一门,美景醉游仙。 鸡足山的地理位置:鸡足山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东部宾川县境内,雄踞于云贵高原滇西北,西与大理、洱源毗邻,北与鹤庆相连,因其山势顶耸西北,尾迤东南,前列三支,后伸一岭,形似鸡足而得名。是国家4A风景名胜区、享誉东南亚的佛教圣地、迦叶菩萨道场、是佛教文化和生态景观、集佛事朝拜、佛学研究、观光旅游、科普科考为一体的旅游景区。<br> 鸡足山是中国汉传藏传佛教交汇地和世界佛教禅宗发源地,素有鸡足奇秀甲天下、灵山佛都、旅游胜地、天开佛国、华夏第一佛山等美誉,以四观八景的奇风异彩名冠于世,为全国四十四个风景名胜区之一。<br><br> 鸡足山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流域,气候炎热干燥,少雨干旱,具有典型的亚热带风光。温度季节为冬短夏长,春秋相当,四季均可旅游。现仅存清代的祝圣寺、金顶寺大门和楞严塔。山间云雾缥缈,溪水琮琮,为中国佛教名山之一。<br> 鸡足山山顶海拔3320米,气候立体多样,植被多为亚热带、温带常绿针、阔叶林和灌丛林。春夏季登山旅游,植物生长茂盛,繁花似锦。每当一场山雨过后,空气格外清新。山中云雾缭绕,气象万千,不是仙境胜似仙境。秋冬旅游红叶满山,苍松挺拔,另有一番景致。<br> 鸡足山最高峰天柱峰,海拔3248米。全山有四十座奇山,十三座险峰,三十四块岩壁,幽洞四十五个,溪泉百余条;有莽莽原始森林、名木古树、奇花异草;有珍禽异兽数十种。古人用一鸟、二茶、三龙、四观、五杉、六珍、七兽、八景概括鸡足山的自然美景。<br> 鸡足山山势壮高,高插云汉;古木参天,绿荫生寒;幽谷阴沉、深不见底;壁峭悬崖,望之股栗;瀑布飞溅,白联悬空;万壑松涛,狂风突起。登天柱峰睹佛光,使人入虹云仙境;站华首门听晴雷,震声只隔半溪云。是造化钟灵秀毓之地,令人震惊,令人留恋。<br> 鸡足山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曾两登鸡足山,并编撰《鸡足山志》。他登临天柱峰绝顶,东观日出,西望苍洱,南睹祥云,北眺玉龙,不禁惊呼:“东日、西海、南云、北雪、四之中,海内得其一,已为奇绝,而天柱峰一顶一萃天下之四观,此不特首鸡山,实首海内矣”!<br> 鸡足山是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大弟子饮光迦叶衣入定鸡足山华首门,奠定佛教界的崇高地位。元、明两代,形成迦叶殿等八大寺七十一丛林。鼎盛时期发展到三十六寺七十二庵,常驻僧尼达数千人的宏大规模。<br> 鸡足山历代高僧辈出,有唐代明智、护月;宋代慈济;元代源空、普通、本源;明代周理、彻庸、释禅、担当、大错、中锋;清末民初虚云等都是大德高僧。历史积淀无穷的文化内涵,明神宗颁藏经到山,赐紫衣圆顶;光绪、慈禧敕封“护国祝圣禅寺”,赐銮驾、紫衣、玉印等珍贵文物。 <br> 鸡足山吴道子的《瘦马》;李霞的《十八罗汉过江图》;徐霞客的《鸡足山志》;屈尔泰的《墨龙》;徐悲鸿的《鸡·竹·山》、《奔马》;杨升庵、李元阳、李贽、董其昌、孙中山、梁启超、袁嘉谷、赵藩、赵朴初等留下的大量诗文画卷,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br> 鸡足山素以雄、险、奇、秀、幽著称,以天开佛国、灵山佛都闻名,徐霞客胜赞“器观尽收今古胜”,“实首海内矣”!徐悲鸿赋诗“灵鹫一片荒凉土,岂比苍苍鸡足山”。是旅游胜地、佛教圣地“灵岳重辉、饮光俨然”。<br> 鸡足山为干热河谷气候、温暖湿润山地气候与温凉潮湿亚高山气候。形成“万壑松涛”;有常绿、落叶阔叶混合林,有栲、栎、楠、楸、杨等种类;有丘陵竹林;有元江栲林、苍山冷杉、平顶松、弹指松。有红棕杜鹃、云南杜鹃、露珠杜鹃、绒毛叶黄花木等,春风送暖时,杜鹃花开如霞,长达数里,为鸡足山一景,被称为杜鹃长廊。 鸡足山的主要景观:鸡足山有梵刹林列,山势雄伟,古木参天,山峦叠翠,鸟语花香,苍峰岩壁、玉龙瀑布、溪泉洞穴、奇石等奇观。有东观日出、南瞰彩云、西望洱海、北眺雪山“四观”。有天柱佛光、华首晴雷、太子玄关、古洞别天、飞瀑穿云、万壑松涛、壁绝夕照、塔院月“八景”。还有迦叶殿、九莲寺、放光寺、石钟寺等景观。<br> 鸡足山迦叶殿:又名金襕寺,是历史上的著名寺院,位于插屏峰麓绝顶悬岩之畔,奉迦叶为尊者,据传唐天宝时,刻迦叶像于此。殿中藏有书板经数十函。古寺有铜塔被毁。倚插屏峰,壁立千仞,东罗汉壁也是悬崖万仞。<br> 鸡足山九莲寺:位于鸡足山灵山会坊西面,是进入鸡足山山门后的第一座寺院,曲径通幽,禅房花木。寺院选址考究,群山环绕,清溪浅流,花木扶疏,青松掩映,优雅恬静,因寺周围山丘如莲花瓣状,寺院正居莲台之上,莲花被尊为佛教的圣花,又因莲有九籽,故名“九莲”。<br> 鸡足山放光寺:明代嘉靖年间无穷禅师创建。寺南向,后倚绝壁,前临盘壑 。由此上眺华首门,则见一削万仞,雄奇无比。寺门下有石金刚二座,雕刻甚精,翊翊如生,寺内巨石上还建有小亭。其后建有毗卢阁,藏经一部。<br> 鸡足山石钟寺:位于仙鹤峰下,建于唐代,明朝永乐正统间,敕赐大少林寺,康熙年间重修。 风景优美,东南方有茶房瀑布,北有小龙潭,东有大龙潭。“阁之左有澄潭,上悬岩石,叩之如钟鸣,故名”。<br> 鸡足山悉檀寺:位于满月峰,明代万历年间僧本无与丽江土府建。天启年间,请得嘉兴本藏经一部。明代寺中还设有浴池,“池以砖秋瓦,长丈五,阔八尺,汤深四尺,灶从隔壁釜中,竞日乃温”,徐霞客曾在此沐浴。<br> 鸡足山尊胜塔院:位于文笔山前、悉檀寺东,明代崇祯年间丽江府与僧道源建。塔高六丈六尺, 四周有禅房四十余间。清代顺治年间院内铸就巨钟一口,“晨夕钟声,响震山谷”,山后有静闻和尚骨塔。<br> 鸡足山大士阁:位于象头山前,明代创建。传说有敌袭大理,见一老妇人背巨石而行,十分惊愕 ,上前打问,老妇人说,我老且病,不能背重的了。敌人见状,惊惧而退。当地人认为这位老妇人是观音化身,非常感激她退敌之恩,故就石建阁。其前有坊楼,登上陡峭的台阶,可见主建筑大士阁,上供大士像。大士阁又名三摩寺。<br> 鸡足山寺院:如圣峰寺、龙华寺、大觉寺、幻住庵、那兰陀寺、西竺寺、慧灯寺、传衣寺、大锅寺、铜瓦殿等均为著名寺院。保存至今有祝圣寺、金顶寺、华严寺、慧灯寺等。<br> 鸡足山祝圣寺:原名迎祥寺,建于明代,经虚云法师十余年修成。有大雄宝殿,供奉如来佛,有五百罗汉,光彩夺目。还有天王殿、藏经楼、藏珍楼、钟楼、鼓楼、禅堂、僧舍等。藏经楼藏经四十一函,旧刻藏经三十七函。藏珍楼藏有紫衣、钵具、锡杖、如意、缅玉卧佛 、碧玉观音、名人字画等。青铜巨鼎,重三千余斤,竖立在月台上。<br> 鸡足山金顶寺:为鸡足山最高寺庙,明代弘治年间建庵,后建普光殿、天长阁、观风阁、善雨亭。有南云观、北雪观、东日观、西海观。楞严塔高四十一米,高耸于海拔3220米的金顶上,蔚为壮观。登塔远望,四方美景尽收眼底,东观日出,西观苍山洱海,南观云海,北观玉龙雪山。<br> 鸡足山悉檀河:纵贯沿河两岸的尊胜塔院、悉檀寺、祝圣寺、寂光寺、石钟寺、大觉寺等大型寺院建筑群以及无数的庵、阁、亭、楼、堂自下而上,像佛线穿珠,一直延伸到天柱峰脚的慧灯庵,为游览鸡足山的主游道。<br> 鸡足山华首门:因独特的奇、险而闻名内外,相传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迦叶守衣入定的地方,被佛教称为“中华第一门”。华首门高四十米,宽二十米,中间有垂直下裂的石缝,把石壁分为两扇“门”,缝中悬挂着距离大致相等的石,就是“石锁”,檐口、门楣清晰可辨,酷似道貌岸然相等的石门,游人至此,仰观峭壁危崖直摩苍穹,猿猱难攀,摇摇欲坠;俯瞰幽谷深涧,云雾缥缈,深不见底,若置九霄。<br> 鸡足山受记泉:佛教传说为迦叶尊者受记为僧处。高临下,夏秋之际,远处山谷雷雨大作,这里却晴日当空,雷声、闪闪电光从远处传来,在此碰壁后。回音反射,声震寰宇,空谷留音,被称为“华首晴雷”。<br> 鸡足山饮光双塔:因迦叶又称“饮光佛”而得名。双塔居中位置,有太子阁,为清末僧人可禅募化修建,工艺精致,铜铸太子一尊,临窗高立,游人有朝山求子的,多用硬币投入,俗称“打太子”,据说打中者即可得子嗣。 鸡足山的主要特色文化:主要有佛教文化、名人文化、自然地理文化、建筑文化、<br> 佛教文化:鸡足山佛教为释迦牟尼大弟子饮光迦叶所开辟,盛于明清,鼎盛时发展成以祝圣寺为中心的三十六寺七十二庵,常住僧尼三千余人的宏大规模。其间,高僧辈出,著名高僧小澄、慈济、普通、本贴、读彻、周理、释禅、净月、大错、担当等大师,讲经、说法、著述、建寺,极大地丰富了鸡足山佛教文化。鸡足山为禅宗发源地,且部派兼容,是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的交汇点,在南亚、东南亚各国享有盛誉,自古以来是中外佛教徒心仪的圣地。历代高僧大德多来朝拜、住持和修行,声闻九州。清末民初,旷世高僧虚云数登鸡足山,驻锡圣地,开时代佛学新风。<br> 名人文化:在鸡足山历史发展中,文人墨客荟萃,米芾、董其昌、吴伟业、李贽、徐霞客、孙中山、梁启超、徐悲鸿、赵朴初等为鸡足山赋诗撰文,题字献画。云贵总督范承勋、姚安土知府高奣映先后四次纂修《鸡足山志》;滇中著名学者李根源、赵藩再修《鸡足山志补》,是后人了解考察鸡足山历史、山川、人文、寺观、特产的重要文献和典籍;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文学家徐霞客步行五千余里,两次登上鸡足山,住山数月,对鸡足山地质、水文、植物、胜景、寺院等进行了详细考察,记述日记三万余字,纂修了第一部《鸡足山志》;<br> 孙中山为祝圣寺题写了“饮光俨然”,梁启超题写了“灵岳重辉”,云南省主席龙云慕鸡足山胜名,登山览胜,拨巨资在天柱峰金顶寺光明宝塔原址修建了楞严塔,为楞严塔题词“法相庄严”;袁嘉谷登游鸡足山,登楞严塔,供奉了手书《楞严咒》、《大悲咒》和《楞严塔碑记》,留下了著名的石钟寺长联,著名画家徐悲鸿留下《雄鸡竹石图》和《奔马》等书画五幅,中国佛协会长赵朴初为鸡足山题写了“祝圣寺”、“灵山一会”、“天开佛国、地涌化城”等匾额。米芾书法“天下第一山”,担当的诗、书、画,不仅是鸡足山的崇高赞誉,更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鸡足山蕴籍了悠久的佛教历史和丰厚的佛教文化内涵,成为鸡足山难得的历史文化遗产。<br> 自然地理文化:鸡足山有雄、秀、幽、奇、绝的自然景观特色。摩天凌云、雄峙天南,古人曾以“苍崖万仞、猿踞猱攀”形容其险峻,共有四十余座奇山、十三座险峰、三十四座崖壁、四十五个幽洞,另有泉潭百余,岗岭谷壑无数。全山气势磅礴,山峰竞秀,林泉交错,奇峰嵌寺,苍藤古树,缨络万千。鸡足山一鸟、二茶、三龙、四观、五杉、六珍、七兽、八景为名人墨客赞叹不绝,更让人流连忘返,可谓“鸡足奇秀甲天下”。鸡足山森林覆盖率高,有高等植物八十多科五百余种,主要有栲、松、栎、楠、杨等种类,树龄多在百年以上,为鸡足山增添了美丽和神奇,有“天然森林公园”之美誉。鸡足山山顶终年云雾缭绕,如梦似幻。原始生态保存完好,珍禽异兽数十种,形成了以动物和原始生态植被为主的自然生态体系。鸡足山风景名胜区可分为:山门游览区、祝圣寺游览区、迦叶殿游览区、金顶游览区。<br> 建筑文化:鸡足山是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首座弟子饮光迦叶守衣入定鸡足山华首门,奠定了它在佛教界的崇高地位。到元、明两代,形成了以迦叶殿为主的八大寺、七十一丛林,其中著名的大寺有金顶寺、传灯寺、太子阁、九莲寺、迦叶殿、石钟寺、寂光寺、慧灯庵等。除寺院外,还建有轩、亭、角、堂、坊、塔、殿等二百余座,桥梁十八座。鼎盛时期发展到三十六寺、七十二庵,常住僧尼数千人的宏大规模,形成了“金殿空中香迷雾,十里松风吹不断”的盛况。厐大而气势宏伟的寺院建筑群,撰写鸡足山的辉煌历史,建筑景观独具特色。 鸡足山的交通指南:乘火车:乘火车到云南大理火车站,下车后,乘8路公交车到北站,北站有到宾川的班车,到宾川以后再乘微型面包车到鸡足山,宾川客运站乘车去鸡足山约需一个小时,也可乘出租或拼车前往。还可从可从昆明乘直达宾川县的长途汽车,再转乘去鸡足山。<br> 乘飞机:乘飞机到大理机场,从机场乘大巴先到下关,然后从下关乘班车到宾川、再乘班车到鸡足山景区。<br> 乘公交:鸡足山在宾川县鸡足山镇,距县城三十三公里,距大理一百零三公里。可从昆明乘直达宾川县的长途汽车,或在大理汽车站乘中巴到宾川县城,县城所在地金牛镇每天都有数班中巴往返于鸡足山。游客可乘缆车或骑马上山。<br> 自驾:自驾按导航有多条线路可选择。如从大理古城出发—沿大理机场—大理挖色—宝丰寺—上苍湿地—宾川鸡足山景区;如从昆明出发—沿祥云—宾川县城—宾川鸡足山景区。 <h1>关注公众号:“重新爱”情感</h1> <h1>文字:原创<div>图片:网络 明谢原作者</div></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