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留声 咏唱经典】王洛宾歌曲『半个月亮爬上来翻唱:嘉措顿朱

༄ 嘉措顿朱(手扶托拉夫斯基)

<p class="ql-block">  《半个月亮爬上来》是由王洛宾1939年在甘肃根据维吾尔族古老的舞曲创作改编的。这首歌曲又被改编成无伴奏合唱以及多声部音乐作品。1993年,被“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评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成为我国很多著名歌唱家的保留节目。在月光下绽放的爱情,如玫瑰般美丽动人,快来感受吧。</p><p class="ql-block"> 王宾先生的一生,搜集、整理、改编、创作了千余首中国西部民歌,他是被公认的近现代将中国民族音乐推向世界的第一人。他的音乐作品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五大洲也被广泛传唱。“世界三大男高音”卡雷拉斯、多明戈、帕瓦罗蒂等著名国际音乐家,都传唱过王洛宾先生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美国著名歌星保罗·罗伯逊等也在传唱王洛宾先生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这首歌讲述了一个男子在月光洒满窗台的时刻,希望能唤醒他的心上人,让她打开纱窗,欣赏这静谧的月色,并摘下玫瑰,轻轻地抛向她。然而,歌词中的疑问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为什么他的姑娘没有出来,是否能感受到他的情意?</p> <p class="ql-block"> 1938年春天,王洛宾一行搭乘拉货的卡车从西安出发,经过长途颠簸来到兰州,在这里参加西北抗战剧团。1939年秋天,王洛宾跟随“西北抗战剧团”前往甘肃河西走廊宣传抗日。途经酒泉时,他从酒泉东关一家卖葡萄干的维吾尔族商人那里,搜集到了一首新疆喀什地区的民歌《依拉拉,夏依格》。《依拉拉,夏依格》原来是南疆民间的一段古老的舞曲,歌词唱的是“夏依格”(花绸子)。“夏依格”是维吾尔族一种手工织成的窄幅花绸子。“依拉拉夏依格”意思是漂亮的姑娘穿着花绸裙子旋转。</p><p class="ql-block"> 在河西走廊巡回演出结束之后,王洛宾就开始整理在河西搜集的民歌素材。据说是夜天空上初升的弯月、小楼上那扇虚掩的纱窗、枝叶茂密的大槐树,这不正是自己要寻找的创作意境吗?</p><p class="ql-block"> 他就着昏暗的灯光,很快就完成了一首两段唱词,十八个乐句,将原来这个舞曲的快板节奏,修改为抒情的缓板,又给它填写了两段歌词,《半个月亮爬上来》就这样脱颖而出。</p><p class="ql-block"> 王洛宾用“依拉拉,爬上来”替换了“依拉拉,夏依格”,使原来快速跳跃的舞蹈节奏,舒展一首极富抒情性与歌唱性的爱情歌曲。改编之后的旋律,曲调采用欧洲音乐体系中弗吉尼亚调式,乐曲是级进的,特别是他在旋律中多次运用了“#1”“#2”“#4”三个升号,演唱时随着曲调半音阶的变化,使歌曲紧扣主题,用音乐语言形象地表达出半个月亮婆娑移动的感觉。这首歌看似简单,因为有升调的原因要演唱到位还需要相当的专业素养。</p> <p class="ql-block">王洛宾</p> <p class="ql-block">王洛宾、洛姗</p> <p class="ql-block">王洛宾在甘肃</p> <p class="ql-block">王洛宾在南疆军区文工团</p> <p class="ql-block">王洛宾与三毛</p> <p class="ql-block">鸣谢:本篇部分图片资料来自网络,在此向原作者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