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腊八节:粥香情浓思母恩

泰坦(Titano)

<p class="ql-block">(今天是母亲病逝二周年的日子,借此作品怀念母亲)</p><p class="ql-block">作者:刘伟杰</p><p class="ql-block"> 今天,腊八节悄然而至,窗外的罕乌拉北风如同一支无形的画笔,肆意地在天地间挥洒,仿佛也吹乱了我内心的那份宁静与思绪。</p><p class="ql-block"> 我清晰地记得童年时的腊八节,那是一段充满温暖与爱的时光。每逢腊八节,妈妈总会早早地起床,忙碌的身影在厨房里穿梭,那专注的模样,仿佛是在雕琢一件珍贵的艺术品。</p><p class="ql-block"> 在那物质匮乏的七十年代,腊八节的早晨,妈妈会先把高粱米和小豆放入锅中煮开,那咕噜咕噜的冒泡声,仿佛是妈妈心中对家人的深深爱意在流淌。接着,她小心翼翼地加入小米和几颗红枣,那红枣犹如一颗颗红玛瑙,点缀在粥中,为这朴素的粥增添了一抹鲜艳的色彩。然后,妈妈用小火慢慢地熬着,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空气中渐渐弥漫起腊八粥那浓郁的香气,那香气如同一缕缕轻柔的丝带,缠绕在我的心间,让我沉醉其中。</p><p class="ql-block"> 吃粥的时候,妈妈总会在每个碗里先放一小匙红糖或带有荤油的猪油渣,那红糖如同冬日里的暖阳,猪油渣则像是美味的宝藏,让那碗腊八粥变得更加香甜。那粥入口即化,糯糯的,甜甜的,仿佛每一口都含着妈妈的爱,让我们吃得甜嘴麻舌,却又满心欢喜。</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好,但每年的腊八节,我们都能品尝到那碗珍贵的腊八粥,那不仅仅是一碗粥,更是家的味道,是母爱的象征。母亲嘴里时常会叨咕着“小孩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句话仿佛是一个神奇的咒语,让我们在期待中等待着新年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相传,腊八节又是一个感恩的节日。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苦行六年,形容枯槁,后受牧羊女用乳糜(粥)供养,体力得以恢复,并于腊月初八成道。此后,僧众感念供养之恩,皆会在腊月初八煮粥、施粥、祈福,并举行法会纪念释迦牟尼成道。腊八粥也逐渐融入民间,成为腊八节的重要习俗之一,承载着感恩、惜福等深厚的文化内涵,流传至今。</p><p class="ql-block"> 而对于我来说,今天的腊八节,我却没有了那份品尝腊八粥的心情,也无法再吃到那又香又糯的腊八粥。当我们在平日里轻松地喝着腊八粥时,是否曾想过要感恩母亲为我们熬制的那碗粥?如今,母亲已经离我而去,我再也吃不到她亲手熬制的腊八粥,只能在心灵深处默默地想念她,感恩她为我们付出的一切,感恩她给予我们的养育之恩。</p><p class="ql-block"> 那碗腊八粥,就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和现在,让我在岁月的长河中,始终能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它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在我心中闪耀着光芒,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腊八节,这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份情感的寄托,一份对过去的怀念,一份对母爱的感恩。愿那碗腊八粥的香气,永远在我们心中飘荡,让我们在岁月的洗礼中,不忘初心,牢记母爱的恩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伟杰写于2025年1月7日腊八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