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年初二我们来到地处青浦的大观园,这是我继2023年秋季之后第二次来这里。原想这里离上海市中心比较远,人可能会少一点。其实这个想法太简单。好玩的地方人可以从四面八方涌过来,节假日尤其如此。过年过节人多也是好事,人多热闹嘛。</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开车过来。面对公路就有一个大牌坊,但今天显然无法拍摄,就用上次来的时候所拍的一张照。</p> <p class="ql-block">在进入大观园正门时前,先要走一长段大道。这里插着的旗帜,每一面都代表红楼梦中十二金钗之一,每一个又与一种花相连。</p> <p class="ql-block">大道走到尽头转个弯,今天这里有个新年集市,彩旗飘扬,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虽然是冬天,没有看到什么花开,但杏花村依然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又见到牌楼了,上书“太虚幻境”,有点进入红楼梦的故事了。《红楼梦》本是一本小说,但人们越读越像是现实,以至真假难分。现在又以此为蓝本造出了大观园。</p> <p class="ql-block">大观园正门前广场中的大型照壁宽18米,高6米,朝南的一面是花岗石雕《女娲补天》。(照壁的北面是大理石雕《金陵十二钗》及警幻仙子、贾宝玉等14个人像,未拍)</p> <p class="ql-block">这个五开间的门庭,中间有三道供出入,上悬“大观园”金字匾额,门前雄踞一对高2.5米的青石狮子。旁边还有两道边门,门上端有砖雕。</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门就看到假山,上面刻着“曲径通幽处”,上面还有个小小的亭子。</p> <p class="ql-block">本来想着大观园内也可能有大片的蜡梅,但我没有看见。只有零星的几棵还开着残花的树。</p> <p class="ql-block">树荫底下有一座精致的六角亭。因为我们选择的路直接通往怡红园,所以没有在这里停留。</p> <p class="ql-block">怡红院是《红楼梦》中贾宝玉的住所。贾宝玉,别号绛洞花主、怡红公子。院门额题“怡红快绿”。贾宝玉原本取意院中种有海棠和芭蕉,题“红香绿玉”,后贾元春省亲时,改作“怡红快绿”。</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门里边看起来还是很深的。</p> <p class="ql-block">毕竟是怡红公子的住所,想象起来也应该非常考究。</p> <p class="ql-block">怡红院内的房子不少,自然各有各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古代富人家的大院,富贵气十足,这也是人们在新年里喜欢看到的。</p> <p class="ql-block">怡红院里的绛云轩是贾宝玉居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贾宝玉会客的地方,命名为“通灵”。</p> <p class="ql-block">这里看起来是宝玉的卧室。</p> <p class="ql-block">院落内有一个小假山,顶上有一座亭子,名为“邀月亭”。</p> <p class="ql-block">各个建筑之间都是相通的,走在其中也是“曲径通幽”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这个临水的建筑有一个奇怪的名字,叫“千红一窟”,这原是《红楼梦》中贾宝玉在太虚幻境中所饮的茶,由仙花灵叶上所带之宿露烹制而成。这个名字的谐音是“千红一哭”,暗示了所有红楼女儿最终的悲惨命运。</p> <p class="ql-block">再联想一下。《红楼梦》中有甄士隐和贾雨村这两个人物,名字也有着深刻的谐音寓意。甄士隐,谐音“真事隐”,暗示着真实的事情不能说;贾雨村,谐音“假语衬”,象征着虚假的言语来替代。</p> <p class="ql-block">贾宝玉看似生活在极尽奢华的大家庭,但其实只是表面现象。</p> <p class="ql-block">曲曲折折的生活经历,最后的结局是循入空门。</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到实地来感受一下封建时代的大家庭,唤起了曾经对读《红楼梦》这本书留下的众多记忆。</p> <p class="ql-block">逛了第一个怡红园,就近的一条路通往“体仁沐德”。</p> <p class="ql-block">冬日的树有些没有树叶,但树枝上挂着小灯笼,喜气洋洋。</p> <p class="ql-block">隔着水面看到对面一座桥,那座桥叫沁芳桥,小说中这里是黛玉和宝玉经常幽会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有一个小景点叫红香圃,四周种满了各种植物,尤其是牡丹和芍药。</p> <p class="ql-block">“体仁沐德”是上海大观园中的一个重要景点,位于“曲径通幽”之后,是元妃省亲时下轿小憩的地方。这里不仅是元春省亲时更衣休息处,还象征着体念沐浴皇上仁爱恩德的地方。过去与皇家有关的都是高贵无比,一个大门就是象征。</p> <p class="ql-block">进入院落内。皇上的恩宠是最不能忘记的。</p> <p class="ql-block">元妃省亲换个衣服也是不得了的事情,大概需要焚香沐浴,感谢天恩。</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地方才配得上叫“大观园”。</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中就见到了面前的一大片水面,水边上立着一个很大的牌楼。</p> <p class="ql-block">回过头来看这个水榭叫“丹凤榭”。丹凤榭是一座临水建筑,位于体仁沐德厅堂后的沁芳湖畔。</p> <p class="ql-block">它是大观园中最美的建筑之一,内部有黄杨木雕的落地大花罩,四周回廊设有美人靠。</p> <p class="ql-block">离体仁沐德最近的景点是蘅芜苑,在《红楼梦》中是薛宝钗的住所。</p> <p class="ql-block">薛宝钗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据说喜欢奇花异草。</p> <p class="ql-block">室内还有许多展品,包括12金钗的人物造型,还有表现大观园内各种活动的场景造型。</p> <p class="ql-block">相比起前两个院落,蘅芜苑似乎更有特点。这里的假山一直通到高处。</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空中围廊上,你可以举目四望。</p> <p class="ql-block">看到非常有气魄的楼房。</p> <p class="ql-block">楼上的一个房间里布置了一个洞房。那是宝钗的新婚之夜,想想她后来的遭遇,实在也让人同情。</p> <p class="ql-block">匾额上题有“蘅芷清芬”。世人如何评价薛宝钗这样的人物呢?她是一位典型的封建大家闺秀,容貌美丽,才华出众,学识渊博;她忠诚地信奉封建礼教,多次规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p> <p class="ql-block">薛宝钗善于做人处世,善于处理封建大家庭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她有虚伪、矫情、世故的一面,也有善良、公平、体贴他人的一面。</p> <p class="ql-block">《红楼梦》中的人物我不想评论,但这里的瀑布奔腾而下,“高山流水情依依”。</p> <p class="ql-block">从景色来看,蘅芜苑是很大气的。</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注意到“蘅芜苑”三字,走进正大门时可能忽略了。</p> <p class="ql-block">蘅芜苑边上有藕香榭这样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一块肯定要过来参观,现在先要去潇湘馆。</p> <p class="ql-block">潇湘馆里住着林黛玉,她的命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正门门庭题匾“潇湘馆”。</p> <p class="ql-block">进门看到的建筑有点清冷,而看到的树木松和竹都是有骨气的。</p> <p class="ql-block">这堵墙上刻有“降珠草庐”四个金字,旁边种有松、竹、梅。</p> <p class="ql-block">潇湘馆的建筑风格清雅脱俗,给人一种宁静与清幽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梨花春雨”是林黛玉操琴读书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设有红木仿竹形的整套家具,中置湘妃榻一只,西室陈列黛玉葬花用具。</p> <p class="ql-block">潇湘馆内的秀玉轩由三小间组成,用落地花罩隔开,是林黛玉吟诗、下棋、会客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秀玉轩的设计独具匠心,一统三小间用落地花罩所隔,整体布局紧凑而富有层次感。</p> <p class="ql-block">也许林黛玉是个自名清高的人物吧。比如她喜欢的是兰花,而不是牡丹。</p> <p class="ql-block">这个房间住的应该是她的婢女紫鹃和雪雁。</p> <p class="ql-block">潇湘馆内的“有凤来仪”,因其遍植竹子而得名。竹子在古代被视为高洁、坚韧的象征,而凤凰是传说中的瑞鸟,常与竹子相伴。</p> <p class="ql-block">建筑周边充满诗意和文化气息,竹子的茂盛和翠绿,小桥横跨溪流。</p> <p class="ql-block">“有凤来仪”的东西两侧的“龙吟亭”和“篁影亭”,与石桥小溪共同构成了潇湘馆的园林景观。</p> <p class="ql-block">曲桥边上还有个“凤尾榭”,潇湘馆确实是一个非常清净、让人沉思默想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稻香村是寡妇李纨的住所,这个地方显得很朴素。</p> <p class="ql-block">房屋内也没有明显的装饰,家具等也是原木的颜色。</p> <p class="ql-block">与大观园内其他地方的奢华场面形成明显的对照。</p> <p class="ql-block">从稻香村一路走来,前面的目标是凹晶馆。</p> <p class="ql-block">在红楼梦中,这里是林黛玉和史湘云对诗的地方。门前有蜡梅,但花基本已经凋谢。</p> <p class="ql-block">这里居然是宝玉和宝钗举办大婚的地方。想想可怜的林黛玉在潇湘馆里奄奄一息,听到欢庆的鼓乐声会感到何等的悲惨。</p> <p class="ql-block">栊翠庵是尼姑妙玉闭门修行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大观园内的庵堂也有如此摆设,豪富程度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而在这样的地方要耐得住寂寞,也不容易啊。</p> <p class="ql-block">栊翠庵的对面是梨香院,这里是梨园弟子们的住处。在《红楼梦》里,薛蟠、宝钗和其母薛姨妈进京后,曾被安排在此居住。后来,梨香院成为龄官等十二官习武、练武、休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由西进入大门后,南边是游廊,有方亭一座,廊外有花墙,花孔系水磨砖雕,游廊两侧有假山、花木。</p> <p class="ql-block">北面三间正屋,落地花罩,上悬“梨香院”匾额。室内陈放小演员练功用道具及脸谱等物。</p> <p class="ql-block">再往里走是个大舞台。今天舞台前坐满的人,在等待着看表演,我对此是毫无兴趣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了大观园最核心的地方大观楼。靠着芳沁河边是一个大牌坊,上书“省亲别墅”。大观园其实是借元春回家省亲的时机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大观楼是大观园最高光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一切有皇家建筑的风范。</p> <p class="ql-block">金门的一侧是大观园书斋,里面有曹雪芹的座像。</p> <p class="ql-block">大观楼是《红楼梦》中贾元春省亲时与家人相聚的地方,位于园区的中心位置。大观楼高十五米,采用重檐歇山顶设计。中间的匾额上书“顾恩思义”,一切都要感恩与皇家的恩典。</p> <p class="ql-block">楼内底层大厅金碧辉煌,在普通人心目中,大概只有皇帝可以做这样的宝座吧。可见当时贾家的荣华富贵。</p> <p class="ql-block">大观楼是大观园的正殿,东西各有一楼作陪侍,这一侧的楼斜楼叫缀锦阁,楼前的树很有年代感。</p> <p class="ql-block">这一侧的楼叫含芳阁,大观楼也可以认为是一个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大观楼的左侧是贾家小姐们的住所。这里两座样子相似的楼由曲桥相连,构成紫菱洲,这里的主人是贾迎春。</p> <p class="ql-block">这个建筑叫蓼风轩,它与边上的暖香坞和藕香榭相互连在一起,都归惜春所用。</p> <p class="ql-block">藕香榭和暖香阁。藕香榭是惜春的画室和书房,位于池中三面环水,适合学习和创作。</p> <p class="ql-block">秋爽斋的主人是探春。秋爽斋据说是“求书斋”的谐音,暗示着探春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探春才情出众,性格刚毅,她在大观园中的种种事迹,无不体现出她的聪明才智和坚韧不拔。</p> <p class="ql-block">古色古香的五孔桥。</p> <p class="ql-block">湖边有一个石舫,又称“不系舟”。</p> <p class="ql-block">从这个角度看,确实非常像一条舟船。</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石舫内拍摄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桥的一侧有一个水榭,叫芦雪庭。</p> <p class="ql-block">与之相对的是滴水亭。走到这里已经环绕大观园走了一圈,主要的景点都已经看到了。</p> <p class="ql-block">在离开大观园之前,我们来到沁芳桥脚下。沁芳桥是《红楼梦》中大观园的重要桥梁之一,桥上有亭,称为“沁芳亭”。桥四通八达,是出入大观园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桥上建有一座敞亭,桥身为白石栏杆,池水环抱,两侧设有美人靠,波光倩影,宛若琼阁。</p> <p class="ql-block">沁芳亭上还有一副对联:“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对联由贾宝玉所作,怡红公子才情不凡。</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张照片的位置留给青云宝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