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昵称:王其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美篇号:8333809</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文/王其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图片:来自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漫长而悠远的岁月长河中,每一代人都在青春年少时书写着各自独特的经历与记忆,并对这些经历与记忆持有独到的理解与感悟。勤工俭学这一词汇,随着时光的流逝,在潜移默化中也打上了不同时代的印记。对于当下的孩子们而言,它似乎已经成了大学生的专有标签,其社会实践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单纯挣钱的初衷。然而,当我们回溯到自己读书的那个时代,勤工俭学更多地承载了为家庭增添收入、缓解经济拮据的重担,挣钱无疑是那时的根本目的。故而,勤工俭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蕴含的意义与情感,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诠释与解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当今这个物质相对充裕的时代,大学生们的勤工俭学已经演变成为一种多姿多彩的生活体验。他们中,有人来自偏远山区与乡村,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宽裕;有人则来自较为繁华的都市,拥有优越的经济条件,但他们都有着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在寒假与暑假这两个漫长的假期里,他们纷纷走出校园,踏入纷繁复杂的社会,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勤工俭学机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勤工俭学的形式可谓是五花八门、各具特色。有人凭借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当起了家教,他们耐心地为孩子们答疑解惑,不仅传授了宝贵的知识,更传递了学习的热情与坚定的信念。这让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看到了孩子进步的曙光,深切感受到了教育的无穷力量。有人则受聘于相关的公司或部门,协助整理繁琐的文档资料,他们凭借自己熟练的电脑操作技能,将一份份冗杂的资料化繁为简,为现代化办公贡献了自己的一技之长。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中,他们不仅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更学会了如何在职场中与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协调,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然,也不乏选择到餐饮服务部门兼职的同学们。他们身着统一的制服,面带微笑,用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了顾客的认可与赞誉。尽管工作颇为辛苦,但他们却乐此不疲,因为每一次的服务,都是一次与人交往的实习机会,都是一次自我价值的彰显与实现。在他们眼中,勤工俭学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每一种工作都值得尊重与肯定。劳动报酬的多少并非他们所看重,他们更为珍视的是通过打工锻炼,为将来步入社会积累宝贵的经验。勤工俭学,在新的历史时期,似乎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社会实践内涵,已然成为大学生们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然而,当我们将时光回溯至几十年前,勤工俭学的场景却大相径庭。那时的我们,正置身于恢复高考的前夕,教育资源的匮乏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多数家庭能够供孩子读完高中已属不易。故而,勤工俭学,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是更多中学生靠打工维持求学的一种生活常态,是出于家庭经济条件所迫的一种无奈选择,而并非是为了社会实践与生活体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时候放暑假,在农村也被形象地称为放“忙假”,即为农村里忙于收割、忙于播种的“双抢”而特意放的假。炎炎烈日炙烤着大地,田野里稻谷金黄,呈现出一片丰收的喜人景象。然而,对于我们这些农村的孩子而言,这却是最为忙碌的时节。除了帮助父母收割稻谷、晾晒粮食、播种下季作物之外,我们还会利用早晚的空闲时间,搞点副业以挣得学杂费和家庭生活补贴。由于我的家乡地处苏北里下河地区,芦苇资源极为丰富,因此,编织芦苇帘子(俗称打箔子),便成了我们主要的劳务活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我读初中时,由于身体发育尚未健全,个子瘦小,做不了什么重活,主要在家里帮助大人编织芦苇帘子。这些工作虽然谈不上什么技术含量,但却需要极大的耐心与细心。每当夜幕降临,我们便围坐在一起,按照大人的分工,各自默默地干着手中的活计。大人们为了充分调动我们的积极性,也会从卖芦苇帘子的钱中拿出一小部分来奖励我们,虽然钱不多,但却足以让我们感到满足与快乐。那段时光,虽然生活清贫,但我们却从中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与家庭的温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及至读高中的时候,我们基本上已长成小大人的模样,放寒暑假时,我们一般会走出去找份临时工来做。或是到水运码头帮助上下货,或是到城里的建筑工地做小工。工作虽然异常辛苦,但挣的钱却要比在家搞副业多得多。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之时,我们便已踏上了前往工地的路途。在那里,我们挥汗如雨,手搬肩抬沉重的货物,深切感受到了劳动的不易与艰辛。每当夜幕降临,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回到家中时,最期待的便是填饱肚子和美美地睡上一觉。当打工结束拿到工钱后,那份喜悦与快乐是无法言表的,当然,工钱的大部分是要上交父母的,自己只留一小部分用于开学后在住校期间改善伙食。虽然生活颇为艰辛,但我们却从未有过任何抱怨,因为通过勤工俭学的劳动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了父母平日里的辛苦与不易,所以,也更加珍惜每一分钱,懂得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回溯往昔,勤工俭学的变迁历程见证了时代的飞跃与进步,也映射出不同年代孩子们的成长轨迹与心灵历程。让我们怀揣着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继续引领我们的孩子在勤工俭学的征途中,以汗水与智慧共同谱写属于他们自己的精彩篇章。懂得感恩与回馈,是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美好品质;同时,勤工俭学能让孩子们在实践中磨砺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困境中砥砺解决问题的智慧,从而培养出坚不可摧的意志与卓越的品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曾有一位哲人睿智地指出:“劳动,乃财富之源泉,亦是幸福之真谛。”勤工俭学,正是让孩子们在劳动的汗水中细细品味幸福的滋味,使他们深刻领悟: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更迭,唯有凭借自己的双手去不懈创造,方能赢得真正的幸福与成功。因此,我们应当积极鼓励孩子们投身于勤工俭学的实践活动之中,让他们在这条道路上留下坚实的成长足迹。愿他们在汗水的洗礼中学会持之以恒,在挑战中学会勇往直前,在探索中学会开拓创新,让梦想在不懈的奋斗中扬帆起航,乘风破浪。让我们满怀期待,静候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以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以非凡的智慧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于盐城市橡树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2月1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