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敦煌》爱与传承的千年回响

清诗(曾用网名:温婉素心、小幸福)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网络</p> <p class="ql-block">“敦煌天空的沙粒,带着我们的记忆,我从半路看回去,这秦关漫漫好婉踞……”飞儿乐队的《月牙湾》的节奏感与历史感带着我的思绪奔向敦煌,仿佛敦煌的飞沙在我的心中荡起回响,期待着爱的人与我相守。而有这么一个人,自从北京大学毕业分配到敦煌工作以后,带着一群人守护敦煌60年,她就是文物工作者—樊锦诗。</p><p class="ql-block">《吾爱敦煌》跟我们说着樊锦诗在守护敦煌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敦煌生活的不适应,她逐渐克服困难,爱上了敦煌,而樊锦诗与爱人结婚后因工作分开,敦煌因为旅游人数增多,壁画受到人群的二氧化碳影响导致颜色脱落,而樊锦诗为了保持敦煌的原貌,坚持向工作人员说明保护文物和历史的情况,她始终坚持不将敦煌做成买卖,强调守护敦煌和历史的初心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敦煌莫高窟,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现有洞窟735个,保存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唐宋木构窟檐5座,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在石窟艺术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它是西域的交通枢纽,是丝绸之路沿线的商业中心,也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场域。</p><p class="ql-block">作为我国重要的保护文物,它曾受到外国人的偷盗、复制,而我国的文物保护者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守护,运用数字化技术将它完整得保存了下来,历经了49年终于出版了敦煌的考古报告。</p><p class="ql-block">她守护了60年才保证敦煌的完整,她守到丈夫因病去世,她守到年轻人传承,她用热爱坚守着每座佛像,呵护着每个壁画,废寝忘食。《吾爱敦煌》用文物工作者樊锦诗的视角,歌颂着每位文物工作者的不易,以及对历史文物保护的长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