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乙已蛇年福州烟台山景点人气爆棚</p> <p class="ql-block">从江心公园公路沿线两旁张灯结彩,人流络绎不绝,好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福州烟台山历史风貌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的旅游景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福州烟台山历史风貌区,福建仓山区的旅游景点。烟台山历史风貌区位于福州古城传统历史文化中轴线的最南端,留存有外国领事馆、教堂、洋行等西洋建筑和数十座中式园林古建筑,素有“万国建筑博物馆”的美誉,见证了福州近现代外交和商业发展史,记录了福州开埠后的时代风尚。总面积为53.22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30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为23.22公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基本信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所属区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所属国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中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所属省级行政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福建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所属城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福州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地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福建仓山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景区信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主要景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美国驻福州领事馆旧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林雪樵世幼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目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收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反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关键信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历史沿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地理位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主要景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修缮与保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所获荣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参考资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相关合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鸦片战争爆发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将福州列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1844年至1903年间,英、美、法、德、日等17个国家先后在烟台山设立领事馆。西方基督教会、天主教会不断派传教士来到福州建教堂等,进行全方位的文化输入。随着外国人、物的大量涌入,中西文化在此碰撞、交融。如今的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内仍保存有163处历史建筑,以及38处历史街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2023年7月烟台山历史风貌区获“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授牌,成为福州4家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历史沿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中英间签订了《南京条约》,将福州列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福州城自此走上了坎坷的近代历程。1844年至1903年间,英、美、法、德、日等17个国家先后在烟台山设立领事馆。当时领事馆的设立,实际上标志着中国政府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的逐步丧失,为西方资本主义掠夺中国打开了方便之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同时,西方基督教会、天主教会不断派传教士来到福州建教堂、办学校、开医院、开设洋行、发行报刊等,进行全方位的文化输入。近代西方文明的一些先进成果如机械设备、西医西药、电报电话和教育制度等亦随之传入,烟台山逐渐发展成为外国人集中的居留地,建筑也呈现异域色彩,后来有了“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随着外国人、物的大量涌入,中西文化在此碰撞、交融。如今的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内仍保存有163处历史建筑,以及38处历史街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地理位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具体范围为东至上腾路、南至立新路白鸽楼北侧、西至上三路及三县洲大桥,北至闽江南岸,且包括三县洲岛和中洲岛两个闽江上的岛屿,总面积为53.22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30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为23.22公顷。建设控制地带包括仓前片区(除核心保护范围部分)、江心岛5.94公顷,中洲岛4.23公顷三个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主要景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领事馆旧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美国驻福州领事馆旧址,位于爱国路2号,是烟台山历史风貌区第一批修缮完成的历史建筑,是典型的19世纪殖民地券廊风建筑,砖木结构,共有三层(包括一层地下室),建于晚清,约1860年代左右。爱国路2号曾先后由J. Forster洋行、天祥洋行、怡和洋行等所有,后为美国驻福州领事馆所用,现为烟台山历史风貌区范围内重要的历史建筑,其身兼烟台山历史文化博物馆和“仓前九里”接待中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领事馆旧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英国领事馆,在仓山区乐群路,现为省军区老干部宿舍。1845年6月,英国领事在仓前山建立领事馆(现乐群路10号),承租天安寺、双江台空地而建,为坐北朝南的白色欧式双层砖木结构楼房,上下两层各分四大开间布设,共计八间,周边均为通廊贯通,建筑面积551平方米,窗、门为长方拱形设置。办公楼西向建有一座正方形双层欧式白色住房为英国领事居住,沿坡建有英国式单层职工宿舍。上述建筑总面积约1300平方米。这些建筑于上世纪80年代被拆除建“红军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闽海关税务司官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据清乾隆二年(1737年)刊本《福建通志》等文献记载,福建是清朝最早设立海关的省份之一。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12 月,闽海关成立, 这是中国第一个正式授予“海关”称号的外贸机构。闽海关税务司官邸,位于乐群路12号,始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耗关平银 5133.33 两,为殖民地柱廊式三层砖木结构。1926年,重建为两层砖石混凝土建筑,耗费关平银20536.29两,但其花岗岩地下室仍保留了殖民地风格外廊。与其它殖民时期建筑不同的是,该建筑四面环廊封闭,互不相通,并安装有百叶窗。中间为走道,两边房间对称,走道和外廊均设有楼梯。整个建筑立面设计简洁,无过多线脚,屋檐出挑较多,独具特色。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乐群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乐群楼,位于乐群路8号英国领事馆东侧,又称 福州俱乐部、万国俱乐部。160 多年前,这里成为福州首个洋人俱乐部,各国人士汇聚于此觥[gōng]筹宴舞,见证了一段尘封的近代历史。该楼由仓前山附近各外国领事馆集资兴建,以英国为主。乐群楼始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 年),1859 年竣工,建筑面积约为619.69平方米,宽19.83米,长31.25米,高18米,为两层砖木结构,设有地下室,外廊式布局。其英文名称“福州俱乐部”,常常见于英文书籍、记录和往来信件中。2013年,乐群楼作为“烟台山近代建筑群”的一部分,被确定为福建省级文化保护单位,并于2020年完成修复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乐群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石厝教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圣约翰堂(石厝教堂),位于乐群路9号西侧, 是福州最早创办、也是最具特色的基督教堂之一。 教堂由侨居福州的英国侨民集资,在英国领事馆的帮助下,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筹建。当时,聘请香港土木工程师沃克斯(T. G. Walkers)设计,由本地建筑队施工,清咸丰十一年至十二年(1861-1862)间落成,产权原属英国基督教圣公会。清光绪初年,为福建北境牧区临时主教公署。因与当时的乐群楼(亦称万国俱乐部)及 英、美等国领事馆邻近,又有国际教堂之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石厝教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私人住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林雪樵世幼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林雪樵世幼科始建于1925-1930年间,是坐北朝南的三层砖木结构的建筑,是近代儿科名医林雪樵的居所,2013年公布为烟台山历史风貌区保留优秀历史建筑。这栋建筑最特色的地方就是采用的是非常具有历史特色的清水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林雪樵世幼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花亭仓巷 4、5 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这栋建筑建于1920年前后,是两层砖木结构的西式民居,据史料记载,这栋建筑原持有者为银行家,是当时洋行行长在烟台山的住所,是烟台山西方文化的见证,在2013年政府正式公布为风貌区内优秀历史建筑,是烟台山上少部分拥有门楼及院落的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毛忠梨柴火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毛忠梨柴火店,建于1930年,是一座两层砖木结构非常有特色的近代西洋式民居,既保留中国的传统风格,又吸收了西洋建筑的风格,临街三面外立面采用的是红砖清水外墙,这栋楼原来“毛忠梨柴火店”是出售燃材的,后为毛氏后人居住。一层为店面,二层为客厅卧室,当年临码头而建,交通非常便利,生意非常兴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金鼓弄3、4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金鼓弄3、4号位于主巷道旁的金鼓弄,紧邻主干道,闹中取静,私密性比较好,因为烟台山属于福州的一块风水宝地,所以当时有朝廷重臣居住于此,每当返乡之时,都有人敲锣打鼓帮其开道,金鼓弄因此得名。建筑分为两部分,主座部分始建于清代,是一座两层木结构的建筑。户型结构有三间门厅,进深一间,屋顶为双坡顶,还有一部分由于当时居住在此的主人,因为家族人丁兴旺于1930年间在主座旁兴建了一栋二层船型全木结构经典的传统建筑,充分拓展了居住的空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陈厝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这栋建筑始建于明代,是烟台山风貌区地块内历史最悠久的建筑,同时也是风貌区内非常少见的纯中式建筑,也是整个风貌区内仅有的三栋传统中式大宅,另两栋为罗宅、洪宅,均为文物登记点,建筑朝向为坐南朝北(西北-东南),入口在西侧,前后都有天井,为双天井,两进式宅院。陈厝[cuò]里最早的主人据说是明代时期的一个大官,朝廷赏赐的土地盖的房屋,那时候的面积也比现在大的多,有2000多平方占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烟台山历史风貌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忠烈路16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忠烈路16号,位于风貌区内9条风貌古巷道之一的忠烈路上,沿江一线。是一座始建于民国时期的三层木结构的古建筑,总占地面积为417平方米,在现在福州这寸土寸金的板块单是这块地现在都要卖一千多万了。建筑风格延续了汉代岭南一带民居建筑类型之一的三合式房屋建筑类型。该建筑风格特点为由三栋房子组合成一个“凹”字形平面造型,别具特色。该建筑在2013年公布为烟台山风貌区内优秀的历史建筑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仓后街18-23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这栋建筑建于1925-1930年之间,是典型的民国建筑,两层砖木结构,位于忠烈路中段东侧。地处烟台山历史风貌区沿江一线。“山环水抱必有气”的藏风聚气之风水宝地。紧邻主巷道,交通便利,环境较为宁静,不易被喧嚣打扰。这栋楼也是烟台山上最早出现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的建筑之一, 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及收藏价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仓山水电设备安装公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仓山水电设备安装公司始建于1973年,记录着亭下路乃至整个烟台山居民的生活印记,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2013年公布为烟台山历史风貌区保留优秀历史建筑。整体是用古典主义和民族风格的建筑手法,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修缮与保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2013年福州市城乡规划局出台的 《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公园路历史建筑群、马厂街历史建筑群保护规划》,该片区总体功能定位为以居住、文教功能为特色,集文化休闲、创意及旅游一体的近现代历史文化风貌片区,形成“三轴、三点、七片区”的功能结构。本规划保护的保留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为73处,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25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在需要修复的43栋老建筑中,爱国路2号、亭下山洋衣房、林雪樵世幼科和华侨蔡志远故居在内的7栋老建筑已完成修复工程,东西两侧的32栋历史建筑已启动修缮工程,剩余4栋老建筑正在修改方案,2017年底已全部启动修缮。另外,由三坊七巷管委会负责修复的安澜会馆已完成主体修缮,乐群楼、福建美丰银行已完成初步设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所获荣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2023年7月,烟台山历史风貌区获“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授牌,成为福州市的4家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之一。</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