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李氏二十七世宗亲聚会掠影

宁静致远

<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31日(正月初三),李氏二十七世宗亲聚会活动在福安市市民行政服务中心周边亲亲宝贝婴儿教育三楼“不晚茶咖”场所举行,庆祝李珖爷爷诞辰136周年,当天下午李氏家族成员不论大小70多人参加活动,现场喜庆气氛浓厚,相互交流叙谈盛欢,当晚大家共进晚餐。</p> 喜庆会场 连线问候 众人签到 简约交流会 <p class="ql-block">主持人李建峰开场白:今天,大家相聚一起,庆祝李珖爷爷诞生136周年,望大家凝心聚力,传承家族优良品质,再树家族荣耀族,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引用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所愿皆所成,大家共勉。</p> <p class="ql-block">聚会最长者:李冠忠讲话</p> <p class="ql-block">首先向今天参加春节聚会的各位弟弟、妹妹、弟媳、妹夫、侄儿、侄女、侄儿媳、侄女婿以及我的女儿、女婿、外甥女、儿子、侄孙儿、侄孙女表达新春的祝贺,祝大家乙巳蛇年快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p><p class="ql-block">我简短地介绍下我们家族的简史与这次聚会的用意。这次聚会是我提议并得到立中、冠夏、建峰三位弟弟鼎力支持共同发起的。</p><p class="ql-block">今天到场的亲兄弟、堂兄弟们都是陇西福安阳头李氏宗祠东八房二十七世(即二十七代)的子孙。我们有一位共同的祖父李珖,字祥芳,号润夫。</p><p class="ql-block">我们的爷爷生于光绪十五年(即1889年)正月初三日,今天正好是他老人家136周年纪念日。</p><p class="ql-block">他卒于1950年农历六月二十三日,时年仅62虚岁,是我出生后仅五个月,我大表弟出生后仅一个月,其他吾辈都未谋面。</p><p class="ql-block">爷爷的父亲(即吾辈的太公、太爷爷)名李蕡,字薌林,号实巷,生于道光已酉年(即1849年) 卒于1902年,时年仅54虚岁,先娶一太婆生一男一女,男的名叫李珣,生于1876年,卒于1922年,时年仅47虚岁。继娶潘月桂(就是我辈的亲太婆,生于1853年,卒于1922年,时年70虚岁,于1889年与1891年分别生下二男,即李珖与李瑢(即吾辈的爷爷与叔公)</p><p class="ql-block">我们爷爷的一生坎坷与艰酸磨难,真得是凡人难以想象的。今天暂且不多说。爷爷是值得我们崇拜的、了不起的典范人物。在民国期间,国家多灾多难,14岁丧父,仅凭一己之力,奶奶又体弱多病,他养育了二女五男,都很出色优秀,实属不易(详情日后补充)</p> <p class="ql-block">接着谈谈这次聚会的用意,我已年近八旬,是我辈的老大,种种原因没尽到责任,部分侄儿侄女、外甥、外甥女都从未谋面认识,实在抱歉。儿、侄辈很多都未见面相识,实属不该。</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兄弟辈出了两位名牌大学毕业生,一位是李颖峰、中国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他该专业首届毕业生),另一位是李树峰(北京大学法律专业毕业生)。</p><p class="ql-block">下一辈份即二十八世(二十八代)出现了多位优秀出色的,李冠夏的女儿李丰是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专业,曾公费留学,并得该校博士学位,现就职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李卫峰的儿子李泽龙清华大学毕业,公费留美斯坦福大学,现已取得该校博士学位,李勇的儿子李天浩现就读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大四学生,李立中的儿子李文凯毕业于东北大学(985)名校,后前往英国留学。李冠夏的儿子李文皓现就读北京交通大学大二。我的儿子李宗蔚是二十八世男的最小一个,现有幸就读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专业大一学生。</p><p class="ql-block">还有很多优秀出色的,我没一一例举,上述的是我们李氏宗祠东八房二十七代与二十八代学业情况,二十七代大都是从事教育与医学领域的工作,出现了多位单位骨干人物,上述事实是竿见,我们都很低调,从不张扬,充分说明了我们这两代人发扬家族优良传统,同时证实了我们家族兴衰史与中国近百多年的国运高度的吻合。</p> <p class="ql-block">最后说一下,这次聚会的目的:是让下一代(即二十八代)你们能加强联系,今后常常联络,中国有句古话:达则济天下,济苍生,那是圣人与伟人的抱负,希望下一代能做到达则济兄弟、姐妹、表兄弟、表姐妹,我说的济是指广义的济,並非狭义的金钱方面救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达到济弱者可从多方面,我相信下一代一定会出现这样人的。最后祝愿整个家族再创辉煌,希望寄托在你们下一代身上,拜托了,谢谢!</p> <p class="ql-block">二十七世代表李冠夏发言</p> <p class="ql-block">值此正月初三李珖爷爷诞辰纪念日,家族长辈李冠夏结合自身经历阐释传承要义。他提及自己从事医学五十载,始终秉持祖辈“困局中拓路、绝处谋新篇”的胆识,成长为超声医学学术泰斗的经历,是家族智慧基因的延续;子侄辈中,有人继承祖辈"寒窗不倦"的勤勉精神考入顶尖学府,亦有人将家族经商智慧融入现代企业管理,屡创佳绩。他强调:“李氏血脉中的智慧、进取与应变,是刻在骨子里的火种”,号召年轻一代激活这份精神遗产,在各自的领域“续写基因编码,让传承看得见锋芒”。</p> <p class="ql-block">郑文生发言</p> <p class="ql-block">1.李氏家族的基因强大,出了很多优秀人才,我经常和聪明勤劳的爸爸开玩笑,我们的聪明来自妈妈,要不是我妈,我可能大学都考不上。</p><p class="ql-block">2.聪明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机遇比聪明、能力更重要,机遇来了,要抓住,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p><p class="ql-block">3.相信坚持的力量,找准方向后,要持之以恒地去实现,许多聪明人之所以无法成功,是因为总想着有更好的可能,动不动就放弃,没有强烈意愿,无法成功。</p> <p class="ql-block">李氏二十七代李冠忠为二十八代李方凯颁发兄弟姐妹联谊会会长任命书</p> <p class="ql-block">二十八世兄弟姐妹联谊会会长李文凯讲话</p> <p class="ql-block">大家好!我是文凯,非常荣幸在今天的家族聚会上作为我这一代代表发言。说实话,因为常年在上海,我和大家相聚的时间并不多,很多人路上碰到都不认识。记忆中,我6、7岁时在进修校参加过一次很盛大的家族聚会,那时的场面印象里比较壮观,有八十到 100 人, 也正是在那时,我第一次有了李氏家族的概念。</p><p class="ql-block">我曾经觉的家族是一种狭隘的概念。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意识到,家族传承的是一种精神财富和无形资产。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会一直发挥影响力。回忆我自己,我能够感受我们家族整体上是有光明磊落,行正致远的精气神。印象深刻的有进修校的叔公给过我辅导,教导我脚踏实地、志存高远;我的爷爷在我小时候教我写字,告诉我做人做事的道理,让我明白要活到老学到老;我的父亲白手起家,用他的亲身经历让我懂得了创业的艰辛,也让我明白做人要吃的苦、享的起福。</p><p class="ql-block"> 前几天,建峰叔叔通知我这次聚会时,也跟我分享了咱们李氏一脉的近况。我深感自豪,无论是在学业、事业还是商业领域,我们家族的每一个人都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再各个领域都展现出正能量。</p><p class="ql-block">说到我自己,在金融投资领域一干也有 15年了。我觉得肯定是有受我们家族传承的正气的影响,让我始终也能坚守光明磊落,行正致远的精气神,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也让我在从事的小领域有些成就,得到些认可。</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们家族成员正活跃在不同的舞台上。有医生、有律师、有做金融、有干实业、有机关干部。这次聚会一方面祝愿我们家族成员能散如满天星,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又希望借这个机会,大家聚成一团火,信息资源共享,互帮互助。</p><p class="ql-block"> 在此特别感谢长辈们的精心组织,让我们有机会相聚一堂,传承家族的正能量。在新的一年里,衷心祝愿大家身体健康,万事胜意;最后再强调:祝愿我们家族成员能散如满天星,聚如一团火。</p><p class="ql-block"> 谢谢大家!</p> 建联谊群 晚宴场景 花絮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谢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