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老西安轶事]之一0七:罗马尼亚电影的那些事</p>
<p class="ql-block">在朋友圈偶然瞥见一位罗马尼亚电影演员今昔对比的帖子,这不经意的一瞥,却唤醒了我对罗马尼亚电影尘封已久的记忆,那些回忆,仿若陈酿,越品越有滋味。</p>
<p class="ql-block">诚然,罗马尼亚电影在世界影坛的地位并不显赫,但对于中国人而言,却有着难以磨灭的记忆。那个特殊的年代,文化娱乐资源匮乏,国产电影几乎停滞不前。或许是因为我国与罗马尼亚特殊的国际关系,罗马尼亚电影得以涌入中国,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国人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窗,让国人得以一饱眼福,大开眼界。</p>
<p class="ql-block">首当其冲的,当属那部《多瑙河之波》的黑白影片。这是一部二战题材的电影,讲述了一群人劫运德军船上军火给游击队的故事。这部电影在国内掀起的热潮非同一般。其中,船长的爱人安娜,她身姿婀娜,身着性感的连衣短裙,一头烫着大波浪的长发如墨般垂落,精致的大眼睛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她与船长亲密的镜头,让无数年轻人看得如痴如醉。我是在国棉十二厂礼堂观看的这部电影。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礼堂里没有空调,人们汗流浃背,但观看电影的秩序却井然有序。散场时,我听到几位纺织女工兴奋地谈论着:“我都看了三遍了。”这部电影在当时无论是审美、时尚、衣着、发型还是情爱方面,都给国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p>
<p class="ql-block">还有两部儿童电影《巴布什卡历险记》和《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讲述的是几个孩子在多瑙河上与犯罪分子周旋,最终将罪犯绳之以法的故事。这两部电影上映时,万人空巷,一票难求,黄牛党将原本二毛钱一张的票炒到了一块钱。据说当时西安只有一部拷贝。我的一个发小的哥哥是跑片员,那些天他忙得不可开交。一部电影有十多盘胶片,一个影院放映完两盘后,跑片员就要骑着自行车将胶片送到下一个影院。我出差到西安时,发小帮我搞到了一张纺织城工人俱乐部的票,我骑车来回几十里只为看这场电影。由于拷贝连轴转,当时放映的影片已经磨损得非常严重,画面满是雪花点,声音也不清楚。但即便如此,这部电影当时就是火到这种程度。</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部灾难片《爆炸》。国人很少看到这样的影片。故事很简单,一条装满化肥的轮船失火,在多瑙河上漂泊,随时可能爆炸,对两岸城市造成威胁。一位警员只身登船,在救助人员之后,经过一番努力,成功将轮船驶离市区,使其爆炸。整部电影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这种类型的电影着实让国人眼前一亮。</p>
<p class="ql-block">此外,还有几部罗马尼亚电影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历史大片《斯特凡大公》、惊险的二战谍战片《橡树十万火急》、复仇片《复仇》、经典艺术片《沸腾的群山》等。在那个文化饥渴的年代,罗马尼亚电影涌入中国,确实让人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如今回忆起来,依然觉得十分亲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