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印象(6)——“老寨山”探秘

大眼阿奇看世界

"爱是没有重量的,爱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喜悦的关系与无私的付出。”记不清这是在哪里看到的一句话,阿奇默默记在心底,没错,爱是一种甘心承担的责任,因着爱的奉献而无比充实,会让有爱的人散发出特殊的人格魅力,并时刻收获着一份来自爱的幸福感。<br>  爱,阿奇理解有小爱、大爱与博爱,小爱之情人皆有之,来自父母长辈的,来自兄弟姐妹的,来自朋友、爱人与儿女的;大爱是由小爱而生发出的对一个群体的爱直至对祖国的爱;博爱呢,生于小爱、升华于大爱,这样的爱,可以跨越地域、国界、种族,此爱无私,此爱广阔而无垠。<br> ——题记 旅行中会遇见很多未知的事情,惊喜与意外相伴,随机而动是行走中的常态,阿奇会因着这样的意外而收获着人生不同的经历。<br> 9月9日,两个纠结的玩伴在闹铃中醒来,然后不约而同讲出一夜难眠的缘由与解决方法,竟是惊人的相同。原来,就在前一天,妮子搜索阳朔最特别的景点时发现一处叫“老寨山”的地方,一张俯瞰阳朔山水的“野山”闯入妮子的视线,阿奇得知,与妮子一拍即合,去! 问题来了,既是“野山”,两个女子便多少存在着危险,来自自然的以及人为的。<div>  “野山”,有着密林间不规整的阶梯,这里多雨,路面湿滑,难免意外发生。而人烟显见,若真遇上个歹人......不如,看看是否能遇上同行者,或约上出租车师傅一起前往?<br></div> 今天是个难得的好天儿,打包好行李存在前台。妮子叫了车,几乎没有等待,车子就到了。两双眼睛同时审视着驾车的司机,清瘦、面善,二十多岁。先谈包半天车的费用,小伙子不贪,然后直入主题:“知道老寨山吗?”“不知道”“就在兴坪,包你的车有个小要求,就是陪我们一起上山,当个临时保镖,行吗?”阿奇玩笑着说,“行呀!”后视镜中看到小伙子腼腆的微笑。<br> 路上的风景好美,清新的家园,晨雾缭绕在山间,忍不住叫停车子,定格下来。 小伙子是个壮族人,姓莫。小莫之前在广东打工,后因妻子生子回到家乡以开出租车为生。知道我们从北京来的,今天专门爬老寨山,也来了兴趣。进入兴坪,得知我们还没吃早餐,而且没有尝过当地的粉肠,特意停在一家生意很好的粉肠店旁,自己找地方停车。<br> 这家粉肠真的好吃,吃客大多都会点肠粉,看得出只有我们两个外地人,老板娘格外关注些,并告诉站在众多调料前不知所措的妮子如何加料。在肠粉上加了辣椒、泡菜、酱汁等等的肠粉,有“褶儿”的豆沙包,很好吃!<br>  与小莫会合,小莫为我们买了两个热腾腾的“包子”。因着路上妮子提到在遇龙河早餐要的几乎没有馅儿的小笼包,没搞懂卖家说的一旁的大包子怎么会是甜的,细心的小莫让我们找到了答案,这里的包子味道有点像北京的豆沙包,但做成有褶儿的样子,而北京的豆沙包是没有褶儿的。 上图右边像棵大冬笋一样的山就是“老寨山”。<br><br> 兴坪游轮码头。 大路上没有明显的标识,凭着感觉按网上指点的位置,由兴坪古镇游船码头旁一个叉路进入,发现一处向上的阶梯,“老寨山”的标牌赫然就在眼前,找对了!<br>  远远望去,老寨山的山形与桂林大多的山没有什么不同,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老寨山如一根硕大的竹笋矗立在江边,成为众多叠嶂中的一员,能够看到它旁边的那座山峰似乎更高些,但它临兴坪漂流的码头最近,更有眺望阳朔山水最佳角度,海拔300多米,不收门票,却有通往山顶的石径,山顶之上还筑有一座亭,如此“野山”倒有些蹊跷。<br> 高耸的山自然没有平坦的路,而于老寨山那石径则更显简陋。密林中,灌木丛生,植被自由伸展占据着山体的各个角落,行于其间竟有着遮天蔽日的阴森感。曲折着向上延伸的路是不规整的,有些随意,却是连绵的,即使间断也不会很长,由于湿滑,我们不得不倍加小心,互助提醒着,慢些、稳着些......<br> 走了近二十分钟,已经喘息不停,汗流如雨,小莫一副蛮轻松的样子,主动帮忙接过背包。听说当地人只用二十分钟就能到山顶的,而我们似乎连四分之一都没完成。此时有一对夫妇超过我们,那速度看得有些自惭。<div>  继续向上没一会儿,突然小莫接到交警电话,说车子没拉手刹竟然溜到马路上去了,我的天!这时,又有三个年轻人上来,我们叮嘱小莫放心,别急,处理好就别回来了,在山下等我们就行,小莫飞也似的下了山!<br></div> 坑洼不平的山路 台阶铺得很简陋,上面布满青苔。 “谢谢亲爱的大树杆,让我借用一下下!”汗流浃背的妮子。 阿奇和妮子保持着不紧不慢的速度,因着前面已有登山者,心理是踏实的。我们的身体素质真心不行,很快就看不到那三位年轻人了。安全第一,不急不急!<br> 看到了传说中的石山门,我们算是完成了三分之二的路程,丛林中的小路就告一段落,路变得陡立起来,但欣喜的是有了金属栏杆,如此反而更觉安全。正在奋力攀爬,突然听到小莫的招呼声,哇,好快!<br>  终于,我们比当地人多用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到达了山顶上的“友好亭”,那对天津夫妇和三位来自澳门的年轻人都在这里眺望多时了。而于我们,这里绝不是终点,因为在亭子的左侧,那座乱石堆之上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地,先上来的五位却浑然不知。 穿过石门,山路变得很陡立,这个梯子几乎有八十度,只能脚尖着梯。 站在“友好亭”的俯瞰! <div><br></div> 还是有些犹豫的,想要攀上那座乱石堆,不仅要手脚并用,还需小心石与石间的大裂缝,小莫看出了阿奇的担心,三下两下爬了上去考查了一番,回来引领我们走了一条最稳妥的路线。四肢并用加上强烈的欲望,我们站上了老寨山的最高点,心跳如雷,却心醉怦然。<br> 随即,天津夫妇和澳门的三位年轻人也陆续攀爬上来,异常激动地说:“真好,若没遇见你们,哪会上到这里,太美了!太值了!”<div>  来桂林,无论是轮船游渡、还是竹筏漂流,亦或是骑行其间,桂林山水之美只现眼前的局部,而“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那种气魄与磅礴,则只有站在山之巅才能收获最澎湃的感怀。</div> “老寨山”顶上的乱石堆。好好的山,咋有这么一堆乱石呢? 乱石堆上的小莫 妮子的这个位置看起来太悬了,其实,那下面还有一层石头,阿奇不明就里,担心得不成,善解人意的小莫悄悄站到妮子脚下处保护,让阿奇安心! 脸上似乎是轻松的,但手快把石头抓出洞了! “来吧,拍个英雄气概的!”哈哈,这位当地汉子真心令阿奇汗颜! 若能在这里观日落该是怎样的壮美 石堆中的大裂缝 山腰间的“和平亭” “和平亭”与“友好亭”,这样的名字让人不得有所联想,若只是村人所修,又不收票,似乎不可思议,于是......刨个根、问个底吧!<br> 有这样一位来自日本的老人,当他借助与当地村民借来的绳索和简单的装备,花了一整天的时间登上老寨山的山巅,旋即就被夕阳下群山叠翠、江水如带、原野阡陌的阳朔山水震撼得不能自拔,于是,他不但决定留下来,守着这座山,并自筹资金为老寨山修路,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阳朔的山水之美。 因爱而生发的力量,让这位日本老人同工人一起肩扛、锤凿,一阶一阶,用了近十年的时间铺就了这条通往山顶的阶梯,并建成那两座休息观景亭“和平亭”、“友好亭”,还与当地女子结婚、生子,开了一家“老山寨旅馆”,用以维持家用以及维护上山的那条看似简陋,却花了他全部精力与心血的石路。<br> 他叫林克之,或许你会觉得他只是一时兴起,为寻找生活的归宿而留在老寨山,其实早在1979年,当他在尼泊尔发现喜马拉雅山下有村民砍伐大量树木为燃料,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时,就决定自费为这里修建小型水电站,以保护森林,并解决当地人的实际问题。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公司职员,甚至只是一个出租车司机,他需要半年回国打工,半年回尼泊尔建水电站。他没有金钱的富有,但他却是绝对的拥有博爱的富人!<br>  很可惜,阿奇后知后觉,没能到“老山寨旅馆”看看老人曾经为守护这座山而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更遗憾这位老人因各种原因而转让了那个旅馆,搬离了这里。祝福这位日本老人,谢谢您,让阿奇与妮子及更多的后来登临者能够实现一览阳朔众山,壮怀激越的情怀! 许是老寨山爬得太过辛苦,又因着下午要赶回桂林,兴坪古镇便无力细游,但兴坪古镇的几处老建筑还是吸引着阿奇和妮子不忍错过,走马观花也好,看个大概吧!<br>  游客不算多,古老街巷甚是清幽,古镇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留有很多古迹,一部分在古街上,别一部分在离古镇2公里的渔村中,很可惜,没有机会去了,我们只在关帝庙逗留了一下,然后沿古镇的青石板路一路走出,便离开了古镇。 旅游中的某些遗憾是构成我们再次踏入的理由,阳朔,请等着阿奇,不远的某一时段阿奇会在这里预留更多的时间,到古镇去、到乡下去、到渔村去,或漫走、或骑行,将这里的风物细细口味,想想都让人心醉!