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 十八梯

李子墨

<p class="ql-block">十八梯的来历,大概是在明朝的时候,这里本来有口水井,附近的居民都吃这口井的水,这口井距离居民的住处正好十八步石梯,因此人们把这里称作“十八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重庆是入川门户,陆路水路两栖交通便捷,往来商贾也多在此停留中转,因此彼时下半城至朝天门一带是繁华之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时,十八梯至上半城一带相对偏僻,军队教场设立在附近,现复旦中学的大门位置,便是那时教场军营门口所在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商贸繁荣,人们也开始在上半城安居乐业,十八梯作为连接下半城的通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91年重庆开埠后,作为商业重镇的重庆城快速发展。人口激增,扩城与改变市内基础设施成为必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拆城墙修道路,城市交通迅速发展,以南区路和北区路为代表的现代公路开始联通起重庆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等中兴路、凯旋路修好之后,十八梯不再成为最主要连接上下半城的通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1年6月5日,在日机持续五小时多“疲劳”轰炸中,十八梯、演武厅和石灰市防空洞隧道发生了避难者窒息践踏伤亡惨案,遇难者约2500人。酿成震惊中外的“较场口大惨案”,又称“六·五大惨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后,以解放碑步行街为代表,重庆经济和城市建设高速发展,而曾经繁华的十八梯却逐渐沉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0年末,南纪门建立劳务市场,大量务工人员涌入城市,也居住在了十八梯。大部分原住民逐渐搬离,十八梯开始显得陈旧而杂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8年,十八梯再次开启了历史的车轮,危旧房片区改造前期工作深入细致开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1年9月30日,十八梯传统风貌区A、B(传统文化体验区)和C区(国潮文创体验区)正式对外开放,D、E区将于2022年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23日,入选文旅部公示的新一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p> <p class="ql-block">【本文至此,谢谢您的驻足与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