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肯泉-9月8日,自驾游第十三天(16)

上海市 祥华

2024年9月7日,在芒崖住下,第二天早上,从爱尚酒店出发,约早上九点半左右抵达一个景点:艾肯泉。<div>听说过“艾肯泉”吗?反正我在没有抵达这里时,没有听说过。艾肯泉,蒙古语称之“艾肯布拉格”,意为“源头泉”, 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花土沟镇莫合尔布鲁克村。</div> 景区老年人免门票,这个景区还不错,免票的还有一张纸质门票,较少的。有些景区就是干脆没有纸质票,购了票直接用身份证,比如前段时间(2024.12.22)在重庆武隆的“天坑、地缝”景区。 这是一个AAA景区:购了一张10元钱的电瓶车票,电瓶车直接送到景区底-泉眼。 从芒崖市政府所在地花土沟镇驱车出发,进入尕斯湖畔的阿拉尔草原,会偶遇一份自然的干醴-艾肯泉。蒙古语称之为“艾肯布拉格”,意为“源头泉”,艾肯泉是芒崖额头下的“大眼睛”,明眸善睐,眼脸、虹膜、瞳孔泾渭分明,称形神具备的“大地之眼”、“恶魔之眼”、“天使之眼”、“地球之眼”。艾肯泉冬季不结冰,带红色的泉水流经形成了“龙眼凤羽”的形象。<div>艾肯泉久流之处寸草不生,蚊虫绝少,成为家牛羊和野生动物消毒避暑胜地。溪流穿过阿拉尔草原,最终注入天边的尕斯库勒湖。如果把尕斯比作美丽的姑娘,那么艾肯泉水是她的眼线美妆,含硫多的溪水流出一层层硬壳蟹黄,水中有管状体、甲壳虫等生物,形成了生物链。游客们称这为“芒崖小黄龙”,加之周边众多的尕斯盐泉,以艾肯泉为中心,为申报“中国的黄石公园”有丰富独特的地质地理条件。</div><div>1885年,俄国19世纪著名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在芒崖尕斯地区进行了长达一个多月的科学考察,并在考察笔记中准确的描述和记录了艾肯泉的存在。</div><div>谁也不知道,这一眼神奇的泉水在“万山之祖,巍巍昆仑”脚下汨汨喷涌了多少年,周武王西巡、汉使张骞、取经的法显、出塞的商人,和守关的古代将士。。。。。。也许从泉边走过,她炯炯有神、明眸善睐,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华和沧桑,如今目睹“一带一路”的繁荣昌盛。</div> 天使之眼(09:47) 这,“天使之眼”的反面:<div>艾肯这个泉名是可怕的意思。据向导说连野兽也害怕这个泉,是绝不能喝这个泉的水的,但也说不清为什么这个泉这么可怕----俄·普尔热瓦尔斯基《走向罗布泊》</div><div>为誉为大地之眼的艾肯泉,位于青海省海西州芒崖市花土沟镇莫合尔布鲁克村。艾肯泉的直径有十多米,泉眼如同沸腾的开水翻滚着涌出地面,映衬着色彩斑斓的地表,成为神奇的眼睛。</div><div>二零一五年十一月,芒崖自然观察爱好者卫建民,王小炯在《走向罗布泊》一书中查阅尕斯地区动植物历史资料时,无意中看到书中对艾肯泉最早的文字描述,惊喜地发现了藏在阿拉尔草原深处默默喷涌了千百年的艾肯泉,在随后考察拍摄中,无人机从高空传回的图像令人震撼,为了让这神奇的自然景观得以更好的保护,也让更多人欣赏到这一大自然的杰作,经过二年多的筹划,宣传和基础设施配套,二零一八年芒崖艾肯泉旅游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开始接待游客。二零一九至二零二一年,通过基础设施配套再升级,建成临时游客中心及大型停车场,新增了摆渡车、观景台、餐饮、文创产品选购等项目,已具备较完善的服务体系,成为集观光、旅游、保护为一体的可观赏性自然景观。</div><div> 艾肯泉旅游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div> 景区的另一块:恶魔之眼。(09:47)<div>艾肯泉位于中国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花土沟镇莫合尔布鲁克村,它被称为 “恶魔之眼”。这是因为泉水中的硫磺和其他矿物质在地表形成了独特的色彩和形状,从空中俯瞰,就像一只色彩斑斓的眼睛。艾肯泉不仅是一个自然奇观,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参观和拍摄。<br></div> 景区内,介绍旅游的牌子。 独特的景色及一块牌子吸引很多游客,兴奋啊!(10:03) 虽,只有9月份,但在这“荒郊野外”,还是有点凉。 泉眼之外是荒芜的戈壁滩,土地干裂寸草不生,远处山峦起伏,冷峻苍凉。蓝天与云朵,和这片荒芜大地构成绝美画卷。 泉华景致观赏点<div>钙华奇观:天地玄黄,日月洪荒。。。。。。亿万年前,一场神秘的地质变化过后,一股蕴含神奇能量的泉水自昆仑山下破土而出,艾肯泉就此形成。富含钙、铁、硫、硼等多种矿物元素的泉水,经年累月在草原上默默流淌,历经岁月洗礼后,矿物元素大量沉积,逐渐形成多层状,以褐色、赭色、黄色、红色为主的色彩斑斓的钙华奇观,真是小景观、大世界,尽显大自然之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div> 眼前是一片如梦似幻的盐湖,湖水如镜面般平展,泛着淡淡的金黄,仿佛是大地洒落的阳光。 木质栈道像是一条通往神秘世界的小径,静静延伸。远处的人们如同散落在仙境中的精灵,悠然漫步。 这张图片所呈现的盐湖,像是一个被时间遗忘的神秘之地。那棕黄色的湖水,如同古老的符咒,散发着神秘的气息。远处的人群如同被神秘力量吸引而来的探索者。天空中的阴云如同巨大的幕布,将这盐湖的秘密掩盖。右侧的观景台,宛如一座神秘的瞭望塔,似乎在窥视着这片盐湖隐藏的故事。 <div>“为了您的到来,我已等待3000年”</div>这宣传表传达出一种历史悠久、期盼游客到来的情感。<div>本身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形成了独特的景观,仿佛在静静地等待人们来欣赏它的美。</div> 为我们“迟到”而感到由衷的歉意。(10:09) 景区设置了观景台。(10:14) 10:19,在观景台下排队,等上观景台,拍摄了泉眼。 泉眼直径超过 10 米,形状类似椭圆。<br>泉深:超过 1 千米,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地热喷泉。 <p class="ql-block">看一下艾肯泉</p> 到了艾肯泉,不由得想起前面刚刚去过的茶卡盐湖,二者:<div>艾肯泉泉眼周围因长期有硫磺等矿物质沉淀,土壤呈现出红褐色、金黄色等绚烂斑斓的颜色。</div><div>茶卡盐湖在不同的天气和光照条件下,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如在晴天时呈现出如镜子般的白色,在特殊的光线和矿物质浓度作用下也会有淡蓝、淡绿等色彩变化,同样给人以色彩丰富的视觉感受。</div><div>从空中俯瞰,艾肯泉的泉眼与喷涌出的泉水以及周围深红色环带状的沉淀物,组成了一个奇特的瞳孔造型。</div><div>茶卡盐湖从空中看是一大片广阔的白色盐田与水域相间的景观,形状规则或不规则,在周边环境的映衬下,也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都是从空中视角更能领略其独特魅力的自然景观。</div> 在观景台上留个影(10:24)。 “龙眼凤羽”艾肯泉 苍茫的天崖我的爱<div>这牌立的有点意思。</div> 艾肯泉泉水游客体验处<div>亲水体验区(洗手):相传艾肯泉之水源自大山昆仑地层至深处,在某种神秘能量的作用下裹挟着硫、铁、钙、硼等多种矿物质自地底喷涌而出,灵气四溢,以柔美的身姿穿越尕斯草原,展示大自然的无尽神奇和魅力。取其水洗手,可驱邪避煞、去(祛)病消灾、润泽肌肤、蚊虫不近。(皮肤过敏者请勿接触泉水)。</div><div>非饮用水 严禁饮用</div> 艾肯泉景区一景(10:27) 吼泉的传说<div>艾肯泉是昆仑山下的神奇的泉水,深度超过一公里,如同来自大地深处的脉搏。站在此处大吼,能感受泉眼喷涌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会突然增大,地球的脉动与你“心有灵犀”。通过抒发情怀,许下美好心愿,全(泉)心全意祝福安康、吉祥、快乐如意。</div> 吼泉边的留影(10:30)。 <p class="ql-block">小泉水</p> 艾肯泉舞台情景剧《遥远的尕斯》<div>天地玄黄,日月洪荒。。。。。。</div><div>亿万年前,随着地壳运动,柴达木盆地自汪洋大海的底部逐渐浮现,高山隆起,泉水喷涌,陆生动植物开始在这里逐渐扎根生长。</div><div>若干年后,随着人类的不断探索,地理位置特殊的尕斯地区已经成为内地通商西域的重要枢纽。</div><div>某年,汉代使节自西域经若羌过尕斯返回长安,长途奔袭,历经磨难,最终伤口溃烂体力不支昏厥于药王滩附近。。。。。再睁眼醒来时,得知为当地牧羊人一家搭救,家中美丽善良的牧羊女取来哈龙乌苏《艾肯泉》泉水和膏泥擦敷伤处。。。</div><div>经过一些日子的精心照料和调养,伤口痊愈,使节身体恢复健康,而此时爱情是种子也已萌芽。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场汉蒙联姻的婚礼在尕斯草原上隆重举行。。。。。</div><div>日月穿梭,斗转星移,草原上三年看似幸福的生活转瞬即逝。。。。。。使节吃着羊肉唱着草原的歌曲,但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和初心。。。。。一个微风徐徐的日子,他终于决定再次启程回长安。牧羊女挥泪相送,依依惜别。。。。。</div><div><br></div><div>我们也惜别了这神奇的艾肯泉。(10:38)</div> 从艾肯泉出来,沿G315国道继续前行,过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芒崖市花土沟收费站。<div>记者从青海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获悉,G0612西宁至和田高速公路黄瓜梁至茫崖段老茫崖主线收费站、翡翠湖匝道收费站、<font color="#ed2308">花土沟匝道收费站</font>将于2023年11月3日零时起始收费运营, 收费标准基本费率为0.55元/车公里,按车型收费。法定节假日(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及享受免费政策车辆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div> 然后11:21抵达芒崖公安检查站。 此处,需每个车内的人下车,用身份证刷脸通过。<div>茫崖公安检查站位于青海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界处,目前分为两个检查点,两个站点处于平行位置,距茫崖市花土沟镇8公里,向西70公里是新疆依吞布拉克辖区,是“青、新、甘、藏”四省(区)交界处的“稳压器”和“防火墙”。</div> 出行第十三天,中午近十二点,抵达依吞布拉克服务区。<div>这里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地界,就是我们开始进入新疆境内了。</div> 12:50抵达阿尔金公安检查站。<div>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婼羌县,接管旧警察局,经整顿改编,正式成立婼羌县人民政府公安局,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婼羌”简化为“若羌”,婼羌县公安局也随之改称为若羌县公安局,同时,米兰流动派出所改为固定派出所。</div><div><font color="#ed2308">2024年1月12日,阿尔金公安检查站投入使用</font>,检查站持续引入国内顶尖的查缉理念与技术装备,精心构筑了一个智能化、实战化、服务型并重的现代化公安检查站典范。</div> G0612西和高速,青海沟三号大桥。(13:45)<div>G0612西和高速公路(西宁至和田)是中国的一条重要高速公路,连接青海省西宁市和新疆和田地区。青海沟三号大桥是这条高速公路上的一个重要桥梁工程,位于青海省境内。<br>青海沟三号大桥的建设是为了克服复杂的地形和地质条件,确保高速公路的畅通和安全。这座桥梁的设计和施工充分考虑了高原地区的特殊气候和地质环境,采用了先进的桥梁建设技术,以确保其耐久性和稳定性。<br></div> 继续行驶在G315国道上(14:00)<div>这里还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地界,戈壁滩上略显荒凉、干旱。</div> <div>在这戈壁滩小歇,边上一块广告牌:</div>若羌:楼兰、罗布泊。<div>“不破楼兰终不还”看到“楼兰”两字,不由得想起此名句。</div><div><font color="#ed2308">楼兰</font>位于新疆若羌县北境,罗布泊的西北角。</div><div>楼兰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实行王治,有自己的官僚体系。公元前 3 世纪左右,楼兰人建立国家,当时受月氏统治。4 世纪末前后:由于多种原因,如全球气候旱化、青藏高原隆起、人类过度开发等,导致罗布泊逐渐干涸,水源枯竭,楼兰城最终废弃。</div><div><font color="#ed2308">罗布泊</font>,位于若羌县北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东南部,新疆东南部湖泊,由于形状宛如人耳,被誉为“地球之耳”,又被称作“死亡之海”,又名罗布淖(nào),是蒙古语音译名,意为多水汇集之湖,《山海经》称之为“幼泽”。<br><div>古罗布泊诞生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距今已有 1800 万年,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湖盆地自南向北倾斜抬升,被分割成几块洼地。汉朝时,这里是人口众多的<font color="#ed2308">楼兰王国所在地</font>。</div></div><div>罗布泊曾是丝绸之路南支的咽喉门户,楼兰古国依湖而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div><div>罗布泊曾是一个广袤的湖泊,“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在干旱少雨的西域地区,丰富的水源为楼兰地区带来了相对湿润的气候,滋养了大片绿洲,形成了适宜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使楼兰成为了沙漠中的一片乐土,为楼兰古国的诞生、发展和繁荣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div><div>楼兰古国位于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 7 公里处。罗布泊周边地势平坦,土壤相对肥沃,楼兰人在罗布泊附近的绿洲上建造城市、开垦农田、发展畜牧,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家。</div><div>罗布泊的干涸使得楼兰古国的水源枯竭,绿洲消失,农田无法灌溉,牲畜失去了牧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人们无法继续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不得不弃城而去,楼兰古国也因此逐渐衰落,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div> 在戈壁滩上兴奋一下(14:05)。 想起了一首歌的一句:这荒凉的土地,我离开了你。<div>我们继续前行,遗憾的是,没有去楼兰遗址看看。</div> 14:26,亚普恰萨依二号大桥。<div><br></div> 14:27.七面峰一号大桥。 14:28,七面峰隧道。<div>2020年5月18日,依吞布拉克至若羌公路建设项目七面峰隧道左洞顺利贯通,七面峰隧道采用分离双洞设计,双洞合计3532米,此次贯通的左洞1749米,依吞布拉克至若羌公路,起点位于新疆与青海两省区交界处依吞布拉克镇东南侧2公里,终点位于若羌县城北侧与既有G218线相接,顺接若羌至民丰段公路项目,全线途经依吞布拉克镇、米兰镇(兵团第二师36团)、若羌县城。</div> 14:37,伊特库鲁一号大桥。 14:41,强制停车区。<div>这段路,基本在桥上过,一路的桥,可见公路的不容易建设,在这些地区,由于基本为无人区,故设置了一些强制的停车区,为安全考虑。</div> S235,罗布泊。(15:06) 难得一见的风吹沙(15:26)。 15:38,抵达若羌的米兰服务区。<div>G0612依吞布拉克至若羌路段米兰服务区,这里的服务区和内地的不一样:有洗衣机,有淋浴,母婴室等。</div><div>还见过有单间的卧室的。</div><div>闻名遐迩的<font color="#ed2308">米兰遗址</font>位于若羌县境内,其西距若羌县城约73公里,地处塔里木盆地的东南边缘,坐落在阿尔金山北靠的冲击扇上,古老的米兰河在其南边缓缓流淌,使得这里成塔克拉玛沙漠东南缘不可多得的一处绿洲。</div><div>米兰遗址是新疆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处汉唐时期的重要遗迹。目前,在此发现的文物遗址保存较完整的共有15处,米兰遗址于1984年被公布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公布为<font color="#ed2308">国家级</font>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保护范围为44.49平方公里。</div> 16:26,抵达若羌东服务区。 依若高速全线有4个收费站:<br>依吞布拉克收费站、罗布泊收费站、米兰收费站、若羌东收费站;依若高速全线2个服务区:米兰服务区、若羌东服务区。<div>基本是无人区。<br><div>17:46抵达瓦石峡服务区。</div></div><div>汉、唐、宋、元时期,瓦石峡一带为丝绸之路南道要地,曾繁荣过一段时期,明朝逐渐废弃,古城被风沙埋没。瓦石峡,维吾尔语,意为喧闹之城;瓦石峡镇附近有古城,相传曾繁华喧闹。</div> 18:27,抵达梧桐湾服务区。<div>梧桐湾服务区,已经进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且末县了。<br><div><br></div></div> 19:48,进入且末县的县城,阿日希路,一路过无人区,基本一片黄土地,这里见绿,特地标注了一下。<div>约20:00在且末县城住下,从艾肯泉(芒崖)出发到且末县,开车花了约九个半小时,新疆之大,可见一斑。</div><div>且末县历史文化,悠久厚重,古西域三十六国的且末国和小宛国两个城邦国均位于县域内,且末译成汉语即为“河边的城市”之意。</div><div>且末一名最早出现在《汉书》中,为“沮末国",《三国志》写作“且志”,隋代为且末郡,唐代为播仙镇(“车尔臣”为“走马川”),元代称“阇里辉”,明代称“扯力昌”(车尔臣)。清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后称卡墙(于田县一巡检)。民国三年(1914年),改为且末二等县。</div><div>1960年,隶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有兵团二师37团、38团等驻且单位。且末县是“玉石之路”的发祥地和“丝绸之路”南道重镇。</div><div>且末县是我们面积仅次于若羌县(20.23万平方公里)的第二大的县,达13.84万平方公里。</div> 安顿好住宿,在附近找了家店,晚餐,已经是晚上八点半过了。在一路行,我们常常晚餐在八点后,有时更晚。 在店里点了份新疆特色:馕坑肉。 店里的新疆小孩很可爱,我们的小刘特别拍了一下(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