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凋敝市集与永恒山水间的沉思</p><p class="ql-block">一一自驾云南永仁县宜就镇</p><p class="ql-block">今天到云南永仁县走亲戚。他们请了工人栽板栗,山上风大,我们感冒了也帮不上什么忙,吃过午饭到宜就镇赶场。</p><p class="ql-block">宜就镇毗邻大姚县与元谋县,因镇人民政府驻宜就街得名。“宜就”为彝语,意为土质极好的地方。当地物产丰富,软糯口弹、鲜香味浓、酸甜开胃的石磨凉粉、质地爽滑、鲜嫩甘甜、味道鲜香的龙泉豆花、不腥不膻、肉味醇厚、营养丰富的羊肉汤锅、味美醇香,甜而不腻、色泽金黄的手工麦芽糖,味烈性温、纯正劲道,浓香四溢的他克小灶酒被冠以“宜就五绝”。其中的手工麦芽糖于2019年被列为“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地亦有过年吃羊肉发洋财的说法。</p><p class="ql-block">宜就以农业立镇,是周边乡村的物资集散地。听岳母说,以前的宜就街赶场天人山人海,农副产品,生产资料,日用百货,家禽家畜,地方小吃,将几条街塞得满满当当,充满了烟火气息。到了却大失所望,商铺门可罗雀,摆摊的廖廖无几,双臂平伸也能通过,显得十分冷清而寂静,只有微风在空荡的街道里穿梭。</p><p class="ql-block">工业化进程加剧了农村的空心化,劳动力向城市集聚。电商的蓬勃发展削弱了农村集市的消费功能。缺乏人气和叫卖声的乡村集市,感觉没有了灵魂。随便逛了一圈,准备到黑龙潭景区游玩。</p><p class="ql-block">当失望的褶皱尚未在心头抚平,黑龙潭的泉眼已用一汪翡翠色的凝视将人俘获。立于泉眼旁的沃土之源碑上书:“盘古开天地,泽被生民,事兴物荣,吉年三月桃花灼灼映日,有黑龙感应降大雪山麓,现黑龙潭,此沃土之源也。”传说中一条母龙携子栖居在这里,将大雪山2884米的海拔化作汩汩清流,在浣衣亭的石阶上溅起碎玉般的回响。九曲栈道的木纹里沁着水汽,恍惚间升腾而起,变成蓝天上的朵朵白云。</p><p class="ql-block">站在观景亭眺望,梯田的等高线正在书写大地的乐谱——水田是银色的休止符,旱地是绿色的颤音,而远处苍黑的原始森林,则是亘古不变的深沉低音。几座土木结构的老宅静静地矗立在泉眼边,仿佛是时间的见证者,它的每一块石头,每一片瓦片都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斑驳墙面映着林木筛下的光斑,仿佛时光在此达成了某种妥协。</p><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我们踏上归途。打开车窗,混合着山野气息和汽车尾气的山风在胸中激荡,宜就街的萧条冷清与黑龙潭的田园风光在脑海不断回放。工业化进程和电商的蓬勃发展,虽然带来了便利,但也让传统的乡村集市失去了往日的热闹。然而,黑龙潭的永恒之美让我相信,乡村依然有它的魅力和价值。</p><p class="ql-block">或许,未来的乡村需要在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同时,找到新的发展路径,让传统与现代和谐共存,让乡村重新焕发生机。正如宜就镇正在通过农旅融合、人居环境提升和文化传承,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相信,乡村的未来依然充满希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