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七律。迎新年</p><p class="ql-block">神州山水竟无眠,南北大江除旧烟。</p><p class="ql-block">岁岁天伦穷地远,年年此夕尽团圆。</p><p class="ql-block">千家低语换春色,万户高歌振擘翩。</p><p class="ql-block">喜沐东风送晴日,乐酣眸子纳红川。</p><p class="ql-block">2025.1.29日春节于南昌</p> <p class="ql-block">汉宫春。南昌烟花耀长天</p><p class="ql-block">江西 彭映水</p><p class="ql-block">秋水长天,看落霞孤鹜,袅袅春幡。</p><p class="ql-block">滕王高阁叠彩,南浦移船。</p><p class="ql-block">鄱湖归鹤,喜今宵、蓼子花妍。</p><p class="ql-block">梦未醒、九龙湖畔,青云红谷堆盘。</p><p class="ql-block">君笑东风迎客,望城梅染柳,湾里村烟。</p><p class="ql-block">闲时又来串月,镜映朱颜。</p><p class="ql-block">风流未老,问何人、身缠花环。</p><p class="ql-block">还又似、乡愁载酒,明朝故里言欢。</p><p class="ql-block">2025.0.30日于江西南昌</p> <p class="ql-block">一剪梅。帘外梅妍</p><p class="ql-block">帘外梅妍亮眼球。斜插枯枝,独染春舟。</p><p class="ql-block">云中飞燕舞低回,把盏樽前,窃语相投。</p><p class="ql-block">夜色寒深酒泛羞。往昔相思,今日闲愁。</p><p class="ql-block">寄情楼月越千年,诗枕亭台,词卧桥头。</p><p class="ql-block">2025.1.31日撰于南昌新建城</p> <p class="ql-block">拜年</p><p class="ql-block">江西 彭映水</p><p class="ql-block">开门迎春了,一波拜年的潮汐轰然而至,如同江河汇入大海,带着祝福与期盼,汹涌澎湃地涌向每一个角落。这不仅仅是一场人流的涌动,更是情感的交汇,是中国人对亲情、友情的深情表达。</p><p class="ql-block">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p><p class="ql-block">中国人的拜年,是有传承的,它起源于古老的农耕文明。在那个时代,人们依靠天时地利,祈求来年的丰收与平安。于是,在岁末年初之际,他们便走亲访友,互道吉祥,以此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与对未来的美好愿景。这一习俗,历经千年的风雨洗礼,不仅没有消逝,反而愈发显得厚重而深沉。它如同一根纽带,将中华儿女紧紧相连,无论身在何方,都能感受到那份来自故乡的温暖与牵挂。</p><p class="ql-block">天南地北的拜年风俗有许多的讲究。在北方,人们讲究在大年初一早起拜年,穿上新衣,戴上新帽,提着礼品,走街串巷,给长辈磕头作揖,送上最真挚的祝福。而在南方,则更注重家族团聚,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美味佳肴,畅谈着家长里短,享受着难得的闲暇时光。无论是哪种风俗,都蕴含着中国人对亲情的珍视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p class="ql-block">在我的记忆中,拜年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小时候,我总是期待能穿上妈妈为我准备的新衣服,跟着爸爸去给长辈们拜年。每到一家,我都会恭敬地鞠躬行礼,送上自己的祝福。而长辈们则会笑眯眯地递给我压岁钱,还会亲切地摸摸我的头,夸我长高了、懂事了。那一刻,我的心里总是充满了幸福与满足。</p><p class="ql-block">现今拜年的热潮,也在潜移默化中有了新的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拜年的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走亲访友外,还可以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送上自己的祝福。这些新兴的方式虽然少了些面对面的亲切感,但却更加便捷与高效。它们让拜年不再受地域与时间的限制,让亲情与友情得以跨越千山万水,传递到每一个需要关怀的角落。</p><p class="ql-block">新年正月初一是比较安详的节日。这一天,人们通常不会出门拜年,而是在家里享受与家人团聚的时光。我们家也不例外。一大早,全家人就围坐在一起,吃着热腾腾的饺子,聊着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那一刻,我仿佛能感受到时间的静止,所有的烦恼与忧愁,都被这份温馨与宁静所化解。</p><p class="ql-block">东领弟一大早就登上了余干东山岭,写下了一篇情景交融的【春节感怀】寄给了我:春节清晨,按母亲教授的礼仪,敬香,斟满三杯净茶,摆好果品,请祖宗享用。开门,放鞭炮,迎接新年,祈福……然后,与往年一样,登临东山岭,寻觅春意和前行的力量。</p><p class="ql-block">昨天春晚最赋新意。诗意的节目,我以为,应是《喜上枝头》,将舞台打造成一幅精致的宋画,古典舞的优雅与国画的写意完美融合,勾勒出人在画中舞的美学意象,传递喜鹊登枝报喜来的美好寓意。晨曦轻盈展开的时候,漫步林间,“喳喳喳”“喳喳喳”,好几只喜鹊飞栖香樟树上,欢歌曼舞,甚是惊喜,给您和我带来好兆头!</p><p class="ql-block">与往年一样,东山岭,古木参天,千锦竞妍。状如青娥螺髻,油光锃亮;态若绿媛珠簪,剔透玲珑。</p><p class="ql-block">与往年不一样的,是新年的朝阳,异常地和煦,把人间浸染得一片金黄,阳光照在我脸上,温暖的力量留在我们心里;东山岭啊更美了,既古意苍苍又生机勃勃,她百万年来,护佑这片富饶神奇的土地,和勤劳淳朴的人民,她那么古老,却还是那么年轻。那么清秀,充满青春的活力,充满梦想更充满自信。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p><p class="ql-block">在这迷人的美景里,忆及您多年来的关心。关怀和帮助,心生感恩和敬意。伫立东山之巅,掬一捧新年暖阳,点束心香,祈愿您全家:新年里,四季安宁,家庭事业同辉;所盼皆可期,所遇皆欢喜! </p><p class="ql-block">东岭弟,他在文中描绘了东山岭上的壮丽景色与拜年的热闹场面,让我仿佛身临其境。站在山顶俯瞰整个县城,只见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人们穿着新衣、提着礼品穿梭在街头巷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人对拜年的热情与执着,不禁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是啊,有钱无钱、回家过年,过年与拜年不仅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与文化的传承。无论是年老的、幼小的,还是牵手走进了婚姻殿堂的,抑或是走散了的帅哥靓妹,都会有不同的身心感受,正如网上流传的一首歌,也很能感动人。</p><p class="ql-block">酒我一杯一杯喝,眼泪一滴一滴滴落回忆,一刀一刀在我心上割。我求你别走,你却沉默看我哭了,你又一笑而过。为你付出那么多,换来的是你的冷落,你许下的承诺只有我还记得,如果还可以重新来过。我不会为不值的人执着,我们爱过伤过最后错过,以后各自有各自生活,你刚好寂寞 ,而我刚好路过……</p><p class="ql-block">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从初二就开始了。因为我是第一年来到南昌新建城过年,初二就被儿媳接到了她父母家团聚。那热闹的场面,感觉也和我老家一样热热闹闹。一进门,就看到儿媳的家人已经准备了好几桌丰盛的饭菜。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气氛十分融洽。我感受到了来自儿媳家人的热情与关怀,心里暖洋洋的。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感受到了那份久违的亲情与温暖。</p><p class="ql-block">二弟也是在南昌新居过年的。一大早,侄儿侄媳就把我夫妇俩和宁儿,接到了他们家兄弟团聚,自有唠叨不断的话题。我们聊起了过去的岁月、聊起了现在的生活、聊起了未来的打算。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与力量。是啊,无论生活多么忙碌与艰辛,只要家人能够团聚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与满足。</p><p class="ql-block">今日,我更是忙活起来了。马上就要启程回老家了,一是参加三妹及妹夫的七旬同庆。他们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亲人之一,能够见证他们的幸福时刻,我感到无比荣幸与喜悦。明天又将去我夫人的娘家走亲戚。虽然路途有些遥远,走在拜年的路上,但想到能够见到那些久违的亲人,我的心里就充满了期待与激动。</p><p class="ql-block">回乡的路上,我遇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他们有的是多年的老朋友,有的是曾经的同事或邻居。大家相互问候、相互祝福,那份亲切与温暖让我倍感感动。是啊,拜年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与传递。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与温馨,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p><p class="ql-block">然而,拜年也是累人的。从早到晚,不停地奔波于各个亲戚家之间,身体确实有些吃不消。但每当看到亲人们笑脸相迎、热情款待时,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是啊,为了这份亲情与友情,为了这份幸福与快乐,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是值得的。</p><p class="ql-block">这就是中国人的生活传承,根脉文化的传承。拜年不仅仅是一种习俗与仪式,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与文化的彰显。它让我们在忙碌与喧嚣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与温馨,让我们在平凡与琐碎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意义。在这个充满爱与希望的季节里,让我们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拜年吧!去感受那份来自亲人的关怀与温暖吧!去传递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吧!</p><p class="ql-block">因为拜年,本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根与魂。</p><p class="ql-block">2025.2.1日撰于从南昌回余干启程前</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彭映水 笔名龙头山客,江西余干人,省作家协会会员,省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注册会员。</p><p class="ql-block">十五岁因家贫辍学,不惑之年重与文学结缘,曾在学校、机关、报社任职。发表文学作品约1200余篇。2019年出版《水映东山》一书52万字,2024年初出版《月映水中天》一书38万余字,江西作家文坛名誉主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